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91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第一密封件及第二密封件形成密闭空腔,密闭空腔收容有发热件,发热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进行散热,密闭空腔结构能够避免高压电源发热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减少粉尘或潮气积累,并且使高压电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散热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一些电子产品应用领域,需要用到高压电源,例如:静电除焦装置需要近20kV的高压,在微波炉上,需要4200V的高压驱动磁控管工作。高压电源的散热问题一直以来是该领域关注的重点,如何有效的设计散热结构,使得电源内部的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除到外部对电源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有高压的存在,如果将高压部件暴露在空气中,经过长期的粉尘或潮气积累,极易造成高压部分击穿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其能够避免高压电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并且使高压电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在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第一散热件相对设置;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件一端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一端连接;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另一端连接;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并且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及所述第二密封件形成有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收容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第二散热件传导出外部环境。可选的,每个散热件包括中间肋、外齿及内齿,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肋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内齿朝向所述密闭空腔,所述发热件的热量通过每个所述散热件的内齿传导至所述外齿。可选的,所述内齿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可选的,所述外齿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可选的,所述密闭空腔设有内部肋条,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内部肋条形成第一半封闭腔体,所述发热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半封闭腔体,所述第一半封闭腔体的开口作为热空气出口。可选的,所述内部肋条为U型结构,其U型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高压电源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可选的,所述密闭空腔设有外部肋条,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外部肋条形成第二半封闭腔体,所述第二半封闭腔体的开口作为冷空气进口。可选的,所述外部肋条为U型结构,其U型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高压电源散热结构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均为U型结构。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高压电源散热结构;和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高压电源散热结构中的密闭空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第一散热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件一端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并且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及所述第二密封件形成有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收容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第二散热件进行散热,因此,所述密闭空腔结构能够避免高压电源发热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减少粉尘或潮气积累,并且使高压电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的散热示意图;图3为图2中散热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2中散热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其中:实线箭头为外部空气流向,虚线箭头内部空气流向),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高压电源散热结构200和发热件300,发热件300设置在高压电源散热结构中的密闭空腔内。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发热件300可以是由开关管、变压器、高压整流桥的一种或多种构成。高压电源散热结构200包括第一散热件21、第二散热件22、第一密封件23、第二密封件24、第一隔板25及第二隔板26。第二散热件22与第一散热件21相对设置,第一密封件23分别与第一散热件21一端和第二散热件22一端连接,第二密封件24分别与第一散热件21另一端和第二散热件22另一端连接,第一隔板25与第二隔板26相对,并且第一隔板25、第二隔板26、第一散热件21、第二散热件22、第一密封件23及第二密封件24形成有密闭空腔61,密闭空腔61收容有发热件300,发热件3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件21与第二散热件22进行散热,密闭空腔61结构能够避免高压电源发热件300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并且使高压电源工作时发热件300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23与第二密封件24均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散热件的末端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U型结构密封件比I型或L型的密封件安装更加牢固可靠。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电源散热结构200还包括内部肋条41、外部肋条42、第一风扇51及第二风扇52,第一风扇51安装在内部肋条41的U型底部的通孔,第二风扇52安装在外部肋条42的U型底部通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扇51与第二风扇52是为了加快散热,其能够有效地加快密闭空腔61内部与外部的空气流动,进而将热量更及时地排出到外部环境。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第一风扇51与第二风扇52风扇处于高热量工作环境中,应选用耐高温类型的风扇,可选用混流风扇、离心风扇、贯流式风机、轴流风扇等多种类型。第一隔板25、第二隔板26与内部肋条41形成第一半封闭腔体62,第一半封闭腔体62的开口作为热空气出口,同时,第一隔板25、第二隔板26与外部肋条42形成第二半封闭腔体63,第二半封闭腔体63的开口作为冷空气进口。发热件300收容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2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散热件(21);/n第二散热件(22),所述第二散热件(22)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1)相对设置;/n第一密封件(23),所述第一密封件(23)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1)一端和所述第二散热件(22)一端连接;/n第二密封件(24),所述第二密封件(24)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1)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散热件(22)另一端连接;/n第一隔板(25);以及/n第二隔板(26),所述第二隔板(26)与所述第一隔板(25)相对,并且所述第一隔板(25)、所述第二隔板(26)、所述第一散热件(21)、所述第二散热件(22)、所述第一密封件(23)、第二密封件(24)形成有密闭空腔(61),所述密闭空腔(61)收容有发热件(300),所述发热件(300)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散热件(21)与所述第二散热件(22)传导出外部环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散热件(21);
第二散热件(22),所述第二散热件(22)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1)相对设置;
第一密封件(23),所述第一密封件(23)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1)一端和所述第二散热件(22)一端连接;
第二密封件(24),所述第二密封件(24)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件(21)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散热件(22)另一端连接;
第一隔板(25);以及
第二隔板(26),所述第二隔板(26)与所述第一隔板(25)相对,并且所述第一隔板(25)、所述第二隔板(26)、所述第一散热件(21)、所述第二散热件(22)、所述第一密封件(23)、第二密封件(24)形成有密闭空腔(61),所述密闭空腔(61)收容有发热件(300),所述发热件(300)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散热件(21)与所述第二散热件(22)传导出外部环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每个散热件包括中间肋(211)、外齿(212)及内齿(213),所述外齿(212)与所述内齿(213)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肋(211)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内齿(213)朝向所述密闭空腔(61),所述发热件(300)的热量通过每个所述散热件的内齿(213)传导至所述外齿(2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212)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源散热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213)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