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83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车,包括上壳、下壳和踏板,所述上壳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所述下壳包括第一下壳和第二下壳,所述踏板包括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还包括中壳;所述中壳设置在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之间;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上壳或所述中壳上,所述光电开关位于所述踏板的下方。其优点在于,将光电开关设置在踏板下方,使其更接近踏板,可以更准确地传导踏板的力。光电开关与踏板的距离更接近,踏板更容易触发光电开关,从而检测踏板上是否站人,提高了踩踏感应的精准度和敏捷型,减少了平衡车误判断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平衡车的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衡车
,尤其涉及一种平衡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通常,双轮的电动平衡车主要包括两个带有轮轴的轮毂电机、位于两个轮毂电机之间的踏板等。现有的平衡车一般采用光电开关来检测平衡车上是否站人,因此光电开关一般设置在踏板下方,通过踏板与车体的相对移动判断踏板上是否站人,这样的结构会造成安装不便,维修困难,同时容易出现光电开关未被触发的情况,导致平衡车失控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光电开关与踏板的位置更为接近,踩踏感应更精准敏捷,防止平衡车误判断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平衡车,包括上壳、下壳和踏板,所述上壳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所述下壳包括第一下壳和第二下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车,包括上壳、下壳和踏板,所述上壳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所述下壳包括第一下壳和第二下壳,所述踏板包括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壳;所述中壳设置在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之间;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上壳或所述中壳上,光电开关位于所述踏板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车,包括上壳、下壳和踏板,所述上壳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所述下壳包括第一下壳和第二下壳,所述踏板包括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壳;所述中壳设置在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之间;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上壳或所述中壳上,光电开关位于所述踏板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开关包括第一光电开关,所述第一光电开关设置在第一上壳上,位于所述第一踏板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壳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包括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上壳上设有第一活动安装孔;所述第一踏板还包括第一活动柱,所述第一活动柱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孔相适配,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孔中设置弹簧,使得第一踏板可以回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开关包括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二光电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壳上,位于所述第二踏板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壳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踏板包括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光电开关对应设置;所述中壳上设有第二活动安装孔,所述第二上壳上设有触点孔,所述触点孔与第二活动安装孔对应,所述第二踏板还包括活动连接固定柱,所述活动连接固定柱与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孔相适配,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孔中设置弹簧,使得第二踏板可以回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踏板设置在所述中壳上,并与所述中壳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上壳与所述第二踏板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踏板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中壳连接;所述光电开关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