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及包装容器用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74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5
一种包装容器及包装容器用片材,目的在于在两个侧面部的连接部分,在减少部件个数、使用材料的同时可靠且牢固地连接两个侧面部。包装容器(1)具备:连接部(16),其经由第三弯折部(15)与第二侧面部(7)连接,在第一侧面部(6)相对于底面部(5)竖立设置的状态下,沿着第一侧面部(6)的内表面设置;带部(20),其以基端与第一侧面部(6)的板面连接且顶端能够从第一侧面部(6)分开的方式相对于第一侧面部(6)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第一切口,其以带部(20)形成在其内侧的方式形成于第一侧面部(6)的板面;以及开口部(22A),其形成于连接部(16)的板面,且能够供带部(20)的顶端插入,带部(20)的基端侧设置于连接部(16)的内表面侧,带部(20)的顶端相对于开口部(22A)从连接部(16)的内表面侧向外表面侧插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装容器及包装容器用片材
本技术涉及包装容器及包装容器用片材。
技术介绍
以往,在利用包装容器包装天花板嵌入式空调的装饰面板等面板构件的情况下,一般通过托盘状的下箱与覆盖于下箱的上盖的组合来对作为被包装物的面板构件进行包装。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组装箱体中,为了使开盖变得容易,设置有能够容易解除连接于侧壁的折板与端壁的卡止的卡止机构。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1-71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将折板和壁面相互固定,成为将瓦楞纸等片材组装成箱状的包装容器的状态。在将片材组装成箱状的情况下,折板和壁面一般使用粘接剂、订书钉或胶带等来固定。在上述的固定方法的情况下,由于使用与片材不同的其他材料,因此存在组装工序的工时增加的缺点,另外,在废弃包装容器时,存在需要进行分类的可能性,有可能工作量、作业时间增加。本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两个侧面部的连接部分处,能够在减少部件个数、使用材料的同时可靠且牢固地连接两个侧面部的包装容器及包装容器用片材。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技术的第一方案的包装容器具备:底面部;第一侧面部,其经由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第二侧面部,其经由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邻;连接部,其经由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侧面部相对于所述底面部竖立设置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带部,其以基端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板面连接且顶端能够从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开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第一切口,其以所述带部形成在该第一切口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板面;以及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板面,能够供所述带部的所述顶端插入,所述带部的所述基端侧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所述带部的所述顶端相对于所述开口部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插入到外表面侧。根据该结构,第一侧面部经由第一弯折部与底面部连接,且与第一侧面部相邻的第二侧面部经由第二弯折部与底面部连接。在第一弯折部处第一侧面部能够相对于底面部弯折,另外,在第二弯折部处第一侧面部能够相对于底面部弯折,通过底面部、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形成包装容器的角部。连接部经由第三弯折部与第二侧面部连接,在第三弯折部处,连接部能够相对于第二侧面部弯折,第二侧面部和连接部具有L字形状。在第二侧面部竖立设置于底面部的状态下,通过连接部沿着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能够支承主体部的高度方向的载荷,提高包装容器的强度。第一切口以带部形成于其内侧的方式形成于第一侧面部的板面,由此,带部的基端与第一侧面部的板面连接,顶端以能够远离第一侧面部的方式相对于第一侧面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并且,带部的基端侧设置于连接部的内表面侧,带部的顶端相对于开口部从连接部的内表面侧向外表面侧插入。在该状态下,在带部与第一侧面部之间夹入连接部,第一侧面部和连接部相互被固定。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带部的所述基端侧卡合的缺口部。根据该结构,在连接部的端部形成缺口部,带部的基端侧与缺口部卡合,因此不易产生带部与连接部的位置偏移,第一侧面部和连接部相互更牢固地被固定。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包装容器具备:主体部,其由具有所述底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所述第二侧面部及所述连接部的片材构成;以及垫片,其由与所述主体部不同的片材构成,高度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及所述第二侧面部的内侧高度相同,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所述垫片具有:第一加强部,其沿着所述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以及第二加强部,其经由相对于所述垫片的高度方向平行的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加强部连接,并沿着所述第二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根据该结构,在包装容器中,主体部由底面部、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及连接部构成,与主体部分开地还设置有垫片。垫片由片材构成,高度与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的内侧高度相同或大致相同。在第四弯折部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能够弯折,垫片具有L字形状。由此,在主体部的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相对于底面部竖立设置的状态下,通过垫片沿着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从而能够支承主体部的高度方向的载荷,提高包装容器的强度。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垫片在所述第二加强部的板面形成有第二开口部,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中配设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的所述带部的所述基端侧。根据该结构,带部设置于连接部的内表面,因此是比连接部的内表面更突出的状态,在垫片的第二加强部的板面形成有第二开口部,在第二开口部配设设置于连接部的内表面侧的带部的基端侧,由此能够将连接部和第二加强部紧贴地设置。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包装容器还具备:第一折板,其经由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部连接;以及第二折板,其经由第六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折板相邻,所述第一折板的侧端部沿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部倾斜的方向形成,所述第二折板的侧端部沿相对于所述第二侧面部倾斜的方向形成,以使得所述第一折板的侧端部和所述第二折板的侧端相互对接。