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ROV布放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71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ROV布放回收装置,底部支架和顶部支架的边角处通过偶数个立柱固定连接,底部支架上设有承托支架,相邻一对立柱之间形成进口,且其余的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均设有水平加强筋,还包括一对导缆组件,导缆组件包括导缆支架和导缆轮,一对导缆支架固定于远离进口一侧的加强筋上或/和顶部支架上,一对导缆轮分别设置于导缆支架上用于与ROV的脐带缆相连,且二者位于进口正对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ROV尾部的脐带缆进行牵引可快速将ROV牵引至收放坞,从而可大幅提高高海况下布放、回收成功率和速度;同时,通过ROV尾部脐带缆的约束,可减少ROV的晃动,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从而提高了布放、回收ROV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ROV布放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洋技术装备和水下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ROV布放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海洋技术的发展,水下遥控水下机器人(ROV)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下观察、水下探测和水下作业等领域。水下机器人的布放回收技术始终是困扰其使用的关键难题,尤其是高海况下,水下机器人的布放回收更为困难,经常发生无法正常回收或设备损坏的问题。目前,ROV的布放回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起吊法和收放坞法,采用以上方法布放主要存在回收成功率不高和容易发生设备损伤的问题。起吊法是指采用吊车直接将ROV吊起后,将其布放入水或者从水中打捞回作业平台的方法。采用起吊法布放回收ROV存在打捞钩打捞、释放困难的缺点,尤其是当海况较高时,吊装平台和ROV都将处于剧烈晃动,造成吊车上的打捞钩难以对准ROV上的吊环,增加了布放回收ROV的难度。同时,起吊过程中对ROV缺少必要的约束,导致ROV摇摆剧烈,存在发生碰撞损坏的风险。收放坞法是指通过吊车起吊收放坞实现布放回收ROV的方法,布放ROV时,先将ROV放置在收放坞内,再通过吊车将收放坞吊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ROV布放回收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和顶部支架(2),所述底部支架(1)和顶部支架(2)的边角处通过偶数个立柱(3)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架(1)上设有承托支架,相邻一对所述立柱(3)之间形成进口(10),且其余的相邻两个立柱(3)之间均设有水平加强筋(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导缆组件(5),所述导缆组件(5)包括导缆支架(51)和导缆轮(52),一对所述导缆支架(51)固定于远离进口(10)一侧的加强筋(4)上或/和顶部支架(2)上,一对所述导缆轮(52)分别设置于导缆支架(51)上用于与ROV的脐带缆相连,且二者位于进口(10)正对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ROV布放回收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和顶部支架(2),所述底部支架(1)和顶部支架(2)的边角处通过偶数个立柱(3)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架(1)上设有承托支架,相邻一对所述立柱(3)之间形成进口(10),且其余的相邻两个立柱(3)之间均设有水平加强筋(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导缆组件(5),所述导缆组件(5)包括导缆支架(51)和导缆轮(52),一对所述导缆支架(51)固定于远离进口(10)一侧的加强筋(4)上或/和顶部支架(2)上,一对所述导缆轮(52)分别设置于导缆支架(51)上用于与ROV的脐带缆相连,且二者位于进口(10)正对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ROV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1)上靠近进口(10)的一侧设有底导入门(6),一对形成所述进口(10)的立柱(3)上分别设有侧导入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ROV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侧导入门(7)的顶端通过固定杆(7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红权赵元张作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探海苏州海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