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缓降器,包括左端板组件、绞轮组件、阻尼器、钢索组件、第一连接杆、推力销、安全带、右端板组件、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钢索导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推力销和环形封闭推力槽的组合作用,把绞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阻尼器往返运动,产生的阻尼力及摩擦力矩平衡人体重力,吸收和消耗逃生人员高空下降时重力势能,实现逃生人员匀速下降,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同时,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钢索实现缓降,极大程度避免火焰和高温对逃生安全产生的影响,充分保护逃生人员的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无源技术,体积小巧,性能可靠,逃生操作简单,在钢索导出体上还增设有手动制动手柄,进一步增加了高空逃生的安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缓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空缓降器,属于机械、液压和阻尼缓冲、抗震救灾等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和地震等灾难时,人员逃生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缓降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空缓降器,包括左端板组件、绞轮组件、阻尼器、钢索组件、第一连接杆、推力销、安全带、右端板组件、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钢索导出体;所述左端板组件包括左端板和左卡爪盘,所述左卡爪盘的右部设置有若干个左卡爪盘卡爪,所述左卡爪盘的左部和左端板焊接成一体,形成左端板组件;所述绞轮组件包括绞轮筒、绞轮左侧板和绞轮右侧板,所述绞轮筒的左部上侧加工有推力销安装孔,所述绞轮左侧板套装在绞轮筒的左端部,并焊接成一体,所述绞轮右侧板套装在绞轮筒的右端部,并焊接成一体,绞轮筒、绞轮左侧板和绞轮右侧板形成绞轮组件;所述阻尼器包括阻尼器缸筒、螺堵、阻尼器左端盖、阻尼器活塞、阻尼器左活塞杆、阻尼器右活塞杆、阻尼器右端盖,所述阻尼器缸筒的左部下方加工有阻尼器加油孔,所述螺堵安装在阻尼器加油孔内,并形成可靠密封,所述阻尼器缸筒外圆周表面的中部加工有环形封闭推力槽,所述阻尼器左端盖的左部内侧加工有若干个阻尼器左端盖卡爪槽,所述阻尼器左活塞杆、阻尼器右活塞杆和阻尼器活塞加工成一体,所述阻尼器左活塞杆的左端加工有左活塞杆螺纹,所述阻尼器右活塞杆的右端加工有右活塞杆螺纹,所述阻尼器右端盖的右部内侧加工有若干个阻尼器右端盖卡爪槽,所述阻尼器活塞连同阻尼器左活塞杆和阻尼器右活塞杆安装进入阻尼器缸筒,所述阻尼器活塞外周柱面和阻尼器缸筒内孔表面之间形成环形阻尼流道,所述阻尼器左端盖套装在阻尼器左活塞杆上,并与阻尼器缸筒的左部形成可靠连接,所述阻尼器左端盖和阻尼器左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防尘装置、密封装置和导向装置,形成可靠防尘、密封和导向,所述阻尼器左端盖和阻尼器缸筒的左部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形成可靠密封,所述阻尼器右端盖套装在阻尼器右活塞杆上,并与阻尼器缸筒的右部形成可靠连接,所述阻尼器右端盖和阻尼器右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防尘装置、密封装置和导向装置,形成可靠防尘、密封和导向,所述阻尼器右端盖和阻尼器缸筒的右部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形成可靠密封,所述阻尼器活塞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阻尼器左工作腔A和阻尼器右工作腔B,阻尼器左工作腔A和阻尼器右工作腔B内及相关流道内充满工作油液;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加工有螺纹;所述安全带的一端包覆在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并形成可靠连接,所述安全带的另一端和人体安全背带形成可靠连接;所述右