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清理的市政园林用排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07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清理的市政园林用排水管,包括设置在检修井底部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下方设置有第二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第一管道管身和第二管道上管壁的外过滤桶,所述外过滤桶位于第一管道内的筒身上开设有引流口使第一管道内的污水能直接流入外过滤桶内,所述外过滤桶至少在位于第二管道内的筒身上设置有供污水流出到第二管道内的过滤孔。工作时,由于存在高低差,进入外过滤桶内的污水先落入内过滤桶中,直径较大的杂物被留在内过滤桶内,尺径较小的杂物通过内过滤桶后进入外过滤桶底部,被外过滤桶再次过滤,经过滤后的污水通过外过滤桶后进入第二管道,让过滤更加充分,且结构整体简单,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清理的市政园林用排水管
本技术涉及排水管道领域,具体是一种易于清理的市政园林用排水管。
技术介绍
市政排水管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在工程上通常称为市政排水管道。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CN209049098U中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市政园林用排水管,该排水管过滤结构过多且复杂,由于市政园林用排水管大部分都埋于地下,仅能通过检修井下的狭小空间对管道进行清理,当过滤结构过多且分散时不易取出清理,且在过滤结构取出清理时还需要关闭污水管道,影响污水的排放,提高了清理成本;且传统过滤结构大部分加装过滤板过滤,过滤板上杂物淤积过多使易造成管体的整体堵塞,因此急待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清理的市政园林用排水管。本技术通过设置贯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过滤桶,使第一管道内杂物经过滤桶过滤后再落入第二管道内完成杂物的过滤,解决了现有管道过滤结构太多且分散导致不易清理的问题,且筒身设置过滤孔取代传统的过滤板结构,有效防止过滤板上杂物淤积过多导致管体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清理的市政园林用排水管,包括设置在检修井底部的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下方设置有第二管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第一管道(1)管身和第二管道(4)上管壁的外过滤桶(3),所述外过滤桶(3)位于第一管道(1)内的筒身上开设有引流口(9)使第一管道(1)内的污水能直接流入外过滤桶(3)内,所述外过滤桶(3)至少在位于第二管道(4)内的筒身上设置有供污水流出到第二管道(4)内的过滤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清理的市政园林用排水管,包括设置在检修井底部的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下方设置有第二管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第一管道(1)管身和第二管道(4)上管壁的外过滤桶(3),所述外过滤桶(3)位于第一管道(1)内的筒身上开设有引流口(9)使第一管道(1)内的污水能直接流入外过滤桶(3)内,所述外过滤桶(3)至少在位于第二管道(4)内的筒身上设置有供污水流出到第二管道(4)内的过滤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清理的市政园林用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桶(3)内还设置有内过滤桶(11),所述内过滤桶(11)筒身上开设有口使进入外过滤桶(3)内的污水能流入内过滤桶(11)内,所述内过滤桶(11)筒身亦开设有过滤孔供污水流出,且所述内过滤桶(11)筒身的过滤孔直径大于外过滤桶(3)筒身的过滤孔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清理的市政园林用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过滤桶(11)上方为开口状,所述开口即为内过滤桶(11)筒身开设的口;所述外过滤桶(3)位于引流口(9)下方的内壁上固设有限位环(8),所述内过滤桶(11)顶部固设有固定圈(12),所述限位环(8)限位安装于固定圈(12)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清理的市政园林用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桶(3)上的过滤孔均匀分布在外过滤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科王锋元李桂成董梦阳黄贤志李振栋冯新刚崔振飞赵玉华姚金龙王开东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市科慧市政工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