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38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包括上滚型模和下滚型模。上滚型模的中部设有朝着远离上滚型模轴线方向凸出形成的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的内侧设有用于成型轮辋焊接面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上滚型模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2~4°。下滚型模的中部设有朝着下滚型模轴线方向凹陷形成的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在第一斜面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第一斜面相平行的第二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将轮辋模具槽底角度根据轮辐成型回弹角度匹配,达到完美贴合,增加轮辋与轮辐的有效结合面积,提升轮毂的整体强度和安全性,延长轮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车轮轮辋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
技术介绍
钢制车轮是由轮