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宇德专利>正文

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211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7
一种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其制造方法包括:将一具天然纤维的纺织品进行一树脂浸渍程序,其将纺织品泡制于一浸渍液中,并于浸渍液中添加一甲壳质物质(如:甲壳素或甲聚醣)及一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物(Heterocyclic N‑halamine);再将完成树脂浸渍程序的纺织品依序进行压挤、烘焙程序,以完成具有过滤及杀菌功效的天然纤维纺织品,进而可应用于空气清净机或净水生饮机等设备的滤材;借此,利用杀菌元素(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以化学共价键方式,永久性的结合至天然高分子纤维素,达到具有强效、安全、耐久及杀菌防臭的天然纤维纺织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特别是指通过一树脂浸渍程序(湿式加工),将具天然纤维的纺织品浸制于一浸渍液中,使天然纤维纺织品具有强效、安全、耐久及杀菌防臭的功效。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达,生活品质不断往上提升,消费者逐渐懂得追求日常生活环境清洁与舒适性;遂而开始对布料、纺织品的品质、机能有所要求,而业界亦随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开发各种具机能性、差别性产品,如:防火加工、抗菌防臭加工、防虫加工、UV抗紫外线、抗MRSA加工等,借以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其中差别性产品的典型范例,就是抗菌、防臭机能的加工制造。抗菌、防臭加工的运用,在一般布料或纺织品产业,已有十年多的历史,起初多因战祸而衍生,欧美国家将其利用于医疗用途与军用衣料品上;其次,日本可以说是研发抗菌防臭加工最积极与最有成就的国家,也开发出不少抗菌防霉纤维,用于各式抗菌衬衫、内衣、裤袜、童装等产品。然而,所谓达到抗菌,指的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其内容包括:灭菌、杀菌、除菌、卫生加工等,积极消灭的方法当属“杀菌法”;相对地,本专利技术就是采以积极式的“杀菌法”,在短时间内具有积极性的杀菌效果,不让细菌有机会产生抗药性与衍生新菌肿、突变菌种或体质更强的细菌。反观微生物与纤维间的关系,不论是动物性纤维、植物性纤维或是合成纤维,都会因微生物的产生,而有劣化现象;微生物在纤维上繁殖,破坏纤维制品,造成纤维品着色、变色、破损、甚至发出恶臭。且纤维一旦受到污染,其劣化程度的深浅则受纤维素材、加工材料、温湿度、PH值、菌类所需的营养源氧气等因素所影响,但大致说来,纤维劣化的微生物不外乎细菌、真菌与放射菌类;相对地,纤维构造也是影响微生物繁殖因素之一,因为不同的纤维构造,创造了微生物不同的生存环境。然而,纤维制品因微生物所受到的损害,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亦然不小;例如:微生物直接、间接地,以衣物为媒介侵入人体,其增殖所引发的疾病,使得衣物丧失保护人体功能(人体分泌及代谢污物污染纤维品发出臭味);此外,衣物在保管期间,也易繁殖霉菌,穿着后所引发过敏与皮肤障碍问题,均不得不重视;虽然,衣物会吸附污物并保持皮肤表面清洁,但仍然不难发现,贴身性的衣物仍易引起病原及微生物滋生;其中:袜子及紧身衣的恶臭与黄色球菌有关,尿布与尿素分解菌及大肠菌有关,最具代表性的香港脚,则是袜子上所依附的白癣菌所引起。现有的抗菌加工主要,是以药剂来抑制纤维制品微生物的繁殖,同时消灭微生物进行分解所生的恶臭发源,以维持卫生、清洁及舒适,其制品主要是要保护纤维性材料,不受微生物的侵害与保护使用;目前,市面上所见的抗菌防臭加工制品,则是以保护使用者或穿着者居多。以抗菌的作用而言,一般分为:抑制微生物增殖静菌作用与消灭微生物的杀菌作用,而一般化学药剂的抗菌活性,指的是阻止或消灭微生物在繁殖、发育时,所需最小药剂浓度,该最小药剂浓度,依其对象微生物的种类及抑制方法,分别是以MLC、MIC、MBC、MFC(最小抑制浓度、最小致死浓度)来表现;而抗菌剂因使用条件、环境不同而影响其杀菌、静菌作用能力;如:污染微生物数、污染程度、温度、PH值、不活性化物质的存在作用、药剂浓度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其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00:将一具天然纤维的纺织品进行一树脂浸渍程序,将纺织品泡制于一浸渍液中,并于浸渍液中添加一甲壳质物质及一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物(HeterocyclicN-halamine),其中所述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物(HeterocyclicN-halamine)指包括:4~7个环原子的环状结构,其中至少3个环原子是碳原子、1~3个环原子是氮杂原子(NitrogenHeteroatom)、0~1个环原子是氧杂原子(OxygenHeteroatom)、其中0~2个碳原子包括一个羰基(Carbonylgroup)、至少1~3个氮原子被氢基(HydrogenGroup)或基(HydroxyalkylGroup)取代,(例如:甲醇(CH2OH)或是烷氧基原子团(AlkoxyalkylGroup),至少一个环氮原子卤素原子键结,其中环原子能够更进一步被甲烷、乙烷等或羰基的其中一种烷基所取代;步骤110:将完成树脂浸渍程序的该纺织品,进行一压挤程序,以排除多余水分;步骤120:将完成压挤程序的该纺织品,进行一烘焙程序,使其将该纺织品烘干,即完成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天然纤维纺织品。