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保护件及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24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保护件,属于压敏胶技术领域,具体是将由含有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成型为预定形状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线束保护件的成分组成,其中利用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混合制成无纺布,有效的提升了线束保护件的使用品质,以聚丙烯树脂纤维为主体降低了成本,又添加了两种改性纤维,提高了整体的强度、耐候、耐温性能;三种纤维混合编织成无纺布后,其整体的力学品质、使用稳定性等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有效的增强了对电线束的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保护件及线束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敏胶
,具体涉及一种导电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机动车、电气产品为中心发展高性能化和高功能化。为了使机动车、电气产品等各种电子设备准确地工作,机动车、电气产品等的内部配线使用多条电线。一般来说,这些多条电线以线束的方式被使用。线束中,由多条电线构成的电线束预先组装成配线所需要的形态。例如,线束通过在形成必要的分支并向其末端安装连接器等的基础上,将由带状、管状或片状等各种形状构成的线束保护件卷绕安装于电线束的外周来形成。一般来说,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短纤维制作出的无纺布例如可以用于过滤器、缓冲件、车内片材、车内顶板件等各种领域。申请号为:CN201380014679.3公开了线束保护件及线束,提供了一种即使在高温、高湿下使用,保护性能也良好的线束保护件及线束。利用将无纺布(1)成型为预定形状而得到的线束保护件(2)覆盖电线束(4)的周围,而构成线束(3),其中无纺布(1)由含有10~90质量%的聚丙烯树脂纤维、90~10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纤维的混合纤维构成。但其在实际使用中力学性能等仍存在一定短板,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保护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线束保护件,具体是将由含有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成型为预定形状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的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对应在无纺布中所占的重量分数分别为55~60%、30~35%、5~15%。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去离子水对高岭土进行冲洗一遍,然后再将其投入到煅烧炉内进行煅烧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高岭土浸入到硅烷偶联剂溶液中,30~35min后滤出备用;(3)将步骤(2)处理后的高岭土、纳米银、聚乳酸切片共同混合,先进行混炼处理,50~55min后取出得混炼料备用;(4)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内进行挤出处理,完成后再进行喷丝处理,最后再经过冷却、牵伸、切断即可。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煅烧处理时控制煅烧炉内的温度为800~850℃,处理的时长为1~1.5h。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25%;硅烷偶联剂溶液的用量是高岭土总质量的8~10倍。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高岭土、纳米银、聚乳酸切片共同混合时对应的重量比为14~18:1~3:85~90;所述的混炼处理时控制温度为100~105℃。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玄武岩、石榴石、纳米二氧化钛共同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处理,取出后得共混粉碎料备用;2)将步骤1)所得的共混粉碎料投入到窑池内进行加热熔融,然后将所得的熔体引出,再用喷吹设备对熔体进行喷吹处理,在此期间还进行辐照处理,完成后取出即可。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玄武岩、石榴石、纳米二氧化钛共同混合时对应的重量比为60~65:8~10:2~4;所述的共混粉碎料的颗粒大小为300目。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熔融时控制窑池内的温度为1400~1460℃;所述的辐照处理为He离子辐照处理,期间控制辐照的能量为500~550keV,注入量为3~5×1018cm-2。一种线束,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预定形状成型后的无纺布线束保护件覆盖电线束外周围而成。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改变了线束保护件的成分组成,其中利用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混合制成无纺布,有效的提升了线束保护件的使用品质,以聚丙烯树脂纤维为主体降低了成本,又添加了两种改性纤维,提高了整体的强度、耐候、耐温性能;三种纤维混合编织成无纺布后,其整体的力学品质、使用稳定性等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有效的增强了对电线束的防护,极具推广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线束保护件,具体是将由含有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成型为预定形状而成。所述的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对应在无纺布中所占的重量分数分别为55~60%、30~35%、5~15%。所述的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去离子水对高岭土进行冲洗一遍,然后再将其投入到煅烧炉内进行煅烧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高岭土浸入到硅烷偶联剂溶液中,30~35min后滤出备用;(3)将步骤(2)处理后的高岭土、纳米银、聚乳酸切片共同混合,先进行混炼处理,50~55min后取出得混炼料备用;(4)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内进行挤出处理,完成后再进行喷丝处理,最后再经过冷却、牵伸、切断即可。步骤(1)中所述的煅烧处理时控制煅烧炉内的温度为800~850℃,处理的时长为1~1.5h。步骤(2)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25%;硅烷偶联剂溶液的用量是高岭土总质量的8~10倍。步骤(3)中所述的高岭土、纳米银、聚乳酸切片共同混合时对应的重量比为14~18:1~3:85~90;所述的混炼处理时控制温度为100~105℃。所述的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玄武岩、石榴石、纳米二氧化钛共同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处理,取出后得共混粉碎料备用;2)将步骤1)所得的共混粉碎料投入到窑池内进行加热熔融,然后将所得的熔体引出,再用喷吹设备对熔体进行喷吹处理,在此期间还进行辐照处理,完成后取出即可。步骤1)中所述的玄武岩、石榴石、纳米二氧化钛共同混合时对应的重量比为60~65:8~10:2~4;所述的共混粉碎料的颗粒大小为300目。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熔融时控制窑池内的温度为1400~1460℃;所述的辐照处理为He离子辐照处理,期间控制辐照的能量为500~550keV,注入量为3~5×1018cm-2。一种线束,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预定形状成型后的无纺布线束保护件覆盖电线束外周围而成。实施例1一种线束保护件,具体是将由含有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成型为预定形状而成。所述的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对应在无纺布中所占的重量分数分别为55%、30%、15%。所述的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去离子水对高岭土进行冲洗一遍,然后再将其投入到煅烧炉内进行煅烧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高岭土浸入到硅烷偶联剂溶液中,30min后滤出备用;(3)将步骤(2)处理后的高岭土、纳米银、聚乳酸切片共同混合,先进行混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保护件,其特征在于,具体是将由含有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成型为预定形状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保护件,其特征在于,具体是将由含有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的混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成型为预定形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树脂纤维、改性聚乳酸纤维、改性玄武岩纤维对应在无纺布中所占的重量分数分别为55~60%、30~35%、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去离子水对高岭土进行冲洗一遍,然后再将其投入到煅烧炉内进行煅烧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
(2)将步骤(1)处理后的高岭土浸入到硅烷偶联剂溶液中,30~35min后滤出备用;
(3)将步骤(2)处理后的高岭土、纳米银、聚乳酸切片共同混合,先进行混炼处理,50~55min后取出得混炼料备用;
(4)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内进行挤出处理,完成后再进行喷丝处理,最后再经过冷却、牵伸、切断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煅烧处理时控制煅烧炉内的温度为800~850℃,处理的时长为1~1.5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25%;硅烷偶联剂溶液的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