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008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包括基座、针芯驱动装置、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针鞘转换装置,针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针芯的进给和退出运动,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用于在术中转换粒子仓,并驱动其本身前进和后退,进而带动针鞘的进给和退出运动,针鞘转换装置用于在术中转换针鞘,该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可以携带多根针鞘和多个粒子仓,并可在术中自动进行针鞘和粒子仓的转换,减少了传统手术中手动更换针鞘和粒子仓的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医生负担,避免医生因疲劳而产生的失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放射性粒子植入疗法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的一种,它是通过在肿瘤内植入放射性粒子,从而使肿瘤死亡的技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其临床应用拥有广阔的前景。在粒子植入手术中,肿瘤存在多个部位需要进行植入粒子,而每次植入粒子均需要一根针鞘,这也就意味着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多次更换针鞘,而且现在粒子植入手术中所用的粒子仓多为10颗/仓,而一次手术所需要的粒子数为80颗左右,甚至更多,这也就意味着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准备多个弹匣进行更换,而现有的粒子植入装置均无法做到自动更换针鞘和粒子仓,因此需要医生在术中手动更换,延长了手术时间,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手术的快速进行。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设计一款可搭载多根针鞘和多个粒子仓,并可在术中自动更换的粒子植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包括基座(1)、针芯驱动装置(2)、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针鞘转换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芯驱动装置(2)和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与基座(1)滑动连接,针芯驱动装置(2)和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可沿基座(1)轴向进行直线运动,针芯驱动装置(2)和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位于基座(1)的上侧,且针芯驱动装置(2)位于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的后方,针鞘转换装置(4)与基座(1)活动连接,针鞘转换装置(4)可绕自身轴线作相对于基座(1)的旋转运动,针鞘转换装置(4)位于基座(1)内部的前侧,且位于针芯驱动装置(2)、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包括基座(1)、针芯驱动装置(2)、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针鞘转换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芯驱动装置(2)和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与基座(1)滑动连接,针芯驱动装置(2)和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可沿基座(1)轴向进行直线运动,针芯驱动装置(2)和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位于基座(1)的上侧,且针芯驱动装置(2)位于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的后方,针鞘转换装置(4)与基座(1)活动连接,针鞘转换装置(4)可绕自身轴线作相对于基座(1)的旋转运动,针鞘转换装置(4)位于基座(1)内部的前侧,且位于针芯驱动装置(2)、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包括后挡板(1-1)、底座(1-2)、前挡板(1-3)、定位弹簧球一(1-4),底座(1-2)横截面为“凹”字形,具体包括旋转座(1-2-1)、支撑孔(1-2-2)、齿条(1-2-3)、燕尾形导轨(1-2-4),旋转座(1-2-1)为上端开口的圆柱“U”形槽,开口大小小于旋转座(1-2-1)的内径,旋转座(1-2-1)由底座(1-2)的前端面向后延伸,且旋转座(1-2-1)的后端面为实心面,支撑孔(1-2-2)位于旋转座(1-2-1)的右侧,齿条(1-2-3)左右对称于底座(1-2)上侧,燕尾形导轨(1-2-4)位于齿条(1-2-3)的外侧,后挡板(1-1)与底座(1-2)后端面固定连接,前挡板(1-3)包括旋转支撑孔(1-3-1),前挡板(1-3)与底座(1-2)前端面固定连接,且保证旋转支撑孔(1-3-1)与旋转座(1-2-1)处于同一轴线位置,定位弹簧球(1-4)由前向后旋紧于前挡板(1-3)中,且定位弹簧球一(1-4)与旋转支撑孔(1-3-1)处于同一水平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芯驱动装置(2)包括滑动座一(2-1)、步进电机一(2-2)、电机支架一(2-3)、齿轮一(2-4)、针芯(2-5),滑动座一(2-1)为内部中空且上侧开口的长方体,具体包括燕尾槽一(2-1-1),燕尾槽(2-1-1)左右对称于滑动座一(2-1)的下侧,电机支架一(2-3)为“L”形,一侧与滑动座一(2-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步进电机一(2-2)固定连接,齿轮一(2-4)左右对称,且与步进电机一(2-2)的左右输出轴固定连接,步进电机一(2-2)、电机支架一(2-3)和齿轮一(2-4)均置于滑动座一(2-1)内部,齿轮一(2-4)穿过滑动座一(2-1)底部且外露部分轮齿,针芯(2-5)与滑动座一(2-1)的下侧固定连接,针芯(2-5)为实心柱状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针连续粒子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粒子仓转换与驱动装置(3)包括滑动座二(3-1)、齿轮二(3-2)、步进电机二(3-3)、电机支架二(3-4)、步进电机三(3-5)、电机支架三(3-6)、齿轮三(3-7)、粒子仓(3-8)、齿轮四(3-9)、连接架(3-10)、螺母(3-11)、直线机构(3-12)、电机支架四(3-13),滑动座二(3-1)的内部中空且上侧开口,具体包括燕尾槽二(3-1-1)、针芯孔一(3-1-2)、对接头(3-1-3)、校准棱柱(3-1-4),燕尾槽二(3-1-1)左右对称于滑动座二(3-1)的下侧,针芯孔一(3-1-2)位于滑动座二(3-1)的下侧,并贯穿滑动座二(3-1)的前后,对接头(3-1-3)位于滑动座二(3-1)的前下侧,校准棱柱(3-1-4)的横截面呈“箭头”形,且尖头朝上,电机支架二(3-4)为“L”形,一侧与滑动座二(3-1)的后端面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步进电机二(3-3)固定连接,齿轮二(3-2)左右对称,且与步进电机二(3-3)的左右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二(3-2)穿过滑动座二(3-1)底部且外露部分轮齿,电机支架三(3-6)为“U”字形,开口向下安装,电机支架三(3-6)的左右侧壁与滑动座二(3-1)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步进电机三(3-5)向下固定安装于电机支架三(3-6)的上端面,齿轮三(3-7)与步进电机三(3-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德赵佳伟杨健智左思浩王立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佛山市柏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