进一步的,该甲壳质物质可以是甲壳素(CHITIN)或甲聚醣(CHITOSAN)的其中一种。进一步的,该纺织品是含天然纤维成分的纺织品,且该纺织品所含的天然纤维比例为35%~100%。进一步的,该纺织品是含具氢氧基的天然纤维的纺织品,且该纺织品所含的天然纤维比例为35%~100%。进一步的,该浸渍液所添加的甲壳质物质及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物的添加比例可各为3%~10%。进一步的,该浸渍液的酸碱值介于3~5PH值。进一步的,该烘焙程序的烘干温度可介于100~180度之间。进一步的,该步骤120之后,可再进行一与氯离子反应程序,将已完成烘焙程序的纺织品,以浓度0﹒01%~0﹒03%的漂白水进行1~3分钟的漂洗,最后再施以脱水及烘干即完成。进一步的,该步骤100之中,可通过一预设的树脂定型机对该纺织品进行浸渍加工处理,并于该浸渍液中添加该甲壳质物质及该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物(HeterocyclicN-halamine),其中:该纺织品于该浸渍液中的浸渍时间可介于1~3分钟,该甲壳质物质是甲聚醣(CHITOSAN),该浸渍液以该甲聚醣与一柠檬酸以1:1比例调合,另加入48倍清水,合计为50单位的甲聚醣/有机酸溶液,将该甲聚醣/有机酸溶液添入于该浸渍液中并占全部浸渍液的6%;添加一NT-2,其比例占全部浸渍液的6%;添加一催化剂,其比例占全部浸渍液的1%;添加一柔软剂,其比例占全部浸渍液的1%;添加一平滑剂,其比例占全部浸渍液的1﹒5%;其余以加入水至100%。进一步的,该NT-2指的是1,3-二甲醇基-5,5-甲乙内胺(1,3-dimethylol-5,5-dimethylhydantoin)。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利用一树脂浸渍程序(湿式加工),将具天然纤维的纺织品浸制于一浸渍液中,其中在浸渍液中添加一甲壳质物质(如:甲壳素或甲聚醣)及一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物(HeterocyclicN-halamine),再将完成树脂浸渍程序的纺织品依序进行压挤、烘焙程序,以完成具有过滤及杀菌功效的天然纤维纺织品;借此,利用杀菌元素(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以化学共价键方式,永久性地结合至天然高分子纤维素,达到天然纤维纺织品具有强效、安全、耐久及杀菌与防臭功效,进而可将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纺织品应用于滤材(如:空气清净机或净水生饮机等其它设备达到滤材)产业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天然纤维的分子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造方法包括:/n步骤100:将一具天然纤维的纺织品进行一树脂浸渍程序,将该纺织品泡制于一浸渍液中,并于该浸渍液中添加一甲壳质物质及一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物,其中该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物指包括:4~7个环原子的环状结构,其中至少3个环原子是碳原子、1~3个环原子是氮杂原子、0~1个环原子是氧杂原子、其中0~2个碳原子包括一个羰基、至少1~3个氮原子被氢基或基取代,或是烷氧基原子团,至少一个环氮原子卤素原子键结,其中环原子能够更进一步被甲烷、乙烷等或羰基的其中一种烷基所取代;/n步骤110:将完成树脂浸渍程序的该纺织品,进行一压挤程序,以排除多余水分;/n步骤120: 将完成压挤程序的该纺织品,进行一烘焙程序,使其将该纺织品烘干,即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00:将一具天然纤维的纺织品进行一树脂浸渍程序,将该纺织品泡制于一浸渍液中,并于该浸渍液中添加一甲壳质物质及一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物,其中该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物指包括:4~7个环原子的环状结构,其中至少3个环原子是碳原子、1~3个环原子是氮杂原子、0~1个环原子是氧杂原子、其中0~2个碳原子包括一个羰基、至少1~3个氮原子被氢基或基取代,或是烷氧基原子团,至少一个环氮原子卤素原子键结,其中环原子能够更进一步被甲烷、乙烷等或羰基的其中一种烷基所取代;
步骤110:将完成树脂浸渍程序的该纺织品,进行一压挤程序,以排除多余水分;
步骤120:将完成压挤程序的该纺织品,进行一烘焙程序,使其将该纺织品烘干,即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甲壳质物质是甲壳素或甲聚醣的其中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纺织品是含天然纤维成分的纺织品,且该纺织品所含的天然纤维比例为35%~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纺织品是含具氢氧基的天然纤维的纺织品,且该纺织品所含的天然纤维比例为35%~1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过滤及杀菌功效的纤维制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浸渍液所添加的甲壳质物质及具有杂环的卤素胺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宇德
申请(专利权)人:林宇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