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自动无压风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200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自动无压风门系统,包括第一风门组件和第二风门组件,还包括控制第一风门组件开闭的第一控制箱和控制第二风门组件开闭的第二控制箱;风门系统还包括第一读卡器、第二读卡器、第三读卡器和第四读卡器;第一读卡器、第一风门组件、第二读卡器、第三读卡器、第二风门组件和第四读卡器沿运输途径依次设置。风门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矿车顶部的射频卡,读卡器用于感应射频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射频识别方式判断是否需要开闭风门,不易受灰尘或油烟的影响,确保自动开闭功能正常运行;同时还能避免通风系统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自动无压风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矿山的风门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矿山风门系统是需要人力控制开闭的,其操作繁琐,影响运输效率,逐渐被光电开关控制的风门系统所取代。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井下环境较为潮湿,且有大量灰尘或油烟,易造成光电开关故障,导致风门无法打开或关闭。另一方面,风门打开时,风门两侧的空气可以正常流通,极易造成通风系统出现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矿山自动无压风门系统,其目的是:(1)减少灰尘、油烟等对风门自动控制的影响;(2)避免风门开启时,通风系统出现短路。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矿山自动无压风门系统,包括第一风门组件和第二风门组件,还包括控制第一风门组件开闭的第一控制箱和控制第二风门组件开闭的第二控制箱;所述第一控制箱与第二控制箱通过信号线实现通讯连接;所述风门系统还包括第一读卡器、第二读卡器、第三读卡器和第四读卡器;第一读卡器、第一风门组件、第二读卡器、第三读卡器、第二风门组件和第四读卡器沿运输途径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读卡器与第一控制箱相连接,第四读卡器与第二控制箱相连接,第二读卡器和第三读卡器均与第一控制箱以及第二控制箱同时连接;所述风门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矿车顶部的射频卡,所述读卡器用于感应射频卡。作为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门组件包括门框和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门框上的第一门扇以及第二门扇,还包括用于驱动其中一扇门扇开闭的驱动机构以及连接在两个门扇之间以实现二者同步开闭的联动机构。作为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缸,所述伸缩缸位于门框顶部,一端与门框的横梁部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门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箱还连接有第一液压站,所述第一液压站用于控制第一风门组件中的伸缩缸动作;所述第二控制箱还连接有第二液压站,所述第二液压站用于控制第二风门组件中的伸缩缸动作。作为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以及连杆;所述第一支撑臂固定安装在第一门扇顶部,第二支撑臂固定安装在第二门扇顶部,所述连杆一端与第一支撑臂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转动连接。作为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门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门扇是否打开或闭合到位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所在风门组件对应的控制箱相连接。作为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总配电箱,所述总配电箱用于为第一控制箱和第二控制箱供电。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通过射频识别方式判断是否需要开闭风门,相对于传统的光电开关,不易受灰尘或油烟的影响,确保自动开闭功能正常运行;(2)风门组件成对配置,当一组风门打开时,另一组风门保持关闭状态,从而避免井下通风系统出现短路;(3)使用四组读卡器分别设置在两个风门组件的外侧和之间的区域,通过感应先后顺序,即可判断出车辆的行驶方向,为实现智能化控制奠定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门在关闭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为风门在打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一种矿山自动无压风门系统,包括第一风门组件1和第二风门组件2。所述风门系统还包括第一读卡器8、第二读卡器9、第三读卡器10和第四读卡器11;第一读卡器8、第一风门组件1、第二读卡器9、第三读卡器10、第二风门组件2和第四读卡器11沿运输途径依次设置。如图2和3,所述风门组件包括门框12-1和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门框12-1上的第一门扇12-4以及第二门扇12-2。门框12-1选用60mm*60mm*4mm镀锌方钢,每道门共用4个根,上下两根横梁长度为2000mm,左右两根立柱长度为2400mm,门框12-1内高度为2200mm,内宽度为1800mm。每个门扇高度为2100mm,宽度为900mm,厚度为604mm。门扇框架选用60mm*60mm*4mm镀锌方钢焊接,两侧用2mm后镀锌钢板覆盖。