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55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切领域,具体公开了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包括安装台、机架、下模具以及竖直上下移动的刀具,刀具安装在机架上,下模具安装在安装台上,还包括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和卡位柱,支撑柱安装在下模具和安装台之间,支撑柱下端与安装台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上端与下模具一端的下表面铰接,下模具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上竖直设置有卡槽,卡槽的内壁与卡位柱的侧面滑动接触,卡位柱的下端与安装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方案能够方便的调节下模具位置,进而能够方便的将膜设置在刀具和下模具之间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切领域,具体涉及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
技术介绍
在集成度较高的电子设备内部,电路板的上的电路分布也十分的密集,各个电路板之间需要安装,由于电路板内元器件较多,需要大量的导线进行连接,为了防止导线翘起或者脱落,需要保护膜对导线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整个电路板的稳定性。所以需要将保护膜切割为合适使用的大小和形状,在进行膜的切割加工时,需要将膜放置到切割机中进行切割,刀具在伸缩气缸的带动下移动,刀具穿过膜作用到下模具上,实现对膜的切割;由于膜较薄,在将膜安装到刀具和下模具之间时,需要调节下模具的高度,让膜从刀具和下模具之间的间隙处通过,需要从狭小的出料口对下模具进行调整,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的调节下模具位置的切割模具,以方便的将膜设置在刀具和下模具之间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包括安装台、机架、下模具以及竖直上下移动的刀具,刀具安装在机架上,下模具安装在安装台上,还包括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和卡位柱,支撑柱安装在下模具和安装台之间,支撑柱下端与安装台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上端与下模具一端的下表面铰接,下模具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上竖直设置有卡槽,卡槽的内壁与卡位柱的侧面滑动接触,卡位柱的下端与安装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需要将待切割的膜安装到刀具和下模具之间时,下模具绕支撑柱的竖直轴线转动,下模具设有卡槽的一端也同步转动,进而让卡位柱与卡槽的内壁发生相对滑动,卡位柱和卡槽的设置,能让下模具稳定的转动。当下模具向远离刀具的方向转动后,下模具不再与刀具正对,使得刀具与安装台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增大,待切割的膜可方便的通过此间隙进行安装或调整。当待切割的膜安装或调整完成后,下模具再次绕支撑柱的竖直轴线转动,下模具向靠近刀具的方向转动,下模具上的卡槽再次与卡位柱发生相对滑动,当卡槽的内壁与卡位柱相抵时,停止转动下模具,此时下模具也正对刀具,且下模具将膜压紧,便于对膜进行切割。进一步,支撑柱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空腔,下模具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滑动柱,滑动柱的侧壁与空腔的内壁滑动接触,滑动柱的侧壁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下模具在沿支撑柱的竖直轴线水平转动时,滑动柱也在支撑柱的内部空腔内转动,滑动柱能对下模具的转动进行限位;同时由于滑动柱的侧壁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滑动柱相对支撑柱转动时,滑动柱的侧壁与空腔的内壁未完全接触,能让下模具的转动更加省力和顺滑。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滑环以及可与第一滑环相抵的第二滑环,第一滑环同轴固定安装在滑动柱的下端上,第二滑环同轴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空腔的内壁上,第二滑环的内壁与滑动柱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第一滑环的外壁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下模具在沿支撑柱的竖直轴线水平转动时,若滑动柱将移动至支撑柱的空腔外时,第一滑环的上表面与第二滑环的下表面相抵,避免下模具与支撑柱脱离;同时在第二滑环的内壁与滑动柱的侧壁之间设置间隙,第一滑环的外壁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在使用时可让下模具设有卡槽的一端向上抬升,抬升时,第一滑环与空腔的内壁相抵,第一滑环与滑动柱的外壁相抵,此时下模具的上表面呈轻微倾斜状态,进而使得下模具设有卡槽的一端与卡位柱分离,然后在水平面上继续转动模具,能够扩大下模具的转动范围,更有利于扩大刀具与安装台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更便于对膜进行安装或调整。进一步,卡槽为弧形的条状槽,且卡槽的圆心处与支撑柱横截面的圆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卡槽在下模具的带动下转动时,卡位柱沿卡槽的轮廓发生相对滑动,便于将下模具快速的限制到卡位柱上。进一步,卡槽的一端为贯穿下模具的开口。通过开口的设置,让下模具在水平面上水平转动的同时,开口处即可供卡位柱通过,能够快速的让卡槽的内壁与卡位柱相抵,实现对下模具的快速限位。