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胶用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2542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胶用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子胶用填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胶用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针状硅灰石粗粉与研磨助剂混合,进行干法研磨,然后与分散剂和水配浆,进行湿法研磨、干燥和解聚打散,得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将水镁石与研磨助剂混合,进行干法研磨后分级,得到氢氧化镁超细粉;将所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和氢氧化镁超细粉进行机械化学复合,然后加入改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电子胶用复合粉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和氢氧化镁超细粉的粒径小且粒径分布窄,得到的电子胶用复合粉体流动性、分散性、绝缘性、导热性、粘接强度、阻燃性能优异以及与树脂的相容性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胶用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胶用填料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胶用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子类产品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同时对材料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手机迈入5G时代的当下,各大厂商对其可靠性与轻薄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追求,5G手机的配置变化主要是处理器、射频前端、天线、摄像头、材料等器件,这就对手机的组装和粘接方案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5G手机是新一代高新科技产品,手机性能面临一次大幅提升,处理器的升级、5G基带以及高速闪充都成为了手机狭窄空间中的高发热源。5G手机的便携性要求手机的组装必须轻量化,这些内部高发热元器件与整机散热系统的组合离不开电子胶的粘接和灌封。手机作为我们几乎寸步不离的通信设备,如果因发热引起起火爆炸将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和安全,这就要求手机用电子胶具备良好的绝缘性、导热性、粘接强度以及阻燃性能。目前,普通的手机电子胶常用的粉体材料为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硅,然而这些粉体材料不能同时满足5G通讯设备中电子胶对绝缘性、导热性、粘接强度以及阻燃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胶用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电子胶用复合粉体的绝缘性、导热性、粘接强度、阻燃性能优异以及与树脂的相容性优异。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胶用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1)将针状硅灰石粗粉与第一研磨助剂混合,进行第一干法研磨,得到针状硅灰石细粉;将所述针状硅灰石细粉、分散剂和水配浆,得到硅灰石浆料;将所述硅灰石浆料依次进行湿法研磨、干燥和解聚打散,得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2)将水镁石粗粉与第二研磨助剂混合,进行第二干法研磨后分级,得到氢氧化镁超细粉;(3)将所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和氢氧化镁超细粉进行机械化学复合,然后加入改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电子胶用复合粉体;所述步骤(1)和步骤(2)没有时间先后顺序。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第一研磨助剂包括聚丙烯酸钠、硬脂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第一研磨助剂的质量为所述针状硅灰石粗粉质量的0.5~1%;所述针状硅灰石细粉的粒度为400~600目。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二醇脂肪酸钠和/或聚丙烯酸钠;所述分散剂的质量为所述针状硅灰石细粉质量的0.4~0.7%;所述硅灰石浆料的固含量为60~6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湿法研磨的温度为80~85℃,时间为1~3h;所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的粒度为4000~4500目。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水镁石粗粉的粒度为5~10mm;所述第二研磨助剂包括聚丙烯酸钠、六偏磷酸钠或聚丙烯酸铵盐;所述第二研磨助剂的质量为所述水镁石粗粉质量的0.5~1%;所述氢氧化镁超细粉的粒度为4000~4500目。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和氢氧化镁超细粉的质量比为1:(2~4);所述改性剂包括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钾和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改性剂的质量为所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和氢氧化镁超细粉质量和的0.5~1%。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机械化学复合在高速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高速搅拌的转速为2500~4000r/min,时间为0.5~1h;所述表面改性的温度为100~140℃,时间为0.3~0.6h。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电子胶用复合粉体,包括针状改性硅灰石超细粉和改性氢氧化镁超细粉。