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44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包括装置箱和支撑台,所述装置箱内部底端左右两侧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端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输出端与液压伸缩杆液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组第一凹槽中间均设置有转杆,且两组所述转杆中间均设置有第一转轴,当液压缸推动液压伸缩杆时,通过两组第一转轴外侧壁分别与液压伸缩杆上端和支杆上端固定连接,可以将支撑台左端推到装置箱上,便于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进行下料,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活塞杆加工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
技术介绍
焊接生产线的原理是依据钣金的折弯和焊接工艺所改造的机器加滚动流水线所组成的自动化折弯、焊接生产线,轴关节机械手通过电磁阀控制真空吸盘、磁铁、夹子等方式抓取工件,其中包含辅助配套设备、磁力分张器、万向对中台、折弯机、翻面换位架、焊接机械手、搬运码垛机械手、全自动输送系统流水线、等所有一切工作站内辅助设备,在无人化的情况下完成折弯和焊接的工艺加工。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市场的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大部分是通过推车进行下料,在进行运输,这样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也极其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通过两组第一转轴外侧壁分别与液压伸缩杆上端和支杆上端固定连接,可以将支撑台左端推到装置箱上,便于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进行下料,且在若干组所述第二转轴和若干组所述第三转轴之间均设置有滚筒,当液压缸推动液压伸缩杆将支撑台左端推到装置箱上,通过若干组滚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板(20)、装置箱(1)和支撑台(7);/n所述装置箱(1)内部底端左右两侧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上端设置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液压输出端与液压伸缩杆(5)液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杆(6);/n所述支撑台(7)下侧壁左右两端中间均开设有第一凹槽(8),两组所述第一凹槽(8)中间均设置有转杆(9),两组所述转杆(9)中间均设置有第一转轴(10),两组所述第一转轴(10)外侧壁分别与液压伸缩杆(5)上端和支杆(6)上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板(20)、装置箱(1)和支撑台(7);
所述装置箱(1)内部底端左右两侧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上端设置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液压输出端与液压伸缩杆(5)液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杆(6);
所述支撑台(7)下侧壁左右两端中间均开设有第一凹槽(8),两组所述第一凹槽(8)中间均设置有转杆(9),两组所述转杆(9)中间均设置有第一转轴(10),两组所述第一转轴(10)外侧壁分别与液压伸缩杆(5)上端和支杆(6)上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7)中间开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下料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1)内部前侧壁由左到右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裕神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