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41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该复合发泡剂包括25‑35份的偶氮二甲酰胺、0.8‑1.5份的除味剂、2‑5份的抗菌剂、2‑6份的除湿剂、2‑5份的阻燃剂、3‑6份的稳定剂、20‑35份的辅助发泡剂、8‑15份的改性剂、2‑5份的分散剂、2‑4份的加工助剂和余量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除味剂能够实现复合发泡剂的除异味性能,避免硬质PVC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抗菌剂能够实现复合发泡剂的杀菌性能,防止硬质PVC滋生细菌,同时抗菌剂中添加的驱虫粉能够具有驱虫效果,增加除味剂和抗菌剂,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硬质PVC危害人类健康、有异味、滋生细菌的缺点;阻燃剂能够使得硬质PVC用的复合发泡剂具有阻燃性能,稳定剂、改性剂和分散剂增加复合发泡剂的分散均匀性,环保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属于化妆品制备

技术介绍
硬聚氯乙烯,UPVC又称硬PVC,它是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制成的无定形热塑性树脂加一定的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等)组成.但严格来说,UPVC是硬PVC,而硬PVC不是UPVC,严谨而科学论述UPVC,应该是UPVC当中不能含有或使用增塑剂,而硬PVC是含有增塑剂的,发泡剂就是使对象物质成孔的物质,它可分为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化学发泡剂是那些经加热分解后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并在聚合物组成中形成细孔的化合物;物理发泡剂就是泡沫细孔是通过某一种物质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即通过压缩气体的膨胀、液体的挥发或固体的溶解而形成的;发泡剂均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有效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并在液膜表面双电子层排列而包围空气,形成气泡,再由单个气泡组成泡沫。目前硬质PVC用复合发泡剂,成分中具有污染性较强的化学组分,影响复合发泡剂及硬质PVC的环保性能,硬质PVC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硬质PVC危害人类健康、有异味、滋生细菌,发泡不均匀,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目前硬质PVC用复合发泡剂,成分中具有污染性较强的化学组分,影响复合发泡剂及硬质PVC的环保性能,硬质PVC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硬质PVC危害人类健康、有异味、滋生细菌,发泡不均匀,提供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该复合发泡剂包括25-35份的偶氮二甲酰胺、0.8-1.5份的除味剂、2-5份的抗菌剂、2-6份的除湿剂、2-5份的阻燃剂、3-6份的稳定剂、20-35份的辅助发泡剂、8-15份的改性剂、2-5份的分散剂、2-4份的加工助剂和余量水。作为优选,所述除味剂为碳酸氢钠和植物粉混合物,所述植物粉为柠檬粉、茶叶粉、薄荷粉、艾叶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优选,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和甲壳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与茶多酚、驱虫粉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除湿剂为氧化钙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剂采用活化后的沸石粉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剂采用亚硫酸盐、钙皂、有机锡和稀土混合而成,所述稳定剂中添加有PH调节剂,所述PH调节剂为磷酸一氢盐、磷酸二氢盐、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发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碳酸氢钠、酐醚、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改性剂为硬脂酸锌、氧化锌、硫酸锌、聚乙二醇、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二氧化硅、碳酸钙、硬脂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加工助剂为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硬脂酸、硬脂酸钙、氯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驱虫粉为佩兰、藿香、丁香、白芷、苍术、石菖蒲、紫苏、金银花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相比较,本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除味剂能够实现复合发泡剂的除异味性能,避免硬质PVC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抗菌剂能够实现复合发泡剂的杀菌性能,防止硬质PVC滋生细菌,同时抗菌剂中添加的驱虫粉能够具有驱虫效果,增加除味剂和抗菌剂,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硬质PVC危害人类健康、有异味、滋生细菌的缺点;阻燃剂能够使得硬质PVC用的复合发泡剂具有阻燃性能,稳定剂、改性剂和分散剂增加复合发泡剂的分散均匀性,本复合发泡剂工艺简单,增加复合发泡剂组分中的天然提取物,环保性更强,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该复合发泡剂包括8份的偶氮二甲酰胺、1份的除味剂、3份的抗菌剂、4份的除湿剂、3份的阻燃剂、4份的稳定剂、30份的辅助发泡剂、10份的改性剂、5份的分散剂、4份的加工助剂和余量水。其中,所述除味剂为碳酸氢钠和植物粉混合物,所述植物粉为柠檬粉、茶叶粉、薄荷粉、艾叶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和甲壳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与茶多酚、驱虫粉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除湿剂为氧化钙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阻燃剂采用活化后的沸石粉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所述稳定剂采用亚硫酸盐、钙皂、有机锡和稀土混合而成,所述稳定剂中添加有PH调节剂,所述PH调节剂为磷酸一氢盐、磷酸二氢盐、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辅助发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碳酸氢钠、酐醚、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改性剂为硬脂酸锌、氧化锌、硫酸锌、聚乙二醇、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分散剂为二氧化硅、碳酸钙、硬脂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加工助剂为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硬脂酸、硬脂酸钙、氯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驱虫粉为佩兰、藿香、丁香、白芷、苍术、石菖蒲、紫苏、金银花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实施例2,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该复合发泡剂包括32份的偶氮二甲酰胺、1.5份的除味剂、4份的抗菌剂、5份的除湿剂、4份的阻燃剂、3份的稳定剂、25份的辅助发泡剂、12份的改性剂、3份的分散剂、2.5份的加工助剂和余量水。其中,所述除味剂为碳酸氢钠和植物粉混合物,所述植物粉为柠檬粉、茶叶粉、薄荷粉、艾叶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和甲壳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与茶多酚、驱虫粉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除湿剂为氧化钙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阻燃剂采用活化后的沸石粉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所述稳定剂采用亚硫酸盐、钙皂、有机锡和稀土混合而成,所述稳定剂中添加有PH调节剂,所述PH调节剂为磷酸一氢盐、磷酸二氢盐、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辅助发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碳酸氢钠、酐醚、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改性剂为硬脂酸锌、氧化锌、硫酸锌、聚乙二醇、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分散剂为二氧化硅、碳酸钙、硬脂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加工助剂为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硬脂酸、硬脂酸钙、氯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驱虫粉为佩兰、藿香、丁香、白芷、苍术、石菖蒲、紫苏、金银花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具体的,由偶氮二甲酰胺、除味剂、抗菌剂、除湿剂、阻燃剂、稳定剂、辅助发泡剂、改性剂、分散剂、加工助剂和余量水制备成复合发泡剂,本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除味剂能够实现复合发泡剂的除异味性能,避免硬质PVC具有较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发泡剂包括25-35份的偶氮二甲酰胺、0.8-1.5份的除味剂、2-5份的抗菌剂、2-6份的除湿剂、2-5份的阻燃剂、3-6份的稳定剂、20-35份的辅助发泡剂、8-15份的改性剂、2-5份的分散剂、2-4份的加工助剂和余量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发泡剂包括25-35份的偶氮二甲酰胺、0.8-1.5份的除味剂、2-5份的抗菌剂、2-6份的除湿剂、2-5份的阻燃剂、3-6份的稳定剂、20-35份的辅助发泡剂、8-15份的改性剂、2-5份的分散剂、2-4份的加工助剂和余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剂为碳酸氢钠和植物粉混合物,所述植物粉为柠檬粉、茶叶粉、薄荷粉、艾叶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和甲壳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与茶多酚、驱虫粉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剂为氧化钙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采用活化后的沸石粉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硬质PVC的复合发泡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平李昌宏程晋祥刘双霜李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宏阳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