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金波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木工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64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3
一种自动木工铅笔,涉及装修工具领域,它由上盖、下盖和笔帽组成,上盖与下盖上下贴合形成笔身,笔帽套接在笔身的左侧末端;所述下盖呈长条状其下部设置有滑动轨槽,滑动轨槽上居中设置有铅芯按钮,在滑动轨槽内部上边缘处设置有卡槽,卡槽下方设置铅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有较长的笔夹可用于夹在使用衣物的口袋内,占用空间小的同时方便使用者取用和安放携带方便,功能实用,笔刀套内嵌了一个笔刀,可以作应备削铅笔需要,铅芯按钮往下施压可以时将铅套上端的卡齿按出卡槽实现铅套与铅芯按钮的自由滑动同时笔铅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场景自由伸缩,不用时缩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木工铅笔
本技术涉及装修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木工铅笔。
技术介绍
从原始社会至今,木工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像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居家用的木制家具、农作用的工具、作为交通工具的的木制车船,甚至是现在很多家庭里的木制工艺品摆件等皆与木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木工在工作时,需要在木材上进行画线、测量、锯断木材等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中国专利CN201920174087.2曾公开一种多功能木工笔,它解决了在工作时,频繁切换工具,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大,取用和携带不方便,且铅笔芯子用完后无法更换,造成材料的浪费,无法自由切换所需使用的铅芯颜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大,取用和携带不方便,且铅笔芯子用完后无法更换,造成材料的浪费,无法自由切换所需使用的铅芯颜色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由笔身、笔帽组成,笔帽套接在笔身的左侧末端,笔身由上盖与下盖上下贴合形成;所述下盖下部设置有滑动轨槽,滑动轨槽上居中设置有铅芯按钮,在滑动轨槽内部上边缘处设置有卡槽,卡槽下方设置有铅套,铅套上端设置卡齿,铅套末端设置有铅孔;所述笔帽包含笔夹柱、笔刀套,笔夹柱与笔刀套对应相互套接,笔夹柱上设有笔夹,笔刀套内嵌有笔刀。进一步的,所述下盖两侧边缘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41均匀排列分布。凸起能使上盖与下盖在贴合时起定位和紧固作用,使得上盖与下盖贴合更紧密,使笔身不易因外力而碎裂和移位。>进一步的,所述笔夹与笔夹柱一体铸造而成且笔夹一端固定设置在笔夹柱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笔夹柱外。较长的笔夹可用于夹在使用衣物的口袋内,减少占用空间的同时,方便使用者取用和安放。进一步的,所述铅芯按钮与铅套之间相互贴合。铅芯按钮往下施压可以时将铅套上端的卡齿按出卡槽实现铅套与铅芯按钮的自由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卡齿与卡槽对应配合。在铅芯按钮未移动时,铅套上端的卡齿与卡槽对应配合,固定铅套与铅芯按钮的位置,避免铅套与铅芯按钮自由滑动造成正常使用的干扰。进一步的,所述铅孔横截面呈圆形。不仅铅笔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场景自由伸缩,不用时缩回,还能增大放置面积,同时在不丢弃整体笔身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时更换不同颜色的铅芯,方便使用者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更换铅芯,实现多色一笔的效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笔身下部设置有滑动轨槽,滑动轨槽上设置有铅芯按钮,在滑动轨槽内部上边缘处设置有卡槽,卡槽下方设置铅套,铅套上端设置卡齿,铅芯按钮下压时可以将铅套上端卡齿按出卡槽实现滑动,铅笔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场景自由伸缩,不用时缩回,铅套末端设置有铅孔,方便使用者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更换铅笔,笔帽包含笔夹柱、笔刀套,笔夹柱与笔刀套对应套接,上盖与下盖在贴合时起紧固作用,使得上盖与下盖贴合更紧密,使笔身不易因外力而碎裂和移位,笔刀套内嵌有笔刀可以作应备削铅笔需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有较长的笔夹可用于夹在使用衣物的口袋内,占用空间小的同时方便使用者取用和安放携带方便,功能实用,笔刀套内嵌了一个笔刀,可以作应备削铅笔需要,铅芯按钮往下施压可以时将铅套上端的卡齿按出卡槽实现铅套与铅芯按钮的自由滑动同时笔铅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场景自由伸缩,不用时缩回,且铅笔笔芯用完可以更换,节约笔体,降低了材料的浪费,在使用中可以自由来回更换铅芯的颜色,实现多色一笔的效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上盖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下盖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下盖2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笔帽3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笔身1、笔帽2、上盖3、下盖4、滑动轨槽5、铅芯按钮51、卡槽52、铅套6、卡齿61、铅孔62、笔夹柱21、笔刀套22、笔夹23、笔刀24、凸起41。