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体容器滚转固定角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19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罐体容器滚转固定角度的方法,首先通过前后两组卡箍将罐体两端固定锁紧,然后将罐体吊放到平面框架表面的前托座和后托座上,使得前后卡箍分别压在前后托座弧形表面的支撑滚轮上,最后用两块呈90°夹角的连接固定板将卡箍与对应的托座固定起来从而将罐体锁紧,需要滚转罐体时拆掉连接固定板上靠近卡箍一侧的螺栓,转动滚转手柄带动罐体在支撑滚轮上转动90°,最后再装上螺栓锁紧;罐体滚转方式为先顺时针滚转4次再逆时针滚转4次,之后重复前述滚转操作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罐体不必搭载在车体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平板拖车、大型储运箱组合使用,更加灵活,能适应各种运输、储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罐体容器滚转固定角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及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罐体容器滚转固定角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货运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液体、粉体、液固混合物产品需要通过罐体容器进行运输或者存储,例如涂料、燃料(乙醇汽油)、化学试剂等。这些流体产品大多为混合物因而长期稳定性不足,在运输或存放过程中如果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态很容易出现沉淀、分层等现象,使得商品的质量发生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既要保证产品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输和储存,又要定期将容器中的产品缓慢滚转特定角度,这对相关运输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商品砼运输车(水泥罐车)虽然能够实现罐内产品的滚转,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转动速度过快、转动角度难以精确控制;二是电动机、电线等附属设备离罐体很近,对于某些易燃易爆产品而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三是罐体与车体固定在一起不可分离,设备成本较高,利用率、效率较低。检索还发现,类似的运输装置还包括中国专利CN208645687U、CN210191296U、CN204641516U等,这些设备依然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罐体容器滚转支撑架车设备及对应的滚转操作方法,最终方便、快捷、安全的实现了罐体及其内部产品滚转固定角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罐体容器滚转固定角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前卡箍5和后卡箍6分别固定在罐体1的两端并锁紧,将起吊轴12固定到罐体上并锁紧,将吊绳固定到起吊轴12上;(b)通过吊绳将罐体1吊放到平面框架2的前托座3和后托座4上,使得前后卡箍分别压在前后托座弧形表面的支撑滚轮7上,拆掉起吊轴和吊绳;(c)用两块呈一定夹角(指固定连接板与同平面内罐体圆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具体角度为90°)的连接固定板8将卡箍与对应的托座固定起来,从而将罐体锁紧;(d)需要滚转罐体时,拆掉连接固定板8靠近卡箍一侧的螺栓,将滚转手柄安装到卡箍上,转动滚转手柄带动罐体1在支撑滚轮7上转动特定角度(如90°),使卡箍上的螺孔与连接固定板上的螺孔对齐,装上螺栓锁紧罐体,同时卸下滚转手柄即可。进一步的,步骤(d)中罐体的滚转方式具体如下:第一步沿一个方向先后将罐体滚转4次,每次滚转90°;第二步沿反方向先后将罐体滚转4次,每次滚转90°;第三步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在生产实践中,罐体内的产品面临间隔一段时间滚转一次(90°)的要求,首先沿一个方向(如顺时针)滚转4次后正好完成360°滚转。由于旋转作用罐体在前后方向上会有一个位移,如果一直朝着一个方向滚转,这个位移不断叠加会越来越大最终偏离正确支撑位置,因此罐体在滚转360°后又重新反方向(逆时针)滚转4次回到最初位置,通过正反翻转抵消或者消除了罐体轴向位移,保证了支撑位置不变。进一步的,前卡箍5和后卡箍6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4个螺孔。这4个螺孔保证了罐体每次滚转角度只能为90°,才能可靠的锁紧在托座上。进一步的,在平面框架2表面至少设置有一个工具箱10,拆卸下来的吊绳、起吊轴等零部件可以存放在工具箱10中。进一步的,前托座3和后托座4的弧形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3组支撑滚轮7。进一步的,所述前卡箍5和后卡箍6均包括上卡箍、下卡箍和紧固螺栓。进一步的,前卡箍5、后卡箍6与罐体1固定之前,还需要预先在卡箍内表面粘接上防滑块11(齿形橡胶板)。防滑块能够增大摩擦力防止罐体打滑,还能够保护罐体支撑部位防止其受力变形。