风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其中一扇门扇开闭的驱动机构以及连接在两个门扇之间以实现二者同步开闭的联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缸12-3,所述伸缩缸12-3位于门框12-1顶部,一端与门框12-1的横梁部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门扇12-4转动连接,伸缩时可控制第一门扇12-4开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臂12-5、第二支撑臂12-7以及连杆12-6。所述第一支撑臂12-5固定安装在第一门扇12-4顶部,第二支撑臂12-7固定安装在第二门扇12-2顶部,所述连杆12-6一端与第一支撑臂12-5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12-7转动连接。如图2和3,第一门扇12-4开闭时,通过连杆12-6推动第二门扇12-2反向转动,从而实现了同步开闭。由于门扇为逆向打开,风压对两扇风门的作用力由连杆12-6相互抵消,整个风门受力平衡,大大降低开门所需动力。可以选择尺寸重量较小的液压油缸,使整套装置结构紧凑,便于安装,节约能源。所述风门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门扇是否打开或闭合到位的接近开关,设置在门框12-1以及风门两侧的位置处,检测门扇是否开到位或关到位。如图1,所述风门系统还包括控制第一风门组件1开闭的第一控制箱4和控制第二风门组件2开闭的第二控制箱6。所述第一控制箱4与第二控制箱6通过信号线实现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箱中设置PLC。所述接近开关与所在风门组件对应的控制箱中PLC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箱4还连接有第一液压站5,所述第一液压站5用于控制第一风门组件1中的伸缩缸12-3动作。所述第二控制箱6还连接有第二液压站7,所述第二液压站7用于控制第二风门组件2中的伸缩缸12-3动作。当需要打开或关闭风门时,PLC向液压站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换向阀动作,液压油驱动伸缩缸12-3伸长或回缩。所述第一读卡器8与第一控制箱4的PLC相连接,第四读卡器11与第二控制箱6的PLC相连接,第二读卡器9和第三读卡器10均与第一控制箱4的PLC以及第二控制箱6的PLC同时连接。所述风门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矿车顶部的射频卡,所述读卡器用于感应射频卡,检测范围5m,当读卡器识别到射频卡后,将信号输出至PLC。系统还包括总配电箱3,所述总配电箱3用于为第一控制箱4和第二控制箱6供电。本系统主要采用RFID射频技术作为开、关风门信号检测,每辆矿车上各安装一张射频卡,每两道风门共安装四台读卡器。每台读卡器输出点分别接入PLC的不同输入点,用于区分是哪一台读卡器先读取到车辆信号。两台PLC之间通过信号线实现通讯,共享开关门状态以及读卡器的检测状态,实现两个风门之间的互锁以及开门顺序的综合判断。当矿车首先进入第一读卡器8检测范围内时,控制第一风门组件1打开,第一风门组件1打开后,锁定第二风门组件2使其无法打开。当矿车进入第二读卡器9检测范围内时,控制第一风门组件1关闭,第一风门组件1关到位后,第二风门组件2打开,第二风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自动无压风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门组件(1)和第二风门组件(2),还包括控制第一风门组件(1)开闭的第一控制箱(4)和控制第二风门组件(2)开闭的第二控制箱(6);所述第一控制箱(4)与第二控制箱(6)通过信号线实现通讯连接;/n所述风门系统还包括第一读卡器(8)、第二读卡器(9)、第三读卡器(10)和第四读卡器(11);第一读卡器(8)、第一风门组件(1)、第二读卡器(9)、第三读卡器(10)、第二风门组件(2)和第四读卡器(11)沿运输途径依次设置;/n所述第一读卡器(8)与第一控制箱(4)相连接,第四读卡器(11)与第二控制箱(6)相连接,第二读卡器(9)和第三读卡器(10)均与第一控制箱(4)以及第二控制箱(6)同时连接;/n所述风门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矿车顶部的射频卡,所述读卡器用于感应射频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自动无压风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门组件(1)和第二风门组件(2),还包括控制第一风门组件(1)开闭的第一控制箱(4)和控制第二风门组件(2)开闭的第二控制箱(6);所述第一控制箱(4)与第二控制箱(6)通过信号线实现通讯连接;
所述风门系统还包括第一读卡器(8)、第二读卡器(9)、第三读卡器(10)和第四读卡器(11);第一读卡器(8)、第一风门组件(1)、第二读卡器(9)、第三读卡器(10)、第二风门组件(2)和第四读卡器(11)沿运输途径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读卡器(8)与第一控制箱(4)相连接,第四读卡器(11)与第二控制箱(6)相连接,第二读卡器(9)和第三读卡器(10)均与第一控制箱(4)以及第二控制箱(6)同时连接;
所述风门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矿车顶部的射频卡,所述读卡器用于感应射频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自动无压风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组件包括门框(12-1)和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门框(12-1)上的第一门扇(12-4)以及第二门扇(12-2),还包括用于驱动其中一扇门扇开闭的驱动机构以及连接在两个门扇之间以实现二者同步开闭的联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自动无压风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缸(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施鲁兵李雪松刘滨刘晓光付秋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