端板组件包括右端板和右卡爪盘,所述右卡爪盘的左部设置有若干个右卡爪盘卡爪,所述右卡爪盘的右部和右端板焊接成一体,形成左端板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加工有螺纹;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加工有螺纹;所述钢索导出体左、右两侧分别内外加工有钢索导出体第一导向孔和钢索导出体第二导向孔,所述钢索导出体中部上下加工有钢索导出孔;所述绞轮组件套装在阻尼器的外壁圆柱上,所述绞轮组件能够形成相对于阻尼器的周向旋转运动和轴向移动,所述推力销镶嵌进入推力销安装孔,并与绞轮筒形成可靠连接,所述推力销的下部插入环形封闭推力槽内,所述推力销的下部在环形封闭推力槽内能够形成完整的滑动,所述钢索组件包括挂钩和钢索,所述钢索的起始端可靠固定在绞轮筒上,中部有序缠绕在绞轮筒上,所述钢索导出体通过钢索导出体第一导向孔和钢索导出体第二导向孔套装在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钢索导出体与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能够形成轴向移动,所述左端板组件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的左端、阻尼器左活塞杆的左端、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和第三连接杆的左端形成可靠连接,并且,所述左卡爪盘卡爪插入阻尼器左端盖卡爪槽内,左卡爪盘卡爪和阻尼器左端盖卡爪槽之间能够形成相对轴向移动,所述右端板组件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的右端、阻尼器右活塞杆的右端、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和第三连接杆的右端形成可靠连接,并且,所述右卡爪盘卡爪插入阻尼器右端盖卡爪槽内,右卡爪盘卡爪和阻尼器右端盖卡爪槽之间能够形成相对轴向移动,所述钢索的末端穿过钢索导出孔后与挂钩形成可靠连接。作为优选方案,上述钢索导出体的下部外侧左右还加工有手动制动手柄安装槽,所述钢索导出体的下部左侧由下向上加工有手动制动手柄定位销孔,所述手动制动手柄安装槽内安装有手动制动手柄,所述手动制动手柄定位销贯穿手动制动手柄,紧密可靠安装在手动制动手柄定位销孔,所述手动制动手柄可以回绕手动制动手柄定位销转动,操作手动制动手柄,能够压紧钢索,减缓钢索下降速度,进一步提高保护逃生人员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方案,上述阻尼器活塞外周柱面和阻尼器缸筒内孔表面之间形成的环形阻尼流道,能够通过在阻尼器活塞外周柱面加工轴向贯通的螺旋通槽或者轴向贯通的直通槽实现替代,也能够通过在阻尼器活塞内部加工轴向通孔的方式来实现替代,或者通过在阻尼器活塞内部加工轴向通孔,并在其中安装阻尼元件实现替代。作为优选方案,上述高空缓降器能够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推力销和环形封闭推力槽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通过推力销和环形封闭推力槽的组合作用,把绞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阻尼器往返运动,产生的阻尼力及摩擦力矩平衡人体重力,吸收和消耗逃生人员高空下降时重力势能,实现逃生人员匀速下降,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在钢索导出体上还增设有手动制动手柄,进一步增加了高空逃生的安全性,同时,专利技术中采用钢索实现缓降,极大程度避免火焰和高温对逃生安全产生的影响,充分保护逃生人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空缓降器,是一种无源技术,体积小巧,性能可靠,逃生操作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图2中钢索导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钢索导出体与连接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面剖视图;图7是图6中钢索导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钢索导出体与其余部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A-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