进一步的,在平面框架2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牵引钩,在平面框架2的左右两侧底部均设置有单轮缘车轮组9;所述牵引钩与牵引绳相连,所述单轮缘车轮组9卡接在轨道上,拉动牵引绳就能带动平面框架2及罐体沿轨道滑动。这种设计有利于罐体的转运和转移,便于装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卡箍上均匀分布的4个螺孔及连接固定板的配合,实现了罐体滚转特定角度的目的;(2)罐体按照正转4次再反转4次或者反转4次再正转4次的特殊方式进行滚转,能够抵消旋转导致的罐体位移,保证了支撑部位相对固定以及支撑的可靠性;(3)罐体不必搭载在车体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平板拖车、大型储运箱组合使用,更加灵活、效率更高;(4)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整套设备主视图;图2为整套设备A-A向剖视图;图3为整套设备B-B向剖视图;图4为整套设备C-C向剖视图;图5为整套设备右侧视图。其中罐体1、平面框架2、前托座3、后托座4、前卡箍5、后卡箍6、支撑滚轮7、连接固定板8、单轮缘车轮组9、工具箱10、防滑块11、起吊轴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的一种罐体容器滚转支撑架车,主体为罐体1、平面框架2、前托座3和后托座4。平面框架2采用100×50×4mm矩形钢管焊接而成,外形上类似于一个平板基座。在平面框架2的前端设有定位座,后端设有固定座,在平面框架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牵引钩。此外,在平面框架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五组单轮缘车轮组9,便于整个罐体在钢丝绳的牵引下沿轨道滑进滑出。前托座3、后托座4采用钢铁铸造而成,托座宽度为200mm左右,两者间隔一定距离平行焊接在平面框架2上表面。在前、后托座的弧形表面上均匀设置有4组支撑滚轮7,用于实现罐体的滚转。罐体并非直接放在前后托座的圆弧上,而是借助前后卡箍实现滚转和固定。前卡箍5和后卡箍6均由上卡箍和下卡箍拼接而成,在卡箍内表面还粘接有厚度为15mm左右的防滑块11(齿形橡胶板成品)。罐体1的两端分别被前卡箍5和后卡箍6固定住,并且被防滑块限制住不能滑动,然后通过起吊轴12将罐体吊放在平面框架2上,使得前后卡箍分别与前后托座的弧面接触,用螺钉将两块呈90°夹角的连接固定板8两端分别与卡箍和托座固定起来(前后两组共计4块连接固定板)。需要转动罐体时,松开连接固定板8靠近卡箍一端的螺栓,握住卡箍上的手柄施加滚转力矩,罐体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90°后停止,将螺栓插入连接固定板8并拧紧,再次将罐体与托座锁紧。利用上述设备将罐体滚转固定角度的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首先在前后卡箍的上卡箍和下卡箍内表面粘接若干块防滑块11,然后分别将两组上下卡箍套在罐体1的预设位置处,接着用螺栓将上下卡箍固定住。将四套起吊轴12分别固定在罐体1前后两侧,将钢丝吊绳系在起吊轴上。第二步:将吊绳固定在起重设备上,通过吊绳将罐体1吊放到平面框架2的前托座3和后托座4上,确保前后卡箍与前后托座弧形表面的支撑滚轮7接触并压紧,拆掉起吊轴和吊绳。将两块连接固定板8呈90°夹角固定到托座上(前后托座都安装),将滚转手柄安装到前后卡箍表面的螺孔中,转动滚转手柄带动罐体1在支撑滚轮7上滚动,使前后卡箍上的螺孔与前后两组连接固定板8端部的螺孔对齐,用螺栓将卡箍与对应的托座锁紧完成罐体的固定,拆掉滚转手柄。至此完成了罐体的安装和锁紧,整个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体容器滚转固定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前卡箍和后卡箍分别固定在罐体的两端并锁紧,将起吊轴固定到罐体上并锁紧,将吊绳固定到起吊轴上;(b)通过吊绳将罐体吊放到平面框架表面的前托座和后托座上,使得前后卡箍分别压在前后托座弧形表面的支撑滚轮上,拆掉起吊轴和吊绳;(c)用两块呈一定夹角的连接固定板将卡箍与对应的托座固定起来,从而将罐体锁紧;(d)滚转罐体时拆掉连接固定板上靠近卡箍一侧的螺栓,将滚转手柄安装到卡箍上,转动滚转手柄带动罐体在支撑滚轮上转动预定角度,使卡箍上的螺孔与连接固定板上的螺孔对齐,装上螺栓锁紧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体容器滚转固定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前卡箍和后卡箍分别固定在罐体的两端并锁紧,将起吊轴固定到罐体上并锁紧,将吊绳固定到起吊轴上;(b)通过吊绳将罐体吊放到平面框架表面的前托座和后托座上,使得前后卡箍分别压在前后托座弧形表面的支撑滚轮上,拆掉起吊轴和吊绳;(c)用两块呈一定夹角的连接固定板将卡箍与对应的托座固定起来,从而将罐体锁紧;(d)滚转罐体时拆掉连接固定板上靠近卡箍一侧的螺栓,将滚转手柄安装到卡箍上,转动滚转手柄带动罐体在支撑滚轮上转动预定角度,使卡箍上的螺孔与连接固定板上的螺孔对齐,装上螺栓锁紧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罐体的滚转方式具体如下:第一步沿某一个方向先后将罐体滚转4次,每次滚转90°;第二步沿反方向先后将罐体滚转4次,每次滚转90°;第三步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天友王晓维熬春阳谭志波谢兵何金龙晏千杜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长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