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27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涉及船舶单点系泊工程领域。本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抑制杆和一个抑制组件,所述第一抑制杆的一端用于与船舶相连,另一端至少部分用于延伸至海平面以下,其中两根所述第一抑制杆的中间段分别用于与回转平台系统相连,抑制组件用于设于所述第一抑制杆延伸至海平面以下的一端上,所述抑制组件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以与所述第一抑制杆共同作用以抑制所述船舶的纵荡运动。本申请提供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地抑制船舶在单点系泊状态下的纵荡运动,较好解决了在单点系泊状态下船舶的纵荡运动的振荡幅度大、衰减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
本申请涉及船舶单点系泊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海洋石油开发工程、海上核电站等工程领域,常需将大型船舶停泊于海上某一特定海域,常用的工程装备有:多点系泊、单点系泊、动力定位等,其中有一种单点系泊系统被称为软刚臂单点系泊系统,该类型装置在浅海海域应用广泛。海洋环境作用于船舶,使船舶产生漂移、摇摆,但是在软刚臂、系泊腿、轴承和回转平台作用下,船舶的漂移、摇摆运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重新建立动态平衡,从而使船舶停泊在特定海域。当海上的风浪流较小或无风浪流时,船舶在海上漂移较小,称为“平衡状态”;当风浪流较大时,对船体产生作用力,船舶带动回转平台旋转,摆动至船舶纵向迎风浪流,此时风浪流作用力最小,称为“风向标效应”,同时在系泊系统约束下,船舶呈前后晃荡运动,称为“纵荡运动”。相关技术中,当不同强度、不同类型的海洋环境作用于单点系泊系统时,一般不对纵荡运动进行人为控制,而通过工程案例实际监测发现:现有单点系泊状态下的船舶均存在纵荡运动,尤其是当海上风浪流方向一致时,船舶纵荡运动幅度比较大,而且运动衰减时间比较长。船舶纵荡运动虽然减小了对单点系泊系统的冲击载荷,但是使得单点系泊系统的稳定性大大降低,缩短了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船舶的纵荡运动太剧烈,极大的增加了船舶的作业难度,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船舶在单点系泊状态下船舶的纵荡运动的振荡幅度大、衰减时间长的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其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抑制杆,所述第一抑制杆的一端用于与船舶相连,另一端至少部分用于延伸至海平面以下,其中两根所述第一抑制杆的中间段分别用于与回转平台系统相连;抑制组件,其用于设于所述第一抑制杆延伸至海平面以下的一端上,所述抑制组件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制组件包括:第二抑制杆,其两端分别与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抑制杆延伸至海平面以下的对应端相连;多个抑制设备,多个所述抑制设备沿所述第二抑制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抑制设备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抑制杆为伸缩杆。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抑制杆的伸缩长度范围不大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抑制杆之间的间距。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抑制设备,每一所述抑制设备均设于其中一对应的所述第一抑制杆延伸至海平面以下的一端端部,所述抑制设备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制组件包括多个抑制设备,多个所述抑制设备被配置为:每一所述第一抑制杆延伸至海平面以下的部分杆段上沿其长度方向均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抑制设备,所述抑制设备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抑制杆的长度取值范围为10~40m。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抑制杆分别用于与所述船舶和回转平台系统通过万向节相连。一些实施例中,设于所述第一抑制杆中间段的万向节与所述第一抑制杆用于与所述船舶相连的一端端部的距离同所述第一抑制杆的长度比的范围为1:5~4: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制设备为海流发电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其包括第一抑制杆以及设于第一抑制杆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抑制组件,其中,第一抑制杆的一端连接与船舶上,另一端延伸至海平面以下并与抑制组件相连,抑制组件主要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减小了海流对船体的冲击力,从而实现抑制并减缓船舶的纵荡运动的目的,减小纵荡运动的振荡幅度和衰减时间,另外,第一抑制杆与抑制组件构成的整体结构在海流对其发生冲击时,能同时产生一对反向力矩,从而减小第一抑制杆的转动幅度,对抑制整体的纵荡运动有一定的帮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在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在使用时的侧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抑制杆,2-抑制组件,20-第二抑制杆,21-抑制设备,3-船舶,4-回转平台,5-塔架,6-万向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单点系泊状态下船舶的纵荡运动的振荡幅度大、衰减时间长的问题。实施例1参见图1-图3所示,本纵荡运动抑制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抑制杆1和一个抑制组件2,其中,第一抑制杆1的一端用于与船舶3相连,另一端至少部分用于延伸至海平面以下,其中两根第一抑制杆1的中间段分别用于与回转平台系统相连,这里回转平台系统主要包括塔架5、设于塔架5上的回转平台4以及设于回转平台4对应侧的钢结构,也称为软刚臂,具体的,两根第一抑制杆1的中间段分别用于与软刚臂相连。抑制组件2用于设于第一抑制杆1延伸至海平面以下的一端上,抑制组件2主要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减小海流对船体本身的冲击力,从而实现抑制并减缓船舶3的纵荡运动的目的。具体的,抑制组件2主要包括第二抑制杆20和多个抑制设备21,其中,第二抑制杆20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两个第一抑制杆1延伸至海平面以下的对应端相连,多个抑制设备21则沿第二抑制杆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抑制设备21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以减小海流对船体本身的冲击力。具体的,第二抑制杆20为伸缩杆,可以通过改变长度而保证结构扭转运动时不会损坏,一般,第二抑制杆20的伸缩长度范围不大于相邻两根第一抑制杆1之间的间距。具体的,第一抑制杆1的长度取值范围为10~40m,可根据实际船舶3的情况确定其实际的长度,由于船舶在海上的运动是多自由度的,为了保证灵活性以及较好的抑制效果,这里第一抑制杆1分别用于与船舶3、回转平台系统和第二抑制杆20通过万向节6转动相连。其中,设于第一抑制杆1中间段的万向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至少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抑制杆(1),所述第一抑制杆(1)的一端用于与船舶(3)相连,另一端至少部分用于延伸至海平面以下,其中两根所述第一抑制杆(1)的中间段分别用于与回转平台系统相连;/n抑制组件(2),其用于设于所述第一抑制杆(1)延伸至海平面以下的一端上,所述抑制组件(2)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至少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抑制杆(1),所述第一抑制杆(1)的一端用于与船舶(3)相连,另一端至少部分用于延伸至海平面以下,其中两根所述第一抑制杆(1)的中间段分别用于与回转平台系统相连;
抑制组件(2),其用于设于所述第一抑制杆(1)延伸至海平面以下的一端上,所述抑制组件(2)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组件(2)包括:
第二抑制杆(20),其两端分别与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抑制杆(1)延伸至海平面以下的对应端相连;
多个抑制设备(21),多个所述抑制设备(21)沿所述第二抑制杆(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抑制设备(21)用于吸收海流的部分动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抑制杆(20)为伸缩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抑制杆(20)的伸缩长度范围不大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抑制杆(1)之间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的纵荡运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组件(2)包括至少两个抑制设备(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明陈刚朱刚余骁李慧杨勇张林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