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平台及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135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作平台及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包括准备工作、操作平台统一下料、制作操作平台的操作面、调节待焊接的支吊架的焊接操作位置并制成支吊架:调节第一对圆钢、第二对圆钢、第三对圆钢和第四对圆钢,使待焊接的支吊架的第一立架固定在第一对圆钢之间以及第三对圆钢之间,使待焊接的支吊架的第二立架固定在第二对圆钢之间以及第四对圆钢之间,将待焊接的支吊架的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放置在上平面框架的操作面上,并分别位于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之间。该操作平台及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联合支吊架焊接时边形严重、加工效率低、材料浪费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操作平台及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支吊架焊接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平台及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物的功能不断增加,建筑内的管线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为了节省建筑空间,许多建筑内都出现了联合支吊架的踪影,但因联合支吊架的尺寸比较大,工人在焊接操作时会因焊接场地的不平整或是钢材的自重导及焊接时钢材的热变形导致钢材弯曲,致使焊接出来的支吊架尚未安装,就已严重变形。对于轻微变形的支吊架在安装过程中可以稍微调整而安装,但却增加了安装难度,减缓了施工进度,而对于变形较为严重的支吊架只有重新焊接,不仅使制作效率下降,同样也浪费了大量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操作平台及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该操作平台及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联合支吊架焊接时边形严重、加工效率低、材料浪费大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其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包括步骤:/na、操作平台统一下料:/n在钢板上焊接操作平台的上平面框架和下平面框架,确保焊接过程中的平整,然后通过竖向槽钢将上平面框架和下平面框架拼焊成一个长方体,确保竖向槽钢的垂直度;/nb、制作操作平台的操作面:/n在上平面框架的上面焊接横梁和纵梁形成操作面,所述纵梁中包括两对平行间隔的滑轨梁,每一对滑轨梁之间为从所述滑轨梁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移动间隙,第一对滑轨梁的移动间隙之间设置第一对圆钢和第二对圆钢,第二对滑轨梁的移动间隙之间设置第三对圆钢和第四对圆钢,所述第一对圆钢、第二对圆钢、第三对圆钢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包括步骤:
a、操作平台统一下料:
在钢板上焊接操作平台的上平面框架和下平面框架,确保焊接过程中的平整,然后通过竖向槽钢将上平面框架和下平面框架拼焊成一个长方体,确保竖向槽钢的垂直度;
b、制作操作平台的操作面:
在上平面框架的上面焊接横梁和纵梁形成操作面,所述纵梁中包括两对平行间隔的滑轨梁,每一对滑轨梁之间为从所述滑轨梁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移动间隙,第一对滑轨梁的移动间隙之间设置第一对圆钢和第二对圆钢,第二对滑轨梁的移动间隙之间设置第三对圆钢和第四对圆钢,所述第一对圆钢、第二对圆钢、第三对圆钢和第四对圆钢各自能够在对应的移动间隙中移动,且各自通过位于上平面框架的上方和下方的螺母可拆卸地固定于对应的滑轨梁;
c、调节待焊接的支吊架的焊接操作位置并制成支吊架:
调节第一对圆钢、第二对圆钢、第三对圆钢和第四对圆钢,使待焊接的支吊架的第一立架固定在第一对圆钢之间以及第三对圆钢之间,使待焊接的支吊架的第二立架固定在第二对圆钢之间以及第四对圆钢之间,将待焊接的支吊架的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放置在上平面框架的操作面上,并分别位于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之间,使支吊架的各钢材位置得到相对固定,使第一横架、第二横架、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焊接,制成标准支吊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步骤a之前的准备工作步骤,所述准备工作步骤包括技术准备、场地准备、劳动力准备、材料准备和设备准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操作平台焊接支吊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王礼杰李湖辉张琛李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