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慧飞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家具门框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169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具门框防撞装置,包括主体机构、门体、固定座、吸头、吸附机构、固定块、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板、橡胶套、吸座、导向轴、滑球、缓冲机构、气囊和海绵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向轴贯穿第一支撑杆、固定板和第二支撑杆,固定板与导向轴固定,方便关门时吸座对滑球施力;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于固定板,进而在门体被吸座固定时受力撑开,使滑球在固定块内滑动,挤压气囊,对关门时的力进行泄压缓冲,防止较大的力撞坏吸座,影响门吸的使用;固定块一端固定有吸座,吸座被橡胶套包围,进而在关门时,橡胶套会减小关门带来的噪音,也可以减小吸座内部吸铁石的吸力,有利于方便老人和小孩关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具门框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设备,具体为一种智能家具门框防撞装置,属于家居

技术介绍
家中房门经常会因为碰撞产生较大噪音的现象,门吸是一种可以吸住门,防止我们的门到处碰撞的好帮手。门吸也俗称门碰,也是一种门页打开后吸住定位的装置,以防止风吹或碰触门页而关闭。然而,传统的门吸大部分采用吸铁石来固定门页,泄压能力较弱,通常门吸吸力较大,老人和小孩不容易关上门,而且吸铁石门吸在固定门页的同时,会发生较大的噪音,易引起人们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家具门框防撞装置,操作灵活,便于安装与拆卸,在门吸固定住门的同时,既能泄压缓冲,又能发出较小的声音,从而方便老人和小孩关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家具门框防撞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和吸附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门体、固定座和吸头,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门体侧壁的底端,所述吸头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吸头的一侧设有所述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固定块、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板、橡胶套、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具门框防撞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和吸附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门体(11)、固定座(14)和吸头(15),所述固定座(14)安装于所述门体(11)侧壁的底端,所述吸头(15)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4),所述吸头(15)的一侧设有所述吸附机构(2),所述吸附机构(2)包括固定块(22)、第一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4)、固定板(25)、橡胶套(26)、吸座(27)、导向轴(28)和滑球(29),两个所述固定块(22)设于所述门体(11)的一侧,所述滑球(29)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22)内设有的滑槽部位,所述第一支撑杆(2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具门框防撞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和吸附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门体(11)、固定座(14)和吸头(15),所述固定座(14)安装于所述门体(11)侧壁的底端,所述吸头(15)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4),所述吸头(15)的一侧设有所述吸附机构(2),所述吸附机构(2)包括固定块(22)、第一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4)、固定板(25)、橡胶套(26)、吸座(27)、导向轴(28)和滑球(29),两个所述固定块(22)设于所述门体(11)的一侧,所述滑球(29)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22)内设有的滑槽部位,所述第一支撑杆(2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滑球(29),所述导向轴(28)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杆(23)、所述第二支撑杆(24)和所述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轴(28),所述第一支撑杆(2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4)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25),所述吸座(27)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5)背离所述导向轴(28)的侧壁,所述橡胶套(26)固定于所述吸座(27)的外侧壁,所述固定块(22)固定连接于缓冲机构(3),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气囊(32)和海绵块(34),所述气囊(32)和所述海绵块(34)都固定于所述固定块(22)的侧壁,所述海绵块(34)与所述气囊(32)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具门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慧飞
申请(专利权)人:范慧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