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61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装配工装,包括气缸和第一无纺布,所述气缸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气缸支撑柱,所述气缸支撑柱的下方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设置有导柱,且导柱的左端外侧固定有开关,所述第一无纺布设置于无纺布定位型腔的内部左端,且第一无纺布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无纺布,所述第二无纺布的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三无纺布,且第三无纺布的上方设置有碳罐壳体,所述碳罐壳体的上方固定有气缸支撑板,所述无纺布定位型芯的下端固定有底板。该无纺布装配工装设置有气缸支撑柱,并且气缸支撑柱呈三角形布置,这样可以稳定的支撑气缸支撑板,弹簧与导柱可以使无纺布定位型腔与碳罐壳体之间的位置保持高度对应,确保无纺布装配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装配工装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装配
,具体为一种无纺布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市场上的无纺布在装配过程中只能通过人力手动装配,速度较慢,并且装配式无纺布的平整度不高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纺布装配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装配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纺布在装配过程中只能通过人力手动装配,速度较慢,并且装配式无纺布的平整度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装配工装,包括气缸和第一无纺布,所述气缸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气缸支撑柱,所述气缸支撑柱的下方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设置有导柱,且导柱的左端外侧固定有开关,所述导柱靠近气缸的一端设置有无纺布定位型腔,且无纺布定位型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装配工装,包括气缸(1)和第一无纺布(8),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气缸支撑柱(2),所述气缸支撑柱(2)的下方外侧设置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内部设置有导柱(4),且导柱(4)的左端外侧固定有开关(5),所述导柱(4)靠近气缸(1)的一端设置有无纺布定位型腔(6),且无纺布定位型腔(6)的下端设置有无纺布定位型芯(7),所述第一无纺布(8)设置于无纺布定位型腔(6)的内部左端,且第一无纺布(8)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无纺布(9),所述第二无纺布(9)的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三无纺布(10),且第三无纺布(10)的上方设置有碳罐壳体(11),所述碳罐壳体(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装配工装,包括气缸(1)和第一无纺布(8),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气缸支撑柱(2),所述气缸支撑柱(2)的下方外侧设置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内部设置有导柱(4),且导柱(4)的左端外侧固定有开关(5),所述导柱(4)靠近气缸(1)的一端设置有无纺布定位型腔(6),且无纺布定位型腔(6)的下端设置有无纺布定位型芯(7),所述第一无纺布(8)设置于无纺布定位型腔(6)的内部左端,且第一无纺布(8)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无纺布(9),所述第二无纺布(9)的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三无纺布(10),且第三无纺布(10)的上方设置有碳罐壳体(11),所述碳罐壳体(11)的上方固定有气缸支撑板(12),所述无纺布定位型芯(7)的下端固定有底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支撑柱(2)共设置有三个,且气缸支撑柱(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善嘉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格林利福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