进一步,还包括膜切割后的收卷辊,收卷辊转动安装在安装台的一侧上,且收卷辊的轴线与膜的传送方向垂直。收卷辊能对切割后的膜进行收卷,让膜的切割加工保持持续的状态。进一步,开口设置在下模具靠近收卷辊的一侧上。开口的朝向与膜的传送方向相同,当下模具受到膜此方向的摩擦力时,该摩擦力会转化为将下模具向开口方向推动的推力,进而能让下模具上的卡槽与卡位柱的侧面保持相抵状态,能够提升在切割时,下模具支撑的稳定性,能有效的提高膜的切割精度。进一步,卡位柱的侧面上设有环状的滑槽,滑槽与卡位柱同轴设置,且卡槽与滑槽的内壁滑动接触,下模具的上表面可与滑槽的上侧壁相抵,下模具的下表面可与滑槽的下侧壁相抵。当卡槽与滑槽接触时,下模具的上表面与滑槽的上侧壁相抵,下模具的下表面与滑槽的下侧壁相抵,实现对下模具的限位,让下模具的限位更加准确。进一步,开口设置在下模具远离收卷辊的一侧上。开口的方向与膜的传送方向相反,在将下模具安装到卡位柱上时,下模具只需水平向刀具的方向移动即可,整个下模具的调节过程更加的方便快捷。进一步,下模具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设置在下模具靠近卡槽的一端上。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方便的推动把手移动,同时带动下模具沿支撑柱的竖直轴线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主视方向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下模具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主视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下模具的俯视图;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安装台10、机架20、伸缩气缸201、刀具202、下模具30、卡槽301、收卷辊40、支撑柱501、滑动柱502、第一滑环503、第二滑环504、卡位柱505、滑槽506、把手60。实施例1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包括安装台10、机架20、下模具30、伸缩气缸201、刀具202、调节单元以及膜切割后的对膜进行收卷的收卷辊40,机架20焊接在安装台10上,伸缩气缸201焊接在机架20上,刀具202的下端与伸缩气缸201下端焊接,伸缩气缸201带动刀具202上下移动,刀具202与安装台10上表面之间设有供下模具30和膜移动的间隙;下模具30呈片状,下模具30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安装台10的上表面且可与刀具202相对。如图1所示,调节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501、卡位柱505、第一滑环503以及可与第一滑环503相抵的第二滑环504,支撑柱501安装在下模具30和安装台10之间,支撑柱501下端与安装台10的左侧焊接,支撑柱501的上端与下模具30左端的下表面铰接;同时如图3所示,支撑柱501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空腔,下模具30底面上焊接有滑动柱502,第一滑环503同轴焊接在滑动柱502的下端上,第二滑环504同轴焊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包括安装台、机架、下模具以及竖直上下移动的刀具,所述刀具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下模具安装在安装台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和卡位柱,所述支撑柱安装在下模具和安装台之间,支撑柱下端与安装台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上端与下模具一端的下表面铰接,下模具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上竖直设置有卡槽,卡槽的内壁与卡位柱的侧面滑动接触,卡位柱的下端与安装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包括安装台、机架、下模具以及竖直上下移动的刀具,所述刀具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下模具安装在安装台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和卡位柱,所述支撑柱安装在下模具和安装台之间,支撑柱下端与安装台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上端与下模具一端的下表面铰接,下模具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上竖直设置有卡槽,卡槽的内壁与卡位柱的侧面滑动接触,卡位柱的下端与安装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内部设有圆柱形的空腔,所述下模具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滑动柱,滑动柱的侧壁与空腔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滑动柱的侧壁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环以及可与第一滑环相抵的第二滑环,所述第一滑环同轴固定安装在滑动柱的下端上,第二滑环同轴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滑环的内壁与滑动柱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第一滑环的外壁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调节的切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昌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