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85总线快速并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719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485总线快速并接端子,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和顶盖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下两端分别与底座和顶盖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线缆的第一组件和用于固定并连接线缆屏蔽层的第二组件。该485总线快速并接端子,通过底座内部的金属弹性夹座和塑料弹性夹座的配合使用,将固定线缆时,不需要螺丝即可固定,并且双弹性夹座的设置,固定牢固;通过第一出口槽和第二出口槽与第一入口槽和第二入口槽的配合使用,将线缆进行区分和固定,便于接线;通过转轴以及卡扣和凸起的配合使用,底座和顶盖可以快速的分合,从而实现了快速安装固定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85总线快速并接端子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
,具体为一种485总线快速并接端子。
技术介绍
终端接入485总线一般采用手拉手并接方式,要求未屏蔽并接线接入终端的长度越短越好,屏蔽层越短越好。目前485总线并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PROFIBUSDP接口,采用DB9端子,这种方式成本高,而且九针接口不适合大多数普通两针接口的485终端。现有的并接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手工拨线后将屏蔽层对接后用绝缘胶布包好,这种方式成本低,但操作麻烦,费时,不适合快速安装;最后一种是手工拨线后将屏蔽层和两芯线一起引出至三针端子,屏蔽层用绝缘胶布包好,一个终端使用两个三针端子对接,这种方式成本低,但操作麻烦,线缆固定费时,屏蔽线引出距离长,容易带来干扰,故而提出一种485总线快速并接端子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485总线快速并接端子,具备快速安装和防止干扰等优点,解决了DB9端子成本高、不匹配以及手工拨线费时、麻烦;三针端子干扰大和固定费时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485总线快速并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顶盖(2),所述底座(1)和顶盖(2)之间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1)上下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顶盖(2)固定连接;/n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线缆(17)的第一组件和用于固定并连接线缆屏蔽层(171)的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位于第二组件的后侧;/n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两个塑料弹性夹座(12),所述塑料弹性夹座(12)并排设置在底座(1)内;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两个金属弹性夹座(13),所述金属弹性夹座(13)并排串联在底座(1)内;/n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出线槽(5)和两个第一进线槽(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85总线快速并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顶盖(2),所述底座(1)和顶盖(2)之间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1)上下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顶盖(2)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线缆(17)的第一组件和用于固定并连接线缆屏蔽层(171)的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位于第二组件的后侧;
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两个塑料弹性夹座(12),所述塑料弹性夹座(12)并排设置在底座(1)内;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两个金属弹性夹座(13),所述金属弹性夹座(13)并排串联在底座(1)内;
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出线槽(5)和两个第一进线槽(3),所述顶盖(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出线槽(6)和两个第二进线槽(4);所述第一出线槽(5)和第二出线槽(6)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区分线缆(17);所述第一进线槽(3)和第二进线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定武于斐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定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