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及介质波导滤波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70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装置及介质波导滤波器。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块及金属层。一方面,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盲槽的宽度大小,和/或通过调整盲槽的深度大小来相应调整容性耦合量,和/或通过调整两个容性耦合通孔的间距,和/或通过调整容性耦合通孔的直径来相应调整两个谐振腔的容性耦合量大小,而无需通过调整隔断环的尺寸大小来调整容性耦合量,能实现降低加工难度,能实现批量性生产;另一方面,设计隔断环时,可相对减小隔断环的尺寸,无需增大隔断环的尺寸,从而能避免隔断环处因为开口较大而导致大量信号泄露及信号串扰严重,能实现隔断环处只有较少的信号泄漏,介质波导滤波器相互干扰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装置及介质波导滤波器
本技术涉及通信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装置及介质波导滤波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进入到5G时代,器件的小型化是其通信设备发展的关键,而小型化、高性能、低功耗滤波器又是5G设备小型化的关键,介质波导滤波器同时具有5G设备小型化的所有特点,因此在5G通信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质波导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介质波导滤波器将传统波导滤波器的空气填充形式改进成高介电常数陶瓷材料填充,陶瓷介质材料起到传输信号和结构支撑的作用,金属材料附着在瓷介质材料表面,作为电壁,起到电磁屏蔽作用。其中,传统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实现电容耦合的几种方式包括:深盲孔方式、通孔方式及盲槽方式。这几种电容耦合方式的介质波导滤波器都存在加工难度大,调试不方便的问题,可批量性差,也为后续实行自动化调试加大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及介质波导滤波器,它能够降低加工难度,便于生产制造,便于进行调试,能实现批量性生产。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块,所述介质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间隔的两个容性耦合通孔,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之间的盲槽,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由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盲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相连通;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于所述介质块的外表面、所述盲槽的槽壁及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的孔壁;其中一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孔壁的金属层上设有隔断环,或者,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中远离于所述盲槽的表面的金属层上设有绕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外围的隔断环。上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盲槽与两个容性耦合通孔相结合的形式,替换传统的直通状的容性耦合通孔,如此一方面,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盲槽的宽度大小,和/或通过调整盲槽的深度大小来相应调整容性耦合量,和/或通过调整两个容性耦合通孔的间距,和/或通过调整容性耦合通孔的直径来相应调整两个谐振腔的容性耦合量大小,而无需通过调整隔断环的尺寸大小来调整容性耦合量,也就是不再受限于隔断环的加工精度的影响,能实现降低加工难度,便于生产制造,便于进行调试,能实现批量性生产;另一方面,隔断环仅发挥容性耦合的作用,不用于调整容性耦合量,设计隔断环时,可以相对减小隔断环的尺寸,无需增大隔断环的尺寸,从而能避免隔断环处因为开口较大而导致大量信号泄露及信号串扰严重,能实现隔断环处只有较少的信号泄漏,介质波导滤波器相互干扰大大降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的直径为1mm~3mm;所述隔断环的环宽为0.5mm~1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的直径为2mm;所述隔断环的环宽为0.5mm~0.7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有间隔的两个频率孔,所述盲槽与所述容性耦合通孔均位于两个所述频率孔之间,所述频率孔为盲孔,所述金属层还设于所述频率孔的孔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槽的深度不大于所述频率孔的深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槽的槽口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腰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槽为锥形槽或柱形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块为陶瓷介质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层为镀设、喷涂或粘设于所述介质块上的金属银层、金属铜层、金属铂层或金属金层。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上述的通信装置,盲槽与两个容性耦合通孔相结合的形式,替换传统的直通状的容性耦合通孔,如此一方面,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盲槽的宽度大小,和/或通过调整盲槽的深度大小来相应调整容性耦合量,和/或通过调整两个容性耦合通孔的间距,和/或通过调整容性耦合通孔的直径来相应调整两个谐振腔的容性耦合量大小,而无需通过调整隔断环的尺寸大小来调整容性耦合量,也就是不再受限于隔断环的加工精度的影响,能实现降低加工难度,便于生产制造,便于进行调试,能实现批量性生产;另一方面,隔断环仅发挥容性耦合的作用,不用于调整容性耦合量,设计隔断环时,可以相对减小隔断环的尺寸,无需增大隔断环的尺寸,从而能避免隔断环处因为开口较大而导致大量信号泄露及信号串扰严重,能实现隔断环处只有较少的信号泄漏,介质波导滤波器相互干扰大大降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A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在B-B处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如图3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隔断环设置于左边的容性耦合通孔上对应的S曲线图;图14为如图8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隔断环设置于左边的容性耦合通孔上对应的S曲线图。10、介质块;11、容性耦合通孔;12、盲槽;13、频率孔;14、频率孔;15、信号输入端口;16、信号输出端口;17、感性耦合盲孔;20、金属层;21、隔断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n介质块,所述介质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间隔的两个容性耦合通孔,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之间的盲槽,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由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盲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相连通;及/n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于所述介质块的外表面、所述盲槽的槽壁及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的孔壁;其中一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孔壁的金属层上设有隔断环,或者,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中远离于所述盲槽的表面的金属层上设有绕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外围的隔断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
介质块,所述介质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间隔的两个容性耦合通孔,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之间的盲槽,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由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盲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相连通;及
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于所述介质块的外表面、所述盲槽的槽壁及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的孔壁;其中一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孔壁的金属层上设有隔断环,或者,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中远离于所述盲槽的表面的金属层上设有绕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容性耦合通孔外围的隔断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的直径为1mm~3mm;所述隔断环的环宽为0.5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性耦合通孔的直径为2mm;所述隔断环的环宽为0.5mm~0.7mm。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洲黄友胜丁海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