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滤网及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35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9
本申请涉及油烟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油烟滤网。油烟滤网包括:主油网,设置有一块或多块与网面平齐的油烟隔板;两块副油网,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主油网纵向两侧且与主油网呈夹角设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滤网在主油网上设置有一块或多块油烟隔板,油烟隔板可以改变主油网的吸油烟面积,由于离心风机的总负压吸力不变,因此在油烟滤网装配到吸油烟机后能够将原主油网的部分负压吸力分散到两侧的副油网处,以有效提升副油网处的负压吸力,进而增强副油网处的吸排烟效率,减少“跑烟”等问题的出现。本公开实施例还公开有一种吸油烟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烟滤网及吸油烟机
本申请涉及油烟净化
,例如涉及一种油烟滤网及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吸油烟机是目前用户家庭中比较普及的吸油烟设备,其可在用户烹饪的过程中加快油烟等污染气体的外排,从而达到净化厨房环境的作用。油烟的主要成分包括微小形态的油滴和烟气,现有的吸油烟机针对油烟中的油滴一般是采用吸附分离的方式来将其与烟气分离,即是通过大功率的离心电机在吸油烟机的进烟侧产生负压,使混杂有油烟的空气被吸引进吸油烟机中,这一过程中会经过吸油烟机的油烟滤网,利用油烟滤网自身细密的网眼粘附油烟,从而达到滞留油滴、仅是烟气通过并外排的目的。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油烟滤网一般是采用主油网和副油网结合的结构形式来覆盖整个灶具区,而油烟滤网多是中部的主油网正对离心风机,因此主油网进烟侧的负压作用力较大而两侧的副油网的负压作用力较小,这就容易存在副油网对应的灶具区域产生的油烟因负压吸力小而导致部分油烟未被吸引进吸油烟机的问题,也即“跑烟”,极大的影响了吸油烟机的排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烟滤网及吸油烟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吸油烟机因两侧副油网处负压吸力低导致“跑烟”的技术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油烟滤网包括:主油网,设置有一块或多块与网面平齐的油烟隔板;两块副油网,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主油网纵向两侧且与主油网呈夹角设置。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吸油烟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油烟滤网。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滤网,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滤网在主油网上设置有一块或多块油烟隔板,油烟隔板可以改变主油网的吸油烟面积,由于离心风机的总负压吸力不变,因此在油烟滤网装配到吸油烟机后能够将原主油网的部分负压吸力分散到两侧的副油网处,以有效提升副油网处的负压吸力,进而增强副油网处的吸排烟效率,减少“跑烟”等问题的出现。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滤网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A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正面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侧面示意图。其中,1、油烟滤网;11、主油网;12、副油网;13、油烟隔板;2、吸油烟机;21、离心风机;22、烟罩;3、灶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滤网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A方向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烟滤网,油烟滤网包括主油网11和两块副油网12;这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油烟滤网所适用的其中一种吸油烟机类型为顶吸式油烟机,顶吸式吸油烟机的烟罩形状一般为矩形,因此为了能够覆盖烟罩自身较大的吸油烟范围,主油网11的整体形状也设计为与之相同的矩形形状,这里定义主油网11的长边所在方向为纵向,短边所在方向为横向;两块副油网12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主油网11的纵向两侧,并与主油网11呈夹角设置,油烟滤网整体呈三折倒梯形的结构,其中主油网11是对应灶具的主吸油烟区域,而两块副油网12则是对应主吸油烟区域两侧的吸油烟区域,以使得油烟滤网能够覆盖灶具的绝大部分区域,保证吸油烟效果。在一些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油烟滤网是由主油网和两块副油网构成,其中,主油网和两块副油网为曲率相同或者不同的弧形网,三块油网构成的油烟滤网的整体结构近似弧形。这里三折倒梯形和近似弧形的油烟滤网可以根据吸油烟机的烟罩类型或者具体的吸油烟需求进行选择。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主油网11和两块副油网12为一体式结构,如主油网11和副油网12由同一块钣金一体冲压成型,或者采用塑胶注塑工艺加工成型。一体式结构可以保障主油网11和两块副油网12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主油网11与副油网12衔接位置发生断裂情况的发生几率,从而使油烟滤网可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主油网11设置有与网面平齐的油烟隔板13,油烟隔板13可以改变主油网11的吸油烟面积,由于离心风机的总负压吸力不变,因此在油烟滤网装配到吸油烟机后能够将原主油网11的部分负压吸力分散到两侧的副油网12处,以有效提升副油网12处的负压吸力,进而增强副油网12处的吸排烟效率,减少“跑烟”等问题的出现。可选的,油烟隔板13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矩形、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等形状。本公开实施例中主要以矩形形状的油烟隔板13作示例性说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主油网11和油烟隔板13为一体式结构,这里,主油网11和油烟隔板13属于同一块板材,在划定油烟隔板13区域后,主油网11的其它区域加工出供烟气通过、密集排布的过流孔,过流孔环绕油烟隔板13设置。可选的,油烟隔板13的数量为一个,其设置位置是处于主油网11的中部,以使其主油网11处减少的负压吸力能够均匀分配给两侧的副油网12处,使得两侧副油网12处的吸油烟效率更加均匀平稳。又一可选的,油网隔板的数量为多个,例如2、3、5个等等,多个油烟隔板13对称地设置在主油网11上,同样能够达到均匀分配负压吸力的效果;这里,多个油网隔板可以沿主油网11的纵向或横向等依次排布并对称设置,例如图1示出的主油网11上设置有两块油网隔板,两块油网隔板分别设置于主油网11纵向方向的两侧并沿中心线对称,因此两块油网隔板的外周以及中间部位的过流孔仍然可以保证烟气正常通过。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分散的负压吸力能够有效提高副油网12处的吸油烟效果,通过也降低因设置油烟隔板13而导致主油网11的吸油烟面积、吸烟量减少的不利影响,在油烟隔板13数量为两个时,油烟隔板13与主油网11满足以下关系:0.85≤c/L<0.90,d1=d2且0.12≤d1/A主<0.18,其中,如图1所示,L为主油网11横向方向的长度,c为油烟隔板13在主油网11横向方向上的长度,d1为油烟隔板13与其对应一侧的副油网12的间距,d2为两块油烟隔板13在主油网11纵向方向上的间距,A主为主油网11纵向方向的长度。示例性的,假定主油网11纵向方向的长度A主为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烟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油网,设置有一块或多块与网面平齐的油烟隔板;/n两块副油网,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油网纵向两侧且与所述主油网呈夹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烟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油网,设置有一块或多块与网面平齐的油烟隔板;
两块副油网,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油网纵向两侧且与所述主油网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隔板数量为一个时,所述油烟隔板设置于主油网的中部;
所述油烟隔板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油烟隔板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油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隔板数量为两个时,所述油烟隔板与所述主油网满足以下关系:
0.85≤c/L<0.90,d1=d2且0.12≤d1/A主<0.18,
其中,L为所述主油网横向方向的长度,c为所述油烟隔板在主油网横向方向上的长度,d1为油烟隔板与其对应一侧的副油网的间距,d2为两块所述油烟隔板在所述主油网纵向方向上的间距,A主为所述主油网纵向方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油烟滤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油网纵向方向上,所述主油网的长度与所述副油网的长度满足以下关系:
4≤A主/A副<5,
其中,A主为所述主油网的长度,A副为所述副油网的长度。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立军王书春方松青苑善通张恩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