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元件、前照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照明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元件。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前照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技术介绍
近年来,车灯及装配于车灯中的前照灯模组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早先的卤素灯到后来的疝气灯,再到现在的LED、激光光源,使得车灯变得更加智能化,且造型上也更加差异化。在各种车灯光源中,LED光源因其优异的性能和低成本优势,正逐渐得到汽车厂家的重视,而伴随着LED光源的发展,其配光结构也逐渐在发展。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车灯中常用的LED光源的投射式照明系统,一般都包括光源、反射元件、遮光板以及光学透镜。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元件反射后射向遮光板,经遮光板截取后,由光学透镜投射形成带有明暗截止线的类平行光照明光形。但由于LED光源的发光角度大,反射元件的尺寸需要相对光源出光角度有较大的覆盖范围,才能保证一定的系统光效,但这和未来汽车造型越发紧凑的趋势存在突显的矛盾。近几年,进一步的,聚光器被应用在了汽车前照灯模组中,使得大灯的形式又更加多样化。现有的聚光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光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集光部(1)、通光部(2)和出光部,所述通光部(2)的后端与所述集光部(1)连接,所述通光部(2)的前端与所述出光部连接,所述出光部包括至少一个出光单元(3),所述出光单元(3)的出光面与菲涅尔透镜的出光面结构相同,所述集光部(1)汇聚的光线能够经由所述通光部(2)传输至所述出光部,并经由所述出光部投射形成照明光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集光部(1)、通光部(2)和出光部,所述通光部(2)的后端与所述集光部(1)连接,所述通光部(2)的前端与所述出光部连接,所述出光部包括至少一个出光单元(3),所述出光单元(3)的出光面与菲涅尔透镜的出光面结构相同,所述集光部(1)汇聚的光线能够经由所述通光部(2)传输至所述出光部,并经由所述出光部投射形成照明光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光部(2)下部形成有坡状凹槽,所述坡状凹槽具有从后下方向前上方逐渐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形成为反射部(4),所述坡状凹槽的上部前边缘形成有用于形成近光截止线的近光截止线结构(5);或者
所述通光部(2)上部形成坡状凹槽,所述坡状凹槽具有从后上方向前下方逐渐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形成为反射部(4),所述坡状凹槽的下部前边缘形成有用于形成远光截止线的远光截止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光部(2)下部形成有所述坡状凹槽,所述坡状凹槽由所述通光部(2)的左侧贯通至右侧,或者
所述坡状凹槽设于部分所述集光部(1)的前方,所述坡状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通光部(2)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光部(1)为聚光杯结构,所述集光部(1)远离所述通光部(2)的一端开设有内凹腔体,所述内凹腔体包括前入光面(11)和侧入光面(12),所述前入光面(11)为向远离所述通光部(2)的一侧凸出的曲面,所述侧入光面(12)为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贺,李聪,仇智平,桑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