高空缓降器,包括左端板组件1、绞轮组件2、阻尼器3、钢索组件4、第一连接杆5、推力销6、安全带7、右端板组件8、第二连接杆9、第三连接杆10和钢索导出体11;所述左端板组件1包括左端板1-1和左卡爪盘1-2,所述左卡爪盘1-2的右部设置有若干个左卡爪盘卡爪1-3,所述左卡爪盘1-2的左部和左端板1-1焊接成一体,形成左端板组件1;所述绞轮组件2包括绞轮筒2-1、绞轮左侧板2-2和绞轮右侧板2-3,所述绞轮筒2-1的左部上侧加工有推力销安装孔2-4,所述绞轮左侧板2-2套装在绞轮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缓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板组件(1)、绞轮组件(2)、阻尼器(3)、钢索组件(4)、第一连接杆(5)、推力销(6)、安全带(7)、右端板组件(8)、第二连接杆(9)、第三连接杆(10)和钢索导出体(11);/n所述左端板组件(1)包括左端板(1-1)和左卡爪盘(1-2),所述左卡爪盘(1-2)的右部设置有若干个左卡爪盘卡爪(1-3),所述左卡爪盘(1-2)的左部和左端板(1-1)焊接成一体,形成左端板组件(1);/n所述绞轮组件(2)包括绞轮筒(2-1)、绞轮左侧板(2-2)和绞轮右侧板(2-3),所述绞轮筒(2-1)的左部上侧加工有推力销安装孔(2-4),所述绞轮左侧板(2-2)套装在绞轮筒(2-1)的左端部,并焊接成一体,所述绞轮右侧板(2-3)套装在绞轮筒(2-1)的右端部,并焊接成一体,绞轮筒(2-1)、绞轮左侧板(2-2)和绞轮右侧板(2-3)形成绞轮组件(2);/n所述阻尼器(3)包括阻尼器缸筒(3-1)、螺堵(3-3)、阻尼器左端盖(3-5)、阻尼器活塞(3-7)、阻尼器左活塞杆(3-8)、阻尼器右活塞杆(3-9)、阻尼器右端盖(3-11),所述阻尼器缸筒(3-1)的左部下方加工有阻尼器加油孔(3-2),所述螺堵(3-3)安装在阻尼器加油孔(3-2)内,并形成可靠密封,所述阻尼器缸筒(3-1)外圆周表面的中部加工有环形封闭推力槽(3-4),所述阻尼器左端盖(3-5)的左部内侧加工有若干个阻尼器左端盖卡爪槽(3-6),所述阻尼器左活塞杆(3-8)、阻尼器右活塞杆(3-9)和阻尼器活塞(3-7)加工成一体,所述阻尼器左活塞杆(3-8)的左端加工有左活塞杆螺纹,所述阻尼器右活塞杆(3-9)的右端加工有右活塞杆螺纹,所述阻尼器右端盖(3-11)的右部内侧加工有若干个阻尼器右端盖卡爪槽(3-12),所述阻尼器活塞(3-7)连同阻尼器左活塞杆(3-8)和阻尼器右活塞杆(3-9)安装进入阻尼器缸筒(3-1),所述阻尼器活塞(3-7)外周柱面和阻尼器缸筒(3-1)内孔表面之间形成环形阻尼流道(3-10),所述阻尼器左端盖(3-5)套装在阻尼器左活塞杆(3-8)上,并与阻尼器缸筒(3-1)的左部形成可靠连接,所述阻尼器左端盖(3-5)和阻尼器左活塞杆(3-8)之间设置有防尘装置、密封装置和导向装置,形成可靠防尘、密封和导向,所述阻尼器左端盖(3-5)和阻尼器缸筒(3-1)的左部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形成可靠密封,所述阻尼器右端盖(3-11)套装在阻尼器右活塞杆(3-9)上,并与阻尼器缸筒(3-1)的右部形成可靠连接,所述阻尼器右端盖(3-11)和阻尼器右活塞杆(3-9)之间设置有防尘装置、密封装置和导向装置,形成可靠防尘、密封和导向,所述阻尼器右端盖(3-11)和阻尼器缸筒(3-1)的右部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形成可靠密封,所述阻尼器活塞(3-7)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阻尼器左工作腔A和阻尼器右工作腔B,阻尼器左工作腔A和阻尼器右工作腔B内及相关流道内充满工作油液;/n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加工有螺纹;/n所述安全带(7)的一端包覆在第一连接杆(5)的中部,并形成可靠连接,所述安全带(7)的另一端和人体安全背带形成可靠连接;/n所述右端板组件(8)包括右端板(8-1)和右卡爪盘(8-2),所述右卡爪盘(8-2)的左部设置有若干个右卡爪盘卡爪(8-3),所述右卡爪盘(8-2)的右部和右端板(8-1)焊接成一体,形成左端板组件(8);/n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两端分别加工有螺纹;/n所述第三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加工有螺纹;/n所述钢索导出体(11)左、右两侧分别内外加工有钢索导出体第一导向孔(11-1)和钢索导出体第二导向孔(11-2),所述钢索导出体(11)中部上下加工有钢索导出孔(11-3);/n所述绞轮组件(2)套装在阻尼器