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10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还包括上肢固定架和下肢承载架;所述上肢固定架包括下固定架和上固定架,所述下固定架包括下立板和螺纹柱,所述下立板上端中部开口朝上呈第一半圆形凹陷、底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第一半圆形凹陷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方形立柱,所述上固定架包括上立板和弧形板,所述上立板内设置有与方形立柱对应的方形孔,所述上立板上端中部开口朝上呈第二半圆形凹陷、下端中部开口朝下呈第三半圆形凹陷,所述弧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半圆形凹陷和第三半圆形凹陷的同侧弧形边;所述下肢承载架包括支撑板和弹性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长时间侧卧位放疗时上肢和下肢固定容易产生拉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疗体位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放疗体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当如食管癌和肺癌需要水平野照射时,为了不使双上肢受到照射,在治疗计划可以合理执行的前提下,借助治疗体位固定器让患者得到一个相对舒适的、重复性好的侧卧体位,由于肿瘤放射治疗时间长,传统应用侧卧位支手板,使患者患侧上肢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韧带、肌肉容易产生拉伤,术后肩部肌肉疼痛比例偏多,此外患者患侧下肢长时间压迫患者健侧下侧,容易产生压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传统侧卧位放疗时患者患侧上肢容易产生拉伤和下肢容易产生压疮的问题,能够避免患者在放疗时产生不必要的损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部设置有条形通孔,中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固定孔,还包括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前部设置有条形通孔(7),中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固定孔(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肢固定架和下肢承载架;/n所述上肢固定架包括下固定架和上固定架,所述下固定架包括下立板(17)和螺纹柱(20),所述下立板(17)上端中部开口朝上呈第一半圆形凹陷(16)、底部连接有螺纹柱(20),所述第一半圆形凹陷(16)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方形立柱(21),所述两个方形立柱(21)对称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销钉孔,所述螺纹柱(20)下端穿过条形通孔(7)位于底板(1)底部,位于底板(1)底部的螺纹柱(20)上设置有锁紧螺母(19),所述上固定架包括上立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前部设置有条形通孔(7),中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固定孔(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肢固定架和下肢承载架;
所述上肢固定架包括下固定架和上固定架,所述下固定架包括下立板(17)和螺纹柱(20),所述下立板(17)上端中部开口朝上呈第一半圆形凹陷(16)、底部连接有螺纹柱(20),所述第一半圆形凹陷(16)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方形立柱(21),所述两个方形立柱(21)对称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销钉孔,所述螺纹柱(20)下端穿过条形通孔(7)位于底板(1)底部,位于底板(1)底部的螺纹柱(20)上设置有锁紧螺母(19),所述上固定架包括上立板(10)和弧形板(14),所述上立板(10)内设置有与方形立柱(21)对应的方形孔(18),所述方形立柱(21)穿入方形孔(18)内通过销钉(8)连接上立板(10),所述上立板(10)上端中部开口朝上呈第二半圆形凹陷(11)、下端中部开口朝下呈第三半圆形凹陷(15),所述弧形板(14)开口朝向上立板(10),弧形板(1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半圆形凹陷(11)和第三半圆形凹陷(15)的同侧弧形边,弧形板(14)上设置有多个束缚带(13)和带环(12);
所述下肢承载架位于底板(1)后部,下肢承载架包括支撑板(2)和弹性垫(3),所述支撑板(2)位于底板(1)后部左右两侧,所述弹性垫(3)连接两个支撑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疗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滨贾飞王芳娜冀传仙孔凡洋郭跃信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