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51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凉感涤纶长丝、(2)涤纶面料的制备、(3)涤纶面料的染色、(4)抗菌整理、(5)单面涂层、(6)吸湿排汗整理。并在抗菌整理中采用超支化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采用凉感涤纶长丝所制备的梭织涤纶面料,再经过抗菌处理和单面涂层及吸湿排汗处理,使得面料在具有抗菌能力的前提下,具有吸湿排汗和单向导湿的能力,并且在与皮肤接触时具有凉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生产
,尤其是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纺织品服用过程中,会沾污人体排出的汗液、皮脂及各种分泌物,为菌类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菌类的滋生易造成交叉感染传播疾病。因此,纺织品是传递病菌的一个重要媒介,若能赋予纺织品杀菌抗菌的功能,可以避免纺织品因微生物的侵蚀而受损,也减少了一个重要的传播病菌的途径。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纤服装面料,其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适合做外套服装,但传统的整理工艺整理出来的涤纶面料抗菌性能差,不符合广大消费者对衣物抗菌性能的要求。服装面料的导湿性是影响服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控制水分子的流动导向,实现汗液从面料内层向外表面转移但外部水分子无法渗入面料内层的目的,提高服装穿着的舒适感。由具有不同吸湿性能的内外两层形成的服装面料具有良好的单向导湿性能,即内层疏水,外层亲水,汗液在差动毛细效应的作用下,被吸附到面料外表层并迅速挥发,具有吸湿快干的效果。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运动越来越重视,运动服饰主要是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的服装穿着。由于运动时,运动人士身体出汗量较大,要求运动服饰必须具有较佳的导湿快干性能,即人体产生的汗液迅速地从近肤转移到背肤层,并快速地散失掉,从而保持皮肤的干爽和舒适。如何保证面料在具有吸湿快干的前提下,又具有抗菌能力,成为面料开发的一个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使得涤纶面料具有双面异性,具有吸湿快干的能力,并且还具有抗菌的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凉感涤纶长丝:将纳米级氧化锌粒子和玉石提取物加入涤纶中形成凉感涤纶长丝;(2)涤纶面料的制备:将上一步骤所制备的凉感涤纶长丝以经纬纱交织的方式制成涤纶面料,克重范围为75-150克每平方米;(3)涤纶面料的染色:将上一步骤所制备的涤纶面料进行预定型,再以浸轧前处理液,带液率为80-100%,再进行70-80℃的清水进行水洗,再轧至带液率30-40%;再浸轧染液,并在非水介质中进行固色,最后再进行皂洗和水洗,并轧至带液为30-40%;(4)抗菌整理: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涤纶面料浸轧抗菌整理液,带液率为100-120%;将浸轧抗菌整理液的涤纶面料进行烘干,烘干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温度为70-80℃;第二段的温度为120-130℃;第三段的温度为90-100℃;所述抗菌整理液中含有:4-6%重量份的壳聚糖、8-10%重量份的90%的冰醋酸、3-5%重量份的纳米银微胶囊、3-6%重量份的柠檬酸、1-3%重量份的渗透剂、5-10%重量份的羟乙基纤维素、10-15%重量份的脂肪酸二乙醇酰胺、5-8%的超支化聚合物,其余为水;(5)单面涂层:将经过上一步骤处理后的涤纶面料进行次单面涂层;单面涂层是指将涂料渗透至涤纶面料厚度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涂覆量为5-10克每平方米,速度为18-22码每分钟;烘干温度为150-170℃,烘干时间为10-20s;所使用的涂料由拒水剂、渗透剂、增稠剂和软化水均匀混合制成,采用增稠剂将涂料的粘度为20000-25000ppm;(6)吸湿排汗整理:将经过单面涂层的面料浸轧吸湿排汗整理液,然后再烘干、定型。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超支化聚合物为受阻酚封端超支化聚合物、马来酸酐改性超支化聚合物、丁二酸酐改性超支化聚合物、超支化聚醚硅氧烷、超支化聚醚酯酰胺中的一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拒水剂的用量为3-4g/L,所述渗透剂的用量为0.5-1g/L。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染液中含有0.5-1g/L的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5%o.w.f的分散染料、2-3g/L的匀染剂,并使用冰醋酸调节pH值在6-6.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前处理液中含有5-10g/L的除油精炼剂、2-5g/L的保险粉、5-10ml/L的50%苛性钠溶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采用凉感涤纶长丝所制备的梭织涤纶面料,再经过抗菌处理和单面涂层及吸湿排汗处理,使得面料在具有抗菌能力的前提下,具有吸湿排汗和单向导湿的能力,并且在与皮肤接触时具有凉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凉感涤纶长丝、(2)涤纶面料的制备、(3)涤纶面料的染色、(4)抗菌整理、(5)单面涂层、(6)吸湿排汗整理。