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液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509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喷液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该喷液输送装置还包括:喷洒输送线,喷洒输送线设在机架上,喷洒输送线包括喷洒皮带,喷洒皮带上设有第一输送面;输出输送线,输出输送线设在机架上,输出输送线包括输出皮带,输出皮带与喷洒皮带之间设有转移间隙,输出皮带上设有第二输送面;喷洒装置,喷洒装置设在机架上,喷洒装置包括位于喷洒皮带上方的喷洒头,喷洒头包括出液口,出液口朝向第一输送面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液输送装置,采用喷洒皮带和输出皮带替代现有的输送皮带,当药水腐蚀引起皮带损坏需要进行更换时,仅需更换喷洒皮带即可,有效地降低了更换皮带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液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装置
,特别涉及喷液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企业而言,时常需要在连续的织物上附着专用的药液以使得该织物具备一定的功能特点。因而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通过以连续的输送皮带输送织物,并在输送的同时对织物喷液的工序。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药液上通常含有酒精,酒精对于皮带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药液在喷洒时落在输送皮带上会加速皮带的损耗使皮带容易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尤其是对于皮带的接驳位置,大大地缩减了皮带的寿命,而当皮带局部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时,需要将整段输送皮带进行更换,更换皮带的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喷液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液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该喷液输送装置还包括:喷洒输送线,所述喷洒输送线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喷洒输送线包括喷洒皮带,所述喷洒皮带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输送面;输出输送线,所述输出输送线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出输送线包括输出皮带,所述输出皮带与喷洒皮带之间设有转移间隙,所述输出皮带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输送面,所述第二输送面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面的下游;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喷洒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喷洒皮带上方的喷洒头,所述喷洒头包括出液口,所述出液口朝向所述第一输送面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液输送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喷液输送装置,采用喷洒皮带和输出皮带替代现有的输送皮带,并将喷洒头设置在喷洒皮带的上方,使得喷洒头在工作时仅能将药液喷洒在喷洒皮带上,输出皮带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当药水腐蚀引起皮带损坏需要进行更换时,仅需更换喷洒皮带即可,有效地降低了更换皮带的成本。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第一输送面,指的是喷洒皮带在循环运转的过程中处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状态的带面,该第一输送面在喷洒皮带循环运转过程中是变化的,并不特指喷洒皮带上本身具有的某一段特定的表面。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第二输送面,指的是输出皮带在循环运转的过程中处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状态的带面,该第二输送面在输出皮带循环运转过程中是变化的,并不特指输出皮带上本身具有的某一段特定的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喷洒皮带上设有若干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第一通风孔,所述喷洒皮带首尾相接限定出第一内部空间,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吸风装置,所述吸风装置包括第一吸风口,所述第一吸风口朝向所述第一输送面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通风孔以及吸风装置,并使吸风装置的第一吸风口朝向第一输送面设置,使得落在喷洒皮带上的药液能够从第一吸风口吸走,减少药液在喷洒皮带上的附着量,从而降低药液腐蚀皮带的机会,提高皮带寿命,降低皮带更换频率,节省成本。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该喷液输送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移输送线和转移吸取装置,所述转移输送线包括转移皮带,所述转移皮带的一端伸向所述喷洒皮带的上方、另一端伸向所述输出皮带的上方,所述转移皮带上设有若干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第二通风孔,所述转移皮带首尾相接限定出第二内部空间,所述转移吸取装置位于第二内部空间内并位于转移间隙的上方,所述转移吸取装置包括朝向所述转移间隙设置的第二吸风口。当喷洒的目标工件外形尺寸较小时,假使紧紧通过目标工件自身的长度来跨过转移间隙,考虑到目标工件通常为软质材料如纸料、布料等,其自身的强度较低,转移皮带和喷洒皮带之间的间距需要设置得较小才能够保证工件能够顺利跨过转移间隙。而在喷洒皮带和转移皮带间距较小的情况下,喷洒皮带运转时药液较为容易甩到转移皮带上。通过设置该转移组件,利用转移吸取装置向目标工件产生向上的吸引力,利用该吸引力有利于增大喷洒皮带与转移皮带之间的间隙,同时,转移吸取装置还具有吸走目标工件多余药液的作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该喷液输送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残液回收装置,所述残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转轮和回收槽,所述回收转轮位于所述喷洒皮带与所述输出皮带之间,所述回收转轮的外周壁部分地与所述喷洒皮带的外壁抵接,所述回收槽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回收槽位于所述回收转轮的下方。