边坡的截水槽单元及截水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552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边坡的截水槽单元及截水沟结构,所述截水槽单元包括槽体、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遮板,所述槽体形成有汇集水流的排水部,所述第一翼板连接在所述槽体位于所述边坡的上坡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翼板连接在所述槽体位于所述边坡的下坡方向的一侧,所述遮板连接在所述第二翼板远离所述槽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翼板呈预设夹角设置,并沿所述边坡的下坡方向延伸。所述截水沟结构通过相邻两所述截水槽单元端部相互拼接,使各所述排水部连通。本申请所述的边坡的截水槽单元及截水沟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水的下渗,从而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并节省截水沟结构的现场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坡的截水槽单元及截水沟结构
本申请涉及边坡排水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边坡的截水槽单元及截水沟结构。
技术介绍
边坡的截水沟是边坡综合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了节省施工时间,多采用预制截水沟结构。现有预制截水沟结构的截面多为U型或者半圆形型,用混凝土浇筑成预定长度的截水槽单元,将多个截水槽单元纵向排列,形成截水通道并应用在边坡截水沟上。虽然形成的截水通道能够汇集上坡流下的水流,但是对于截水沟下坡方向的土体保护效果不佳。因此,在边坡的下坡方向土体受到雨水冲刷时,容易造成边坡的水毁,使得边坡的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的截水槽单元及截水沟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边坡稳定性不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边坡的截水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形成有汇集水流的排水部;第一翼板,连接在所述槽体位于所述边坡的上坡方向的一侧;第二翼板,连接在所述槽体位于所述边坡的下坡方向的一侧;以及遮板,连接在所述第二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的截水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槽体,形成有汇集水流的排水部;/n第一翼板,连接在所述槽体位于所述边坡的上坡方向的一侧;/n第二翼板,连接在所述槽体位于所述边坡的下坡方向的一侧;以及/n遮板,连接在所述第二翼板远离所述槽体的一侧,所述遮板与所述第二翼板呈预设夹角设置,并沿所述边坡的下坡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的截水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体,形成有汇集水流的排水部;
第一翼板,连接在所述槽体位于所述边坡的上坡方向的一侧;
第二翼板,连接在所述槽体位于所述边坡的下坡方向的一侧;以及
遮板,连接在所述第二翼板远离所述槽体的一侧,所述遮板与所述第二翼板呈预设夹角设置,并沿所述边坡的下坡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水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至少部分嵌入所述边坡的土体内;和/或,所述第二翼板形成平行于水平面的平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水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板包括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与所述槽体连接;
所述第一翼板、所述槽体、所述第一子板、所述第二子板以及所述遮板为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一翼板、所述槽体以及所述第一子板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子板与所述遮板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子板与所述第二子板拼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水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或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截水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的张开角为直角或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水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形状为V形,所述第二翼板的宽度L3、所述槽体及所述第二翼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丽晶赵晋乾沈伟升余兴周宏元胡科夫李海斌王游悬温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