根据该结构,第一折板经由第五弯折部与第一侧面部连接,且与第一折板相邻的第二折板经由第六弯折部与第二侧面部连接。另外,第一折板的侧端部沿相对于第一侧面部倾斜的方向形成,第二折板的侧端部沿相对于第二侧面部倾斜的方向形成,由此第一折板的侧端部和第二折板的侧端部以能够相互对接的方式形成。在第五弯折部处第一折板能够相对于第一侧面部弯折,另外,在第六弯折部处第二折板能够相对于第二侧面部弯折,第一折板的侧端部和第二折板的侧端部相互对接,因此通过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第一折板及第二折板形成包装容器的角部。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包装容器具备:主体部,其由具有所述底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所述第二侧面部及所述连接部的片材构成;以及盖部,其由与所述主体部不同的片材构成,相对于所述底面部平行地设置,所述主体部具备:第一插入部,其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一折板的所述侧端部的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折板连接;以及第二插入部,其经由形成于所述第二折板的所述侧端部的第八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折板连接,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形成于所述盖部的插入孔中。根据该结构,在包装容器中,主体部由底面部、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及连接部构成,与主体部分开地还设置有盖部。盖部是板状构件,相对于底面部平行地设置。在形成于第一折板的侧端部的第七弯折部处第一插入部能够弯折,在形成于第二折板的侧端部的第八弯折部处第二插入部能够弯折。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插入形成于盖部的插入孔中。在该状态下,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固定于盖部。本技术的第二方案的包装容器具备:主体部,其由具有底面部、第一侧面部、第二侧面部和连接部的片材构成,所述第一侧面部经由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所述第二侧面部经由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n所述包装容器具备:/n底面部;/n第一侧面部,其经由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n第二侧面部,其经由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邻;/n连接部,其经由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侧面部相对于所述底面部竖立设置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n带部,其以基端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板面连接且顶端能够从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开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n第一切口,其以所述带部形成在该第一切口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板面;以及/n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板面,能够供所述带部的所述顶端插入,/n所述带部的所述基端侧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所述带部的所述顶端相对于所述开口部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插入到外表面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07 JP 2017-1721401.一种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容器具备:
底面部;
第一侧面部,其经由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
第二侧面部,其经由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底面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邻;
连接部,其经由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侧面部相对于所述底面部竖立设置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
带部,其以基端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板面连接且顶端能够从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开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
第一切口,其以所述带部形成在该第一切口的内侧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板面;以及
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板面,能够供所述带部的所述顶端插入,
所述带部的所述基端侧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所述带部的所述顶端相对于所述开口部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插入到外表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带部的所述基端侧卡合的缺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容器具备:
主体部,其由具有所述底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所述第二侧面部及所述连接部的片材构成;以及
垫片,其由与所述主体部不同的片材构成,高度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及所述第二侧面部的内侧高度相同,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
所述垫片具有:
第一加强部,其沿着所述第一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以及
第二加强部,其经由相对于所述垫片的高度方向平行的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加强部连接,并沿着所述第二侧面部的内表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在所述第二加强部的板面形成有第二开口部,
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中配设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侧的所述带部的所述基端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容器还具备:
第一折板,其经由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部连接;以及
第二折板,其经由第六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折板相邻,
所述第一折板的侧端部沿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部倾斜的方向形成,所述第二折板的侧端部沿相对于所述第二侧面部倾斜的方向形成,以使得所述第一折板的侧端部和所述第二折板的侧端相互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容器具备:
主体部,其由具有所述底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所述第二侧面部及所述连接部的片材构成;以及
盖部,其由与所述主体部不同的片材构成,相对于所述底面部平行地设置,
所述主体部具备:
第一插入部,其经由形成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宽之松本创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