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笔身1、笔帽2组成,笔帽2套接在笔身1的左侧末端,笔身1由上盖3与下盖4上下贴合组成;所述下盖4下部设置有滑动轨槽5,滑动轨槽5上居中设置有铅芯按钮51,滑动轨槽5内部边缘处设置有卡槽52,卡槽52下方设置铅套6,铅套6上端设置有卡齿61,铅套6末端设置有铅孔62;所述笔帽2包含笔夹柱21、笔刀套22,笔夹柱21与笔刀套22对应相互套接,笔夹柱21上设有笔夹23,笔刀套22内嵌有笔刀24。进一步的,所述下盖4两侧边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凸起41,所述凸起41均匀排列分布。凸起能使上盖与下盖在贴合时起定位和紧固作用,使得上盖与下盖贴合更紧密,使笔身不易因外力而碎裂和移位。进一步的,所述笔夹23与笔夹柱21一体铸造而成且笔夹23一端固定设置在笔夹柱21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笔夹柱21外。较长的笔夹可用于夹在使用衣物的口袋内,减少占用空间的同时,方便使用者取用和安放。进一步的,所述铅芯按钮51与铅套6之间相互贴合。铅芯按钮往下施压可以时将铅套上端的卡齿按出卡槽实现铅套与铅芯按钮的自由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卡齿61与卡槽52对应配合。在铅芯按钮未移动时,铅套上端的卡齿与卡槽对应配合,固定铅套与铅芯按钮的位置,避免铅套与铅芯按钮自由滑动造成正常使用的干扰。进一步的,所述铅孔62横截面呈圆形。不仅铅笔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场景自由伸缩,不用时缩回,还能增大放置面积,同时在不丢弃整体笔身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时更换不同颜色的铅芯,方便使用者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更换铅芯,实现多色一笔的效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笔身下部设置有滑动轨槽,滑动轨槽上设置有铅芯按钮,在滑动轨槽内部上边缘处设置有卡槽,卡槽下方设置铅套,铅套上端设置卡齿,铅芯按钮下压时可以将铅套上端卡齿按出卡槽实现滑动,铅笔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场景自由伸缩,不用时缩回,铅套末端设置有铅孔,方便使用者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更换铅笔,笔帽包含笔夹柱、笔刀套,笔夹柱与笔刀套对应套接,上盖与下盖在贴合时起紧固作用,使得上盖与下盖贴合更紧密,使笔身不易因外力而碎裂和移位,笔刀套内嵌有笔刀可以作应备削铅笔需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有较长的笔夹可用于夹在使用衣物的口袋内,占用空间小的同时方便使用者取用和安放携带方便,功能实用,笔刀套内嵌了一个笔刀,可以作应备削铅笔需要,铅芯按钮往下施压可以时将铅套上端的卡齿按出卡槽实现铅套与铅芯按钮的自由滑动同时笔铅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场景自由伸缩,不用时缩回,且铅笔笔芯用完可以更换,节约笔体,降低了材料的浪费,在使用中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木工铅笔,其特征在于:它由笔身(1)、笔帽(2)组成,笔帽(2)套接在笔身(1)的左侧末端,笔身(1)由上盖(3)与下盖(4)上下贴合组成;所述下盖(4)其下部设置有滑动轨槽(5),滑动轨槽(5)上居中设置有铅芯按钮(51),滑动轨槽(5)内部边缘处设置有卡槽(52),卡槽(52)下方设置铅套(6)上,铅套(6)上端设置有卡齿(61),铅套(6)末端设有铅孔(62);所述笔帽(2)包含笔夹柱(21)、笔刀套(22),笔夹柱(21)与笔刀套(22)对应相互套接,笔夹柱(21)上设有笔夹(23),笔刀套(22)内嵌有笔刀(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木工铅笔,其特征在于:它由笔身(1)、笔帽(2)组成,笔帽(2)套接在笔身(1)的左侧末端,笔身(1)由上盖(3)与下盖(4)上下贴合组成;所述下盖(4)其下部设置有滑动轨槽(5),滑动轨槽(5)上居中设置有铅芯按钮(51),滑动轨槽(5)内部边缘处设置有卡槽(52),卡槽(52)下方设置铅套(6)上,铅套(6)上端设置有卡齿(61),铅套(6)末端设有铅孔(62);所述笔帽(2)包含笔夹柱(21)、笔刀套(22),笔夹柱(21)与笔刀套(22)对应相互套接,笔夹柱(21)上设有笔夹(23),笔刀套(22)内嵌有笔刀(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木工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