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对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47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数控机床对刀装置,属于数控机床领域,包括对刀设备本体,所述对刀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柱,所述稳定柱的右侧开设有环形插接槽,所述环形插接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稳定柱前侧和后侧的右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圆形挡块的内部开设有圆形配合孔,这样就能够使挤压杆的运动效果更好,使防护的效果也更好,解决了现有不能给予连接线很好的防护的问题,具有防护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机床对刀装置
本技术属于数控机床
,尤其涉及数控机床对刀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现有的数控机床对刀装置,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般都是往如何更好的对刀和如何更方便使用者使用这些方面进行优化,往往忽略了是否能够很好的对连接线进行防护,具体而言,在数控机床正常使用时,其连接线会因为使用不当在连接处出现断裂,从而影响数控机床的正常使用,需要较高频率的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对刀装置,具备防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不能给予连接线很好的防护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控机床对刀装置,包括对刀设备本体,所述对刀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柱,所述稳定柱的右侧开设有环形插接槽,所述环形插接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稳定柱前侧和后侧的右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环形插接槽的内部插接有环形插接块,所述环形插接块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接机构,所述环形插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前侧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圆形挡块,所述圆形挡块的外表面与圆形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挡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前侧贯穿圆形通孔并延伸至稳定柱的前侧,所述挤压杆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提拉手柄,所述挤压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挤压弹簧,所述第一挤压弹簧的前侧与圆形挡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弹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内部与挤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的后侧贯穿圆形通孔并延伸至弧形卡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前侧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第二挤压弹簧,所述第二挤压弹簧的后侧与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挤压弹簧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方形限位块,所述方形限位块的外表面与放置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方形限位块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的前侧与弧形卡槽的内部卡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方形限位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均与限位槽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弹簧和圆形块均位于圆形通孔的内部,所述圆形块的外表面与圆形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圆形挡块的内部开设有圆形配合孔,所述圆形配合孔的内壁与挤压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对刀设备本体、稳定柱、环形插接槽、圆形通孔、挤压装置、圆形挡块、挤压杆、提拉手柄、第一挤压弹簧、圆形块、环形插接块、放置槽、卡接机构、第二挤压弹簧、方形限位块、弧形卡块、连接管道、弧形卡槽、限位槽、限位块和圆形配合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不能给予连接线很好的防护的问题,该数控机床对刀装置,具备防护效果好的优点;通过人力推动提拉手柄来实现整个挤压装置的动力源,因力是可以传递的,在推动提拉手柄的同时带动挤压杆移动,在挤压杆移动的同时带动圆形块移动,这样就能够实现给予第一挤压弹簧一个形变的力,从而实现将卡进弧形卡槽内部的弧形卡块推出,同时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一挤压弹簧快速的将挤压杆拉回原始位置,从而不影响正常的安装,使防护的效果更好;通过弧形卡块受力来实现整个卡接机构的动力源,因力是可以传递的,在弧形卡块受力的同时给予方形限位块一个挤压的力,这样就能够实现给予第二挤压弹簧一个形变的力,从而实现将弧形卡块挤入放置槽的内部,这样就能够实现环形插接块与环形插接槽的插接,等插接完成以后,第二挤压弹簧也给予弧形卡块一个相同的反作用力,这样就能够实现很好插接,使防护的效果更好;通过放置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限位槽,同时方形限位块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这样就能够实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滑动连接,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限制方形限位块的位置,同时也能使方形限位块的运动轨迹更加稳定,使防护的效果更好;通过第一挤压弹簧和圆形块均位于圆形通孔的内部,同时圆形块的外表面与圆形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这样就能够实现很好的限制圆形块的运动轨迹,使防护的效果更好;通过在圆形挡块的内部开设有圆形配合孔,这样就能够使挤压杆的运动效果更好,使防护的效果也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连接管道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道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对刀设备本体;2、稳定柱;3、环形插接槽;4、圆形通孔;5、挤压装置;501、圆形挡块;502、挤压杆;503、提拉手柄;504、第一挤压弹簧;505、圆形块;6、环形插接块;7、放置槽;8、卡接机构;801、第二挤压弹簧;802、方形限位块;803、弧形卡块;9、连接管道;10、弧形卡槽;11、限位槽;12、限位块;13、圆形配合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控机床对刀装置,包括对刀设备本体1,对刀设备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柱2,稳定柱2的右侧开设有环形插接槽3,环形插接槽3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弧形卡槽10,稳定柱2前侧和后侧的右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4,两个圆形通孔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挤压装置5,环形插接槽3的内部插接有环形插接块6,环形插接块6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放置槽7,两个放置槽7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接机构8,环形插接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9。参考图4,前侧挤压装置5包括圆形挡块501,圆形挡块501的外表面与圆形通孔4的内壁固定连接,圆形挡块5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杆502,挤压杆502的前侧贯穿圆形通孔4并延伸至稳定柱2的前侧,挤压杆50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提拉手柄503,挤压杆50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挤压弹簧504,第一挤压弹簧504的前侧与圆形挡块501的后侧固定连接,第一挤压弹簧504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圆形块505,圆形块505的内部与挤压杆5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挤压杆502的后侧贯穿圆形通孔4并延伸至弧形卡槽10的内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人力推动提拉手柄503来实现整个挤压装置5的动力源,因力是可以传递的,在推动提拉手柄503的同时带动挤压杆502移动,在挤压杆502移动的同时带动圆形块505移动,这样就能够实现给予第一挤压弹簧504一个形变的力,从而实现将卡进弧形卡槽10内部的弧形卡块803推出,同时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一挤压弹簧504快速的将挤压杆502拉回原始位置,从而不影响正常的安装,使防护的效果更好。参考图5,前侧卡接机构8包括第二挤压弹簧8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对刀装置,包括对刀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刀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柱,所述稳定柱的右侧开设有环形插接槽,所述环形插接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稳定柱前侧和后侧的右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两个所述圆形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环形插接槽的内部插接有环形插接块,所述环形插接块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接机构,所述环形插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对刀装置,包括对刀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刀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柱,所述稳定柱的右侧开设有环形插接槽,所述环形插接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稳定柱前侧和后侧的右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两个所述圆形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环形插接槽的内部插接有环形插接块,所述环形插接块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接机构,所述环形插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对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圆形挡块,所述圆形挡块的外表面与圆形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挡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前侧贯穿圆形通孔并延伸至稳定柱的前侧,所述挤压杆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提拉手柄,所述挤压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挤压弹簧,所述第一挤压弹簧的前侧与圆形挡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弹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内部与挤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的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倪燕陈琪刘蜀廖磷志程艳奎曾欣张德红沈涛刘勇赖啸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