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2730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组件,包括壳体组件、阀板、驱动轴、轴套组件和密封圈组件;壳体组件设置有腔体;阀板设置于腔体内;驱动轴与阀板相连接,并向壳体组件的外侧延伸,用于驱动阀板;轴套组件与壳体组件相连接,并套设于驱动轴上;密封圈组件安装于轴套组件上,并与驱动轴相配合,以密封驱动轴与轴套组件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阀组件,在轴套组件与驱动轴之间设置密封圈组件,进而实现驱动轴端部的密封,密封圈组件不易老化,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减少阀组件发生烟气泄露现象;并且由于密封圈组件具备更长的使用寿命,使得操作人员不再需要经常拆卸维修阀组件,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热风炉烟道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组件
本技术涉及控制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阀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炼铁厂热风炉烟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包括阀板和驱动轴,驱动轴驱动阀板动作,进而控制阀可控制烟道打开或关闭。在相关技术中,驱动轴的端部设置有轴套,轴套内沿驱动轴的轴向设置有石墨盘根、油环和浸油盘根,石墨盘根和浸油盘根用于密封驱动轴与轴套之间的间隙;但由于石墨盘根和浸油盘根在高温高压的烟气的冲击下易老化,所以导致控制阀易发生烟气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阀组件。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阀组件,包括壳体组件、阀板、驱动轴、轴套组件和密封圈组件;壳体组件设置有腔体;阀板设置于腔体内;驱动轴与阀板相连接,并向壳体组件的外侧延伸,用于驱动阀板;轴套组件与壳体组件相连接,并套设于驱动轴上;密封圈组件安装于轴套组件上,并与驱动轴相配合,以密封驱动轴与轴套组件之间的间隙。本技术所提供的阀组件,驱动轴的端部伸出壳体组件,操作人员可控制驱动轴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置有腔体;/n阀板,所述阀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n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阀板相连接,并向所述壳体组件的外侧延伸,用于驱动所述阀板;/n轴套组件,所述轴套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接,并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n密封圈组件,所述密封圈组件安装于所述轴套组件上,并与所述驱动轴相配合,以密封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轴套组件之间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置有腔体;
阀板,所述阀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阀板相连接,并向所述壳体组件的外侧延伸,用于驱动所述阀板;
轴套组件,所述轴套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接,并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
密封圈组件,所述密封圈组件安装于所述轴套组件上,并与所述驱动轴相配合,以密封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轴套组件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组件包括:
第一冷却轴套,所述第一冷却轴套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接;
第二冷却轴套,所述第二冷却轴套嵌设于所述第一冷却轴套的内;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轴套和所述第二冷却轴套围设出第一冷却腔,以冷却所述轴套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组件包括:
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腔内,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设置;
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轴套上,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冷却腔相连通;
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轴套上,位于所述隔板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冷却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组件还包括:
挡圈,所述挡圈的一侧抵靠于所述第二冷却套上;
至少一个盘根,所述至少一个盘根嵌设于所述第二冷却套内,与所述驱动轴相配合;
油环,所述油环嵌设于所述第二冷却套内,与所述驱动轴相配合;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盘根的一侧与所述挡圈的另一侧相抵靠,所述油环与所述至少一个盘根的另一侧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组件还包括:
第一压盖,所述第一压盖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贵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苏州苏信特钢有限公司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