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骨细胞三维培养的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414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再生医学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软骨细胞三维培养的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方法:以水为反应介质,将甲基丙烯酸酐改性的透明质酸、双键功能化的脲基嘧啶酮功能单体与2‑(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在引发体系作用下共聚反应,后续处理,得到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所述水凝胶用于软骨组织工程领域,用于软骨细胞三维培养以及制备软骨修复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凝胶具有溶胶‑凝胶转变和自修复性能,低温下的溶胶易实现软骨细胞的均匀分散,输送至软骨损伤部位后即能发生相变形成凝胶进而实现软骨细胞的原位固定;水凝胶动态三维微环境的形成有利于软骨细胞功能的维持以及软骨特征基质的分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骨细胞三维培养的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医学材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骨细胞三维培养的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由急性创伤、劳损或疾病等导致的关节软骨损伤是骨科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关节软骨损伤后若不及时处理,软骨基质的降解容易导致骨性关节炎,最终只能接受关节置换,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终身残疾。与骨组织的巨大再生潜能不同,关节软骨由于缺乏血管、神经及淋巴网络结构,软骨损伤后再生能力很弱。因此,在再生医学领域,软骨缺损修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ACI)作为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金标准,已得到学者的公认,但存在细胞外漏、软骨细胞功能丢失、手术失败率高等问题,限制了该项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基于细胞、生长因子以及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修复软骨缺损开辟了新的途径。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起到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对于维持软骨细胞功能至关重要。水凝胶具有类似于细胞外基质的三维网状结构,有利于氧气、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扩散与交换,可为包埋于其中的细胞提供适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以水为反应介质,将甲基丙烯酸酐改性的透明质酸、双键功能化的脲基嘧啶酮功能单体与2-(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在引发体系作用下共聚反应,后续处理,得到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所述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为温敏自愈合的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n所述双键功能化的脲基嘧啶酮功能单体的结构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水为反应介质,将甲基丙烯酸酐改性的透明质酸、双键功能化的脲基嘧啶酮功能单体与2-(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在引发体系作用下共聚反应,后续处理,得到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所述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为温敏自愈合的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
所述双键功能化的脲基嘧啶酮功能单体的结构式为:



所述2-(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的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酐改性的透明质酸的结构式为:

其中n>0且n为整数;
所述引发体系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所述甲基丙烯酸酐改性的透明质酸、双键功能化的脲基嘧啶酮功能单体与2-(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的质量比为(0.05~0.2):(0.01~0.1):(0.15~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明质酸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基丙烯酸酐改性的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低温下,将甲基丙烯酸酐与透明质酸钠的水溶液混合,调节pH至碱性,反应,后续处理,获得甲基丙烯酸酐改性的透明质酸;
所述甲基丙烯酸酐改性的透明质酸在反应体系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5~0.2%;
所述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过硫酸钾-四甲基乙二胺;
所述共聚反应的条件为室温反应10~24h;
所述双键功能化的脲基嘧啶酮功能单体以溶液的形式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力滕丽晶陈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