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274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力调节装置,包括皮囊、油箱和液压油路;所述油箱包括油箱端盖和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油箱端盖包括油箱上端盖和油箱下端盖;所述油箱端盖上分别设有回油口、排油口和排气孔;液压油路包括排油管和回油管,所述排油管的一端与油箱排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皮囊进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油箱回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皮囊出油口连接;所述排油管上安装有齿轮泵和单向阀,所述回油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本申请通过采用波纹管油箱,只需要设置一个齿轮泵用于排油,利用油箱内外部压力差实现自动回油,能够有效节约水下潜器的成本及降低水下潜器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力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探测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浮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滑翔机、ARGOS剖面浮标等水下潜器是常见的海洋探测设备,因为其体积小、长时序、大范围且高自治性的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海洋信息观测以及海洋开发利用之中。浮力调节装置是这些水下潜器的主要动力部件,通过浮力调节装置调节其浮力,使其下潜和上浮,不需要外加其他动力装置,使其能耗低,续航时间长。现有的水下潜器的浮力调节装置通常包括外油囊和内油箱,内油箱采用皮囊式内油箱进行储油,在进行浮力调节时需要两级液压泵实现高压下排油工作,存在结构复杂、能耗高等缺点。如公开号为CN11066781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水下滑翔机浮力调节装置”,其通过设置左右油腔,在水下滑翔机上浮和下潜时,通过不同的油腔与活塞主体和活塞杆实现液压缸的功能,另一油腔实现油箱的功能,通过活塞主体移动方式的切换,使左右油腔的功能随之切换,实现浮力调节,其结构和控制均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浮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囊(2)、油箱和液压油路;/n所述油箱包括油箱端盖和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油箱端盖包括油箱上端盖(13)和油箱下端盖(8),所述油箱下端盖(8)固定在波纹管(7)的下端,以封闭其下端开口,所述油箱上端盖(13)可拆卸连接在波纹管(7)的上端,以封闭其上端开口;所述油箱端盖上分别设有回油口(21)、排油口(20)和排气孔(16);/n液压油路包括排油管和回油管(5),所述排油管的一端与油箱排油口(20)连接,另一端与皮囊(2)进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管(5)的一端与油箱回油口(21)连接,另一端与皮囊(2)出油口连接;所述排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囊(2)、油箱和液压油路;
所述油箱包括油箱端盖和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为上下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油箱端盖包括油箱上端盖(13)和油箱下端盖(8),所述油箱下端盖(8)固定在波纹管(7)的下端,以封闭其下端开口,所述油箱上端盖(13)可拆卸连接在波纹管(7)的上端,以封闭其上端开口;所述油箱端盖上分别设有回油口(21)、排油口(20)和排气孔(16);
液压油路包括排油管和回油管(5),所述排油管的一端与油箱排油口(20)连接,另一端与皮囊(2)进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管(5)的一端与油箱回油口(21)连接,另一端与皮囊(2)出油口连接;所述排油管上安装有齿轮泵(14)和单向阀(15),所述回油管(5)上安装有电磁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和液压油路设置在密闭空间内,所述皮囊(2)设置在密闭空间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空间包括耐压壳体(10)、耐压上端盖(3)和耐压下端盖(9),所述耐压壳体(10)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耐压上端盖(3)和耐压下端盖(9)分别封闭在耐压壳体(10)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昌尹云龙辛爱学宋庆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蔚海明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