在步骤(1)制备凉感涤纶长丝中,将纳米级氧化锌粒子和玉石提取物加入涤纶中形成凉感涤纶长丝。是指将纳米级的氧化锌粒子和玉石提取物加入至熔融的涤纶切片中,所制备的具有凉感的涤纶长丝。在步骤(2)涤纶面料的制备中,是将上一步骤所制备的凉感涤纶长丝以经纬纱交织的方式制成涤纶面料,克重范围为75克每平方米。在步骤(3)涤纶面料的染色中,是将上一步骤所制备的涤纶面料进行预定型,再以浸轧前处理液,带液率为80%,再进行70℃的清水进行水洗,再轧至带液率30%;再浸轧染液,并在非水介质中进行固色,最后再进行皂洗和水洗,并轧至带液为30%。所使用的前处理液中含有5g/L的除油精炼剂、2g/L的保险粉、5ml/L的50%苛性钠溶液。所使用的染液中含有0.5g/L的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o.w.f的分散染料、2g/L的匀染剂,并使用冰醋酸调节pH值在6。在步骤(4)抗菌整理中: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涤纶面料浸轧抗菌整理液,带液率为100%;将浸轧抗菌整理液的涤纶面料进行烘干,烘干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温度为70℃;第二段的温度为120℃;第三段的温度为90℃;抗菌整理液中含有:4%重量份的壳聚糖、8%重量份的90%的冰醋酸、3%重量份的纳米银微胶囊、3%重量份的柠檬酸、1%重量份的渗透剂、5%重量份的羟乙基纤维素、10%重量份的脂肪酸二乙醇酰胺、5%的超支化聚合物,其余为水。进一步的,超支化聚合物为受阻酚封端超支化聚合物、马来酸酐改性超支化聚合物、丁二酸酐改性超支化聚合物、超支化聚醚硅氧烷、超支化聚醚酯酰胺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选择超支化聚醚硅氧烷。抗菌整理液中的柠檬酸可以促进超支化聚合物与涤纶纤维的结合,此时超支化聚合物与涤纶纤维之间形成一空腔,并将纳米银微胶囊固定于其内,使得抗菌通性可能持久。在(5)单面涂层中,是将经过上一步骤处理后的涤纶面料进行次单面涂层;单面涂层是指将涂料渗透至涤纶面料厚度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涂覆量为50克每平方米,速度为18码每分钟;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10s;所使用的涂料由拒水剂、渗透剂、增稠剂和软化水均匀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制备凉感涤纶长丝:将纳米级氧化锌粒子和玉石提取物加入涤纶中形成凉感涤纶长丝;/n(2)涤纶面料的制备:将上一步骤所制备的凉感涤纶长丝以经纬纱交织的方式制成涤纶面料,克重范围为75-150克每平方米;/n(3)涤纶面料的染色:将上一步骤所制备的涤纶面料进行预定型,再以浸轧前处理液,带液率为80-100%,再进行70-80℃的清水进行水洗,再轧至带液率30-40%;再浸轧染液,并在非水介质中进行固色,最后再进行皂洗和水洗,并轧至带液为30-40%;/n(4)抗菌整理: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涤纶面料浸轧抗菌整理液,带液率为100-120%;将浸轧抗菌整理液的涤纶面料进行烘干,烘干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温度为70-80℃;第二段的温度为120-130℃;第三段的温度为90-100℃;/n所述抗菌整理液中含有:4-6%重量份的壳聚糖、8-10%重量份的90%的冰醋酸、3-5%重量份的纳米银微胶囊、3-6%重量份的柠檬酸、1-3%重量份的渗透剂、5-10%重量份的羟乙基纤维素、10-15%重量份的脂肪酸二乙醇酰胺、5-8%的超支化聚合物,其余为水;/n(5)单面涂层:将经过上一步骤处理后的涤纶面料进行次单面涂层;单面涂层是指将涂料渗透至涤纶面料厚度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涂覆量为5-10克每平方米,速度为18-22码每分钟;烘干温度为150-170℃,烘干时间为10-20s;所使用的涂料由拒水剂、渗透剂、增稠剂和软化水均匀混合制成,采用增稠剂将涂料的粘度为20000-25000ppm;/n(6)吸湿排汗整理:将经过单面涂层的面料浸轧吸湿排汗整理液,然后再烘干、定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异性抗菌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凉感涤纶长丝:将纳米级氧化锌粒子和玉石提取物加入涤纶中形成凉感涤纶长丝;
(2)涤纶面料的制备:将上一步骤所制备的凉感涤纶长丝以经纬纱交织的方式制成涤纶面料,克重范围为75-150克每平方米;
(3)涤纶面料的染色:将上一步骤所制备的涤纶面料进行预定型,再以浸轧前处理液,带液率为80-100%,再进行70-80℃的清水进行水洗,再轧至带液率30-40%;再浸轧染液,并在非水介质中进行固色,最后再进行皂洗和水洗,并轧至带液为30-40%;
(4)抗菌整理: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涤纶面料浸轧抗菌整理液,带液率为100-120%;将浸轧抗菌整理液的涤纶面料进行烘干,烘干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温度为70-80℃;第二段的温度为120-130℃;第三段的温度为90-100℃;
所述抗菌整理液中含有:4-6%重量份的壳聚糖、8-10%重量份的90%的冰醋酸、3-5%重量份的纳米银微胶囊、3-6%重量份的柠檬酸、1-3%重量份的渗透剂、5-10%重量份的羟乙基纤维素、10-15%重量份的脂肪酸二乙醇酰胺、5-8%的超支化聚合物,其余为水;
(5)单面涂层:将经过上一步骤处理后的涤纶面料进行次单面涂层;单面涂层是指将涂料渗透至涤纶面料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栩徐明生陈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海宇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