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259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牵引杆和拉杆;所述拉杆与牵引杆之间通过导向杆相连,所述牵引杆朝向车钩尾座的一端装有涨块;在导向杆外套设有压溃管,压溃管的一端与所述拉杆的一个端面抵接,压溃管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涨块抵接的斜面环;所述导向杆靠近拉杆的端部具有支撑台,该支撑台的外周面与压溃管内壁面贴合;所述压溃管包括套设的两层或多层薄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能装置提高了压溃管的碰撞吸能量,优化吸能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属于车辆碰撞领域。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车辆耐撞性设计的要求是,车辆防撞系统在碰撞过程中按人为规定的合理顺序运行,最大可能地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旅客和司乘人员安全,降低车辆损伤。目前,轨道交通车辆防撞系统大多设计在车辆前端,主要包括车钩缓冲装置、防爬器、司机室可变性结构等,是逐级式的能量吸收过程。如中国专利CN201711487129.X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碰撞吸能系统及轨道列车,其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碰撞吸能系统,在轨道列车发生相对碰撞时,车钩缓冲装置向车体方向运动并与防爬装置共同形成了碰撞受力面,能更有效的吸收碰撞动能并提供防爬功能。鼓胀式压溃管是车钩缓冲装置的一种主要碰撞吸能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的能量吸收能力。鼓胀式压溃管主要由内顶杆、吸能薄壁结构和两者间的连接装置构成。当结构受到纵向冲击时,内顶杆挤压薄壁结构,当冲击力达到套筒临界强度时,薄壁结构发生膨胀变形,通过内顶杆与薄壁结构间的摩擦和薄壁结构的向外鼓胀变形来消耗冲击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在车钩钩头(7)上的牵引杆(1),用于连接在车钩尾座(8)上的拉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与牵引杆(1)之间通过导向杆(10)相连,所述牵引杆(1)朝向车钩尾座(8)的一端装有涨块(2);/n在导向杆(10)外套设有压溃管,压溃管的一端与所述拉杆(5)的一个端面抵接,压溃管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涨块(2)抵接的斜面环,使得涨块(2)挤压压溃管时压溃管径向鼓胀;/n所述导向杆(10)靠近拉杆(5)的端部具有支撑台(11),该支撑台(11)的外周面与压溃管内壁面贴合;/n所述压溃管包括套设的两层或多层薄壁管,各层薄壁管为碳纤维管或金属管,且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在车钩钩头(7)上的牵引杆(1),用于连接在车钩尾座(8)上的拉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与牵引杆(1)之间通过导向杆(10)相连,所述牵引杆(1)朝向车钩尾座(8)的一端装有涨块(2);
在导向杆(10)外套设有压溃管,压溃管的一端与所述拉杆(5)的一个端面抵接,压溃管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涨块(2)抵接的斜面环,使得涨块(2)挤压压溃管时压溃管径向鼓胀;
所述导向杆(10)靠近拉杆(5)的端部具有支撑台(11),该支撑台(11)的外周面与压溃管内壁面贴合;
所述压溃管包括套设的两层或多层薄壁管,各层薄壁管为碳纤维管或金属管,且相邻两层薄壁管的材质不同,所述薄壁是指管壁厚不超过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溃管有两层,其中压溃管内层(3)为金属管,压溃管外层(4)为碳纤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家鹏蒋忠城张俊刘晓波江大发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