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用中壳及其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27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车用中壳及其平衡车,其中,平衡车用中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上壳连接机构和/或下壳连接机构。其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衡车用中壳,通过上壳连接机构和/或下壳连接机构与上壳和/或下壳连接固定,从而提高上壳和下壳的机械强度。安装该中壳的平衡车,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与中壳连接固定,提高了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的结构强度,平衡车的整体机械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安全系数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车用中壳及其平衡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衡车
,尤其涉及一种平衡车用中壳及其平衡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驱动车轴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电动平衡车主要包括独轮和两轮两种类型。其中,双轮平衡车的安全系数较高,更适合代步出行。而一般的双轮平衡车采用左右两侧车体的结构,同时,左右两侧车体均包括上壳和下壳,平衡车内的部件大部分都固定在上壳或下壳上,导致有些结构的强度不够,使平衡车的使用寿命和行驶安全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用中壳,用于增加车体的机械强度,延长平衡车的使用寿命,且使平衡车行驶更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上述平衡车用中壳,整体机械强度更高,使用更完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平衡车用中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上壳连接机构和/或下壳连接机构。优选地,所述本体第一端上设置转动机构连接部,远离所述本体第一端的第二端上设置车轴安装座。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连接部包括筒状部,用于配合转动机构转动;或者,所述转动机构连接部包括转动机构连接槽;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槽内设置轴承槽或套筒槽,用于配合转动机构转动。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槽内设置灯板柱和指示灯孔。优选地,所述车轴安装座包括车轴压片固定孔和车轴安装槽;所述车轴压片固定孔包括两组,两组所述车轴压片固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轴安装槽两侧。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车轴安装座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控制板连接柱。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控制板连接柱包括两组,所述通槽位于两组所述控制板连接柱之间。优选地,所述上壳连接机构是连接孔或连接柱;所述下壳连接机构是连接孔或连接柱。优选地,所述上壳连接机构包括两组,两组所述上壳连接机构在所述本体上对称设置,和/或两组所述上壳连接机构的连线与水平线垂直;所述下壳连接机构包括两组,两组所述下壳连接机构在所述本体上对称设置,和/或两组所述下壳连接机构的连线与水平线垂直。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踏板安装孔。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触点贯穿孔,踏板的触点通过所述触点贯穿孔与设置在所述本体下侧的光电开关配合。优选地,所述触点贯穿孔中设置弹簧,使得踏板可以回弹。优选地,所述触点贯穿孔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触点贯穿孔对称设置在车轴安装座的两侧,和/或,所述触点贯穿孔设置在所述控制板连接柱侧边。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安装槽,用于安装光电开关;所述安装槽中设有第三过线孔或所述安装槽的侧边设有第三过线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平衡车,包括第一上壳、第一下壳、第二上壳、第二下壳,还包括上述平衡车用中壳,中壳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壳和所述第二下壳之间,所述第一上壳和所述第一下壳连接;对应所述上壳连接机构位置,所述第二上壳设置中壳第一连接机构,所述中壳通过所述上壳连接机构和所述中壳第一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上壳连接;和/或,对应所述下壳连接机构位置,所述第二下壳设置中壳第二连接机构,所述中壳通过所述下壳连接机构和所述中壳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下壳连接。优选地,平衡车还包括第二车轮,所述第二车轮安装在所述中壳上;和/或,还包括第一车轮,所述第一车轮安装在所述第一上壳上。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壳下侧设置第一车轴安装座;所述第一车轴安装座包括第一车轴压片固定孔和第一车轴安装槽;所述第一车轴压片固定孔包括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车轴压片固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轴安装槽两侧;所述第一上壳下侧设置第一控制板连接柱;所述第一控制板连接柱包括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控制板连接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轴安装座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二上壳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槽对应的位置设有覆盖部;所述覆盖部中设有第二指示灯孔。优选地,所述第二上壳上设有踏板第二安装孔,所述中壳上设有踏板第一安装孔,所述踏板第一安装孔和所述踏板第二安装孔对应,踏板包括活动连接固定柱,所述活动连接固定柱与所述踏板第一安装孔和所述踏板第二安装孔配合,使得踏板活动固定在所述第二上壳上。优选地,当光电开关设置在所述中壳下方时,所述第二上壳上设置触点孔,所述中壳上设有触点贯穿孔;踏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壳上时,踏板上的触点通过所述触点孔、所述触点贯穿孔与所述平衡车用中壳下方的光电开关配合;所述触点贯穿孔中设置弹簧,使得踏板可以回弹。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平衡车用中壳,通过上壳连接机构和/或下壳连接机构与上壳和/或下壳连接固定,从而提高上壳和下壳的机械强度。安装该中壳的平衡车,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与中壳连接固定,提高了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的结构强度,平衡车的整体机械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安全系数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转动上连接槽在中壳上的实施方式,显示了第二车轴安装座设置在中壳上的实施方式;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中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还显示当转动机构的第二端位于中壳和第二下壳之间时中壳的结构;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中壳上设置筒状部的实施方式;图4为图3中实施例的中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车轴安装座位于中壳上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还显示了触点贯穿孔设置在第二上壳上时中壳的结构;图6为图5中实施例的中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光电开关设置在中壳上时中壳的结构;图8为图7中实施例的中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控制板安装柱设置在中壳上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还显示了转动上连接槽和第二车轴安装座设置在第二上壳上时中壳的结构;图10为图9中实施例的中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上壳设置覆盖部的实施方式,还显示了第二踏板设置在第二上壳上的实施方式;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二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踏板与中壳直接连接时第二上壳的结构;图1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二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上壳设置覆盖部的实施方式,还显示了触点贯穿孔和第二控制板连接柱设置在第二上壳上的实施方式;图1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二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第二上壳上设置转动上连接槽和第二车轴安装座时第二上壳的结构;图1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二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光电开关设置在第二上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车用中壳,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上壳连接机构和/或下壳连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车用中壳,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上壳连接机构和/或下壳连接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第一端上设置转动机构连接部,远离所述本体第一端的第二端上设置车轴安装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部包括筒状部,用于配合转动机构转动;或者,所述转动机构连接部包括转动机构连接槽;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槽内设置轴承槽或套筒槽,用于配合转动机构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槽内设置灯板柱和指示灯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安装座包括车轴压片固定孔和车轴安装槽;所述车轴压片固定孔包括两组,两组所述车轴压片固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轴安装槽两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车轴安装座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控制板连接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控制板连接柱包括两组,所述通槽位于两组所述控制板连接柱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连接机构是连接孔或连接柱;所述下壳连接机构是连接孔或连接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连接机构包括两组,两组所述上壳连接机构在所述本体上对称设置,和/或两组所述上壳连接机构的连线与水平线垂直;所述下壳连接机构包括两组,两组所述下壳连接机构在所述本体上对称设置,和/或两组所述下壳连接机构的连线与水平线垂直。


11.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踏板安装孔。


12.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触点贯穿孔,踏板的触点通过所述触点贯穿孔与设置在所述本体下侧的光电开关配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贯穿孔中设置弹簧,使得踏板可以回弹。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衡车用中壳,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