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423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包括电炉本体,所述电炉本体上设置有冷却水管本体,所述冷却水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端,所述进水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导入机构,所述进水端的右端贯穿连接板的侧壁并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入管插入进水端的过程中,导入管会带动固定板一起运动,固定板通过卡块插入卡槽内并挤压弹性伸缩管,使得弹性伸缩管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可以进入内,膨胀后会使得密封层紧贴导入管的侧壁,进而提高了进水端与导入管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了出现漏水的现象,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炉冷却水管
,尤其涉及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工业上常用电炉炼钢,电炉炼钢利用电能作为热源进行冶炼,电炉可全部用废钢作为金属原料,可冶炼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要求严格的钢,如特殊工具钢、航空用钢和不锈钢等。随着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电炉钢占世界钢产量的比例不断提高。电炉在加热过程中,炉体需要冷却,炉体上需安装冷却水管,烧铸后的铁水也需要经管道运至特定容器,传统的冷却水管的进水端与导入管的的连接处由于密封不牢固,经常出现漏水现象,浪费了水资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冷却水管的进水端与导入管的的连接处由于密封不牢固,经常出现漏水现象,浪费了水资源”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包括电炉本体,所述电炉本体上设置有冷却水管本体,所述冷却水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端,所述进水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包括电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炉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水管本体(2),所述冷却水管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端(5),所述进水端(5)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导入机构,所述进水端(5)的右端贯穿连接板(4)的侧壁并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层(6),所述连接板(4)的侧壁上等间距的环列开设有多个卡槽(8),所述卡槽(8)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伸缩管(7),多个所述弹性伸缩管(7)的一端通过连接管共同连接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设置在密封层(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包括电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炉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水管本体(2),所述冷却水管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端(5),所述进水端(5)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导入机构,所述进水端(5)的右端贯穿连接板(4)的侧壁并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层(6),所述连接板(4)的侧壁上等间距的环列开设有多个卡槽(8),所述卡槽(8)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伸缩管(7),多个所述弹性伸缩管(7)的一端通过连接管共同连接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设置在密封层(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机构包括导入管(10),所述导入管(10)的一端密封插入进水端(5)内,所述导入管(10)的侧壁与密封层(6)相贴,所述导入管(10)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炉冷却水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述钧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奥华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