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离子化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53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化分析系统,所述离子化分析系统包括离子检测器;取样探头适于插入到腔体内;吸附物质设置在所述取样探头的适于伸入到腔体内的部分的外壁;腔体的相对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取样探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内部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离子检测器;介质阻挡层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壁;放电电极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外侧;气体通道形成在所述取样探头的外侧,并沿着所述取样探头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气体通道具有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取样和离子化高效、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化分析系统
本技术涉及离子化,特别涉及离子化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前处理是复杂样品分析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但前处理所耗费的时间往往占到分析过程的三分之二以上。随着仪器水平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样品前处理已成为制约快速分析检测的瓶颈。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较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基于目标化合物在萃取涂层(固定相)和溶液间的分配完成样品处理。与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如液液萃取、索氏提取等相比,具有样品用量少、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目前,SPME通常与GC或LC联用,用于分析挥发性或热不稳定物质。不足之处在于:与GC或LC联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仪器的复杂程度,不适用于快速检测或原位检测。目前,已有研究者尝试将SPME直接与原位电离离子源联合使用。专利TWI488215B提出了一种基于固相微萃取探针的质谱系统,加热单元使固相微萃取探针上的待测物质瞬间汽化,电荷产生单位喷洒带电液滴与汽化待测物融合,形成待测物离子进入质谱分析。但该电离过程处于敞开式环境,汽化待测物与带电液滴的融合容易受环境干扰,引起实验误差,且这种液相离子化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化分析系统,所述离子化分析系统包括离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分析系统还包括:/n取样探头,所述取样探头适于插入到腔体内;/n吸附物质,所述吸附物质设置在所述取样探头的适于伸入到腔体内的部分的外壁;/n腔体,所述腔体的相对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取样探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内部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离子检测器;/n介质阻挡层,所述介质阻挡层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壁;/n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外侧;/n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形成在所述取样探头的外侧,并沿着所述取样探头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气体通道具有进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化分析系统,所述离子化分析系统包括离子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分析系统还包括:
取样探头,所述取样探头适于插入到腔体内;
吸附物质,所述吸附物质设置在所述取样探头的适于伸入到腔体内的部分的外壁;
腔体,所述腔体的相对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取样探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内部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离子检测器;
介质阻挡层,所述介质阻挡层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壁;
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外侧;
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形成在所述取样探头的外侧,并沿着所述取样探头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气体通道具有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分析系统还包括:
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取样探头的外侧,并随着所述取样探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腔体内;或者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取样探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套管内;
所述气体通道形成在所述取样探头和套管之间的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路红洪欢欢余晓梅毕磊赵鹏陈安琪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