(3)的外壁圆柱上,所述绞轮组件(2)能够形成相对于阻尼器(3)的周向旋转运动和轴向移动,所述推力销(6)镶嵌进入推力销安装孔(2-4),并与绞轮筒(2-1)形成可靠连接,所述推力销(6)的下部插入环形封闭推力槽(3-4)内,所述推力销(6)的下部在环形封闭推力槽(3-4)内能够形成完整的滑动,所述钢索组件(4)包括挂钩(4-1)和钢索(4-2),所述钢索(4-2)的起始端可靠固定在绞轮筒(2-1)上,中部有序缠绕在绞轮筒(2-1)上,所述钢索导出体(11)通过钢索导出体第一导向孔(11-1)和钢索导出体第二导向孔(11-2)套装在第二连接杆(9)和第三连接杆(10),钢索导出体(11)与第二连接杆(9)和第三连接杆(10)之间能够形成轴向移动,所述左端板组件(1)分别与第一连接杆(5)的左端、阻尼器左活塞杆(3-8)的左端、第二连接杆(9)的左端和第三连接杆(10)的左端形成可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缓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板组件(1)、绞轮组件(2)、阻尼器(3)、钢索组件(4)、第一连接杆(5)、推力销(6)、安全带(7)、右端板组件(8)、第二连接杆(9)、第三连接杆(10)和钢索导出体(11);
所述左端板组件(1)包括左端板(1-1)和左卡爪盘(1-2),所述左卡爪盘(1-2)的右部设置有若干个左卡爪盘卡爪(1-3),所述左卡爪盘(1-2)的左部和左端板(1-1)焊接成一体,形成左端板组件(1);
所述绞轮组件(2)包括绞轮筒(2-1)、绞轮左侧板(2-2)和绞轮右侧板(2-3),所述绞轮筒(2-1)的左部上侧加工有推力销安装孔(2-4),所述绞轮左侧板(2-2)套装在绞轮筒(2-1)的左端部,并焊接成一体,所述绞轮右侧板(2-3)套装在绞轮筒(2-1)的右端部,并焊接成一体,绞轮筒(2-1)、绞轮左侧板(2-2)和绞轮右侧板(2-3)形成绞轮组件(2);
所述阻尼器(3)包括阻尼器缸筒(3-1)、螺堵(3-3)、阻尼器左端盖(3-5)、阻尼器活塞(3-7)、阻尼器左活塞杆(3-8)、阻尼器右活塞杆(3-9)、阻尼器右端盖(3-11),所述阻尼器缸筒(3-1)的左部下方加工有阻尼器加油孔(3-2),所述螺堵(3-3)安装在阻尼器加油孔(3-2)内,并形成可靠密封,所述阻尼器缸筒(3-1)外圆周表面的中部加工有环形封闭推力槽(3-4),所述阻尼器左端盖(3-5)的左部内侧加工有若干个阻尼器左端盖卡爪槽(3-6),所述阻尼器左活塞杆(3-8)、阻尼器右活塞杆(3-9)和阻尼器活塞(3-7)加工成一体,所述阻尼器左活塞杆(3-8)的左端加工有左活塞杆螺纹,所述阻尼器右活塞杆(3-9)的右端加工有右活塞杆螺纹,所述阻尼器右端盖(3-11)的右部内侧加工有若干个阻尼器右端盖卡爪槽(3-12),所述阻尼器活塞(3-7)连同阻尼器左活塞杆(3-8)和阻尼器右活塞杆(3-9)安装进入阻尼器缸筒(3-1),所述阻尼器活塞(3-7)外周柱面和阻尼器缸筒(3-1)内孔表面之间形成环形阻尼流道(3-10),所述阻尼器左端盖(3-5)套装在阻尼器左活塞杆(3-8)上,并与阻尼器缸筒(3-1)的左部形成可靠连接,所述阻尼器左端盖(3-5)和阻尼器左活塞杆(3-8)之间设置有防尘装置、密封装置和导向装置,形成可靠防尘、密封和导向,所述阻尼器左端盖(3-5)和阻尼器缸筒(3-1)的左部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形成可靠密封,所述阻尼器右端盖(3-11)套装在阻尼器右活塞杆(3-9)上,并与阻尼器缸筒(3-1)的右部形成可靠连接,所述阻尼器右端盖(3-11)和阻尼器右活塞杆(3-9)之间设置有防尘装置、密封装置和导向装置,形成可靠防尘、密封和导向,所述阻尼器右端盖(3-11)和阻尼器缸筒(3-1)的右部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形成可靠密封,所述阻尼器活塞(3-7)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阻尼器左工作腔A和阻尼器右工作腔B,阻尼器左工作腔A和阻尼器右工作腔B内及相关流道内充满工作油液;
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加工有螺纹;
所述安全带(7)的一端包覆在第一连接杆(5)的中部,并形成可靠连接,所述安全带(7)的另一端和人体安全背带形成可靠连接;
所述右端板组件(8)包括右端板(8-1)和右卡爪盘(8-2),所述右卡爪盘(8-2)的左部设置有若干个右卡爪盘卡爪(8-3),所述右卡爪盘(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子凡,陆敏,
申请(专利权)人:钱子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