优选的,分别以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和氢氧化镁超细粉的质量计,所述针状改性硅灰石超细粉和改性氢氧化镁超细粉的质量比为1:(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子胶用复合粉体在制备5G通讯设备用电子胶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胶用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针状硅灰石粗粉与第一研磨助剂混合,进行第一干法研磨,得到针状硅灰石细粉;将所述针状硅灰石细粉、分散剂和水配浆,得到硅灰石浆料;将所述硅灰石浆料依次进行湿法研磨、干燥和解聚打散,得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2)将水镁石粗粉与第二研磨助剂混合,进行第二干法研磨后分级,得到氢氧化镁超细粉;(3)将所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和氢氧化镁超细粉进行机械化学复合,然后加入改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电子胶用复合粉体;所述步骤(1)和步骤(2)没有时间先后顺序。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针状硅灰石原与研磨助剂进行干法研磨,加入分散剂进行湿法研磨,干燥后的解聚打散工艺,降低了硅灰石的粒径并对硅灰石粉体进行了有效分散;通过将水镁石与研磨助剂进行干法研磨以及分级,降低了氢氧化镁超细粉的粒径;硅灰石有导热、绝缘、补强、改善球形填料沉淀作用,流动性好,但是阻燃性不够,氢氧化镁可以阻燃,不过粘接强度不够,有触变性好流动性不佳,本专利技术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复合使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和氢氧化镁超细粉产生粒子间作用力,使硅灰石和氢氧化镁复合后优缺点互补,应用于电子胶中复合粉体的流动性和分散性显著提高;通过表面改性,能够提高复合粉体的活化度,降低其吸油值,提高分散性和流动性,进而提高与树脂的相容性;同时,由于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具有优异的导热和绝缘性,能够显著改善电子胶的导热和绝缘性能,针状硅灰石超细粉与氢氧化镁超细粉协同作用,能够提高电子胶的阻燃性能;通过改性后的电子胶用复合粉体填料与树脂相容性大大提升,提高电子胶用复合粉体额粘接强度。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宜工业化生产。如实施例测试结果所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电子胶用复合粉体的白度在93.2以上,吸油量在30mL/100g以下,粒径D50为1.73~1.82μm,D97为3.12~3.58μm,BET比表面积为12.29~13.45m2/g,活化度在93.8%以上,水分在0.3%以下,未检测出Fe2O3、Mn2+、Cr6+、Pb2+以及Cd2+,分散性良好,粘结强度为8.5~11.3MPa,胶强度为19.6~24.5MPa,导热性为0.8~1.2W/m·k,绝缘性为1.03~1.21kΩ/cm3,阻燃性为36~48。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电子胶用复合粉体光泽度高、吸油量低、水分含量低、活化度高、金属含量极低,分散性、与树脂相容性、粘结强度、导热性能、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好,能够满足5G通讯设备中电子胶对导热、绝缘和阻燃的严格要求,提高了硅灰石粉、氢氧化镁产品的附加值,拓宽了其应用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4制备针状硅灰石超细粉放大500倍的光学显微镜图;图2为实施例4制备氢氧化镁超细粉放大900倍的光学显微镜图;图3为实施例4制备电子胶用复合粉体放大1600倍的光学显微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胶用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针状硅灰石粗粉与第一研磨助剂混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胶用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针状硅灰石粗粉与第一研磨助剂混合,进行第一干法研磨,得到针状硅灰石细粉;/n将所述针状硅灰石细粉、分散剂和水配浆,得到硅灰石浆料;/n将所述硅灰石浆料依次进行湿法研磨、干燥和解聚打散,得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n(2)将水镁石粗粉与第二研磨助剂混合,进行第二干法研磨后分级,得到氢氧化镁超细粉;/n(3)将所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和氢氧化镁超细粉进行机械化学复合,然后加入改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电子胶用复合粉体;/n所述步骤(1)和步骤(2)没有时间先后顺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胶用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针状硅灰石粗粉与第一研磨助剂混合,进行第一干法研磨,得到针状硅灰石细粉;
将所述针状硅灰石细粉、分散剂和水配浆,得到硅灰石浆料;
将所述硅灰石浆料依次进行湿法研磨、干燥和解聚打散,得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
(2)将水镁石粗粉与第二研磨助剂混合,进行第二干法研磨后分级,得到氢氧化镁超细粉;
(3)将所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和氢氧化镁超细粉进行机械化学复合,然后加入改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电子胶用复合粉体;
所述步骤(1)和步骤(2)没有时间先后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研磨助剂包括聚丙烯酸钠、硬脂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第一研磨助剂的质量为所述针状硅灰石粗粉质量的0.5~1%;
所述针状硅灰石细粉的粒度为400~6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二醇脂肪酸钠和/或聚丙烯酸钠;所述分散剂的质量为所述针状硅灰石细粉质量的0.4~0.7%;
所述硅灰石浆料的固含量为60~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湿法研磨的温度为80~85℃,时间为1~3h;
所述针状硅灰石超细粉的粒度为4000~45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声平宋建强李海滨邹检生彭鹤松吴维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