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城轨交通车辆车轮不圆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686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测量城轨交通车辆车轮不圆度的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测量装置、传动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旋钮、滑块,第一旋钮固定在基座底部右侧面,滑块固定在装置底部,第一旋钮和滑块通过丝杆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支撑装置、测量装置、传动装置这三大部分做成一个整体,操作简便迅速,方便携带;可同时驱动3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测量多条线的数据,无需重复操作,将限位器用作采集数据开始和结束的标识,同时采用长度确定的挡片用来确定激光位移传感器在合适的工作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城轨交通车辆车轮不圆度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城轨交通车辆车轮不圆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随之带来铁路车辆和轨道之间的相互动力作用的增强,车轮踏面失圆问题增多,主要包括车轮滚动圆局部非圆化和全周非圆化2种情况。车轮踏面失圆会引起车辆-轨道系统一系列动力响应的变化,对行车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车辆轨道系统各个部件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如果车轮踏面失圆的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将会继续发展成为行车安全的极大隐患。车轮不圆度的静态测量作为主要测量车轮不圆度的方法,测量装置的研究与设计必定是迫在眉睫的。目前国内对车轮不圆度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所投入使用的装置也是以欧洲车轮不圆度为标准。目前测量车轮不圆度的装置只能同时测量一条线上的车轮不圆度,由于整个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只有少数较大的地铁维保公司在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测量城轨交通车辆车轮不圆度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测量城轨交通车辆车轮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城轨交通车辆车轮不圆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测量装置、传动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旋钮(15)、滑块(16),第一旋钮(15)固定在基座(1)底部右侧面,滑块(16)固定在装置底部,第一旋钮(15)和滑块(16)通过丝杆进行连接,从而将第一旋钮(15)的转动转化为滑块(16)的平动,通过扭转第一旋钮(15)可使滑块(16)移动夹紧轨道两侧,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n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Ⅰ(2)、激光位移传感器Ⅱ(5)、激光位移传感器Ⅲ(8)、第一斜底座(3)、限位器(13)、编码器(10)、挡片(12)、滑轮(14)、直板(11);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城轨交通车辆车轮不圆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测量装置、传动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旋钮(15)、滑块(16),第一旋钮(15)固定在基座(1)底部右侧面,滑块(16)固定在装置底部,第一旋钮(15)和滑块(16)通过丝杆进行连接,从而将第一旋钮(15)的转动转化为滑块(16)的平动,通过扭转第一旋钮(15)可使滑块(16)移动夹紧轨道两侧,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Ⅰ(2)、激光位移传感器Ⅱ(5)、激光位移传感器Ⅲ(8)、第一斜底座(3)、限位器(13)、编码器(10)、挡片(12)、滑轮(14)、直板(11);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二斜底座Ⅰ(6)和第二斜底座Ⅱ(9)、第二旋钮Ⅰ(4)和第二旋钮Ⅱ(7);
所述第一斜底座(3)固定在基座(1)的顶部中央,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Ⅰ(2)固定在第一斜底座(3)上,用来测量车轮名义直径上的不圆度,激光位移传感器Ⅱ(5)和激光位移传感器Ⅲ(8)分别固定在激光位移传感器Ⅰ(2)下面两侧的第二斜底座Ⅰ(6)和第二斜底座Ⅱ(9)上,第二斜底座Ⅰ(6)和第二斜底座Ⅱ(9)分别固定在丝杆机构的螺母座上,第二旋钮Ⅰ(4)和第二旋钮Ⅱ(7)分别固定在基座(1)的两侧面,并且与第二斜底座Ⅰ(6)和第二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辉明时敏栋赵永兴翟字波董庆仑周宏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