通过设置该残液回收装置,回收转轮与喷洒皮带抵接,回收转轮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将药液附着在回收转轮的表面,并滴落至回收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回收转轮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残液回收装置还包括脱水板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与所述机架固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回收转轮驱动连接,所述脱水板位于所述喷洒皮带与所述输出皮带之间并位于所述回收转轮的下方,所述脱水板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回收转轮抵接,以所述脱水板与所述回收转轮抵接的部分为脱水段,以所述脱水段上各个点与所述回收转轮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径向脱水间距,所述脱水段上至少存在一个脱水点,所述脱水点的径向脱水间距小于所述回收转轮的半径。通过设置脱水段,使得回收转轮转动过程中经过脱水段时能够将回收转轮上的药液挤出,回收转轮脱出水分更加充分,有利于回收转轮更好地附着喷洒皮带上的药液,更好地保护喷洒皮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脱水段自靠近所述喷洒皮带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过程中所述径向脱水间距单调递减。通过以上设置,脱水间距单调递减有利于更进一步地进行脱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脱水段的靠近所述喷洒皮带的一端倾斜向下、另一端倾斜向上。由此,脱水段从回收转轮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脱水段与回收转轮的接触面积更大,回收转轮能更好地脱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残液回收装置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固定于脱水段的末端所指向的一侧,所述挡水板的下方被所述回收槽覆盖。通过设置挡水板,能够阻隔沿脱水段滑出的药液,避免药液附着在输出皮带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脱水板上设有若干沿厚度方向贯通的排水孔,所述回收槽位于所述排水孔的下方。通过设置排水孔,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回收转轮的脱水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回收转轮的材料为海绵。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100-喷洒皮带;110-第一输送面;120-吸风装置;121-第一吸风口;130-喷洒头;200-输出皮带;210-第二输送面;300-转移间隙;400-转移输送线;500-转移吸取装置;510-第二吸风口;600-回收转轮;610-输出轴;620-脱水板;621-排水孔;630-回收槽;640-挡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喷液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喷洒输送线,所述喷洒输送线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喷洒输送线包括喷洒皮带(100),所述喷洒皮带(100)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输送面(110);/n输出输送线,所述输出输送线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出输送线包括输出皮带(200),所述输出皮带(200)与喷洒皮带(100)之间设有转移间隙(300),所述输出皮带(200)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输送面(210),所述第二输送面(210)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面(110)的下游;/n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喷洒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喷洒皮带(100)上方的喷洒头(130),所述喷洒头(130)包括出液口,所述出液口朝向所述第一输送面(110)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喷液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喷洒输送线,所述喷洒输送线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喷洒输送线包括喷洒皮带(100),所述喷洒皮带(100)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输送面(110);
输出输送线,所述输出输送线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出输送线包括输出皮带(200),所述输出皮带(200)与喷洒皮带(100)之间设有转移间隙(300),所述输出皮带(200)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输送面(210),所述第二输送面(210)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面(110)的下游;
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喷洒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喷洒皮带(100)上方的喷洒头(130),所述喷洒头(130)包括出液口,所述出液口朝向所述第一输送面(110)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皮带(100)上设有若干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第一通风孔,所述喷洒皮带(100)首尾相接限定出第一内部空间,所述第一内部空间内设置有吸风装置(120),所述吸风装置(120)包括第一吸风口(121),所述第一吸风口(121)朝向所述第一输送面(110)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移输送线(400)和转移吸取装置(500),所述转移输送线(400)包括转移皮带,所述转移皮带的一端伸向所述喷洒皮带(100)的上方、另一端伸向所述输出皮带(200)的上方,所述转移皮带上设有若干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第二通风孔,所述转移皮带首尾相接限定出第二内部空间,所述转移吸取装置(500)位于第二内部空间内并位于转移间隙(300)的上方,所述转移吸取装置(500)包括朝向所述转移间隙(300)设置的第二吸风口(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残液回收装置,所述残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转轮(600)和回收槽(630),所述回收转轮(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啟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