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架臂的安装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悬架臂的安装部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各部分存在铁材料和铝材料等的异种金属的接触部。在这样的异种金属的接触部中,已知会在接触部附近的表面产生电腐蚀反应。因此设法抑制在车辆的各部分产生电腐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使用由铁系金属构成的螺栓将由铝等非铁轻合金构成的支承结构体向车身等安装时,在与螺栓的头部抵接的支承结构体的平坦面涂布电腐蚀防止剂。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44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车辆的悬架臂借助套筒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的副框架。套筒具备:外筒构件,其固定于悬架臂;内筒构件,其借助螺栓等支承轴与副框架的支承基座面连结;以及防震橡胶,其将外筒构件和内筒构件连结。在该情况下,外筒构件和内筒构件通常由铁系金属形成,近年来轻量化的要求提高而副框架由铝形成的情况逐渐增多。因此,在内筒构件的轴向的端面和与该端面接触的副框架的支承基座面之间产生电腐蚀的可能性较高。因此,为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臂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n悬架臂;/n金属制的副框架,其具有支承所述悬架臂的支承基座面;以及/n套筒,其将所述悬架臂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副框架连结,/n所述套筒具备:/n外筒构件,其固定于所述悬架臂;/n内筒构件,其以轴向的端面能够与所述副框架的所述支承基座面侧接触的状态与所述副框架连结,由与所述副框架不同的金属构成;以及/n防震橡胶,其夹设在所述外筒构件与所述内筒构件之间并将所述外筒构件和所述内筒构件连结,/n所述副框架具有凸部,该凸部从所述支承基座面朝向所述内筒构件的端面突出且顶面与所述内筒构件的轴向的端面对置,/n所述凸部的所述顶面的外径形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臂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悬架臂;
金属制的副框架,其具有支承所述悬架臂的支承基座面;以及
套筒,其将所述悬架臂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副框架连结,
所述套筒具备:
外筒构件,其固定于所述悬架臂;
内筒构件,其以轴向的端面能够与所述副框架的所述支承基座面侧接触的状态与所述副框架连结,由与所述副框架不同的金属构成;以及
防震橡胶,其夹设在所述外筒构件与所述内筒构件之间并将所述外筒构件和所述内筒构件连结,
所述副框架具有凸部,该凸部从所述支承基座面朝向所述内筒构件的端面突出且顶面与所述内筒构件的轴向的端面对置,
所述凸部的所述顶面的外径形成为与所述内筒构件的轴向的端面的外径相同或比所述端面的外径稍大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臂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侧面在表面具有铸造表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臂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框架由铝制的铸造构件构成,
所述套筒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祐二郎,水上贵博,高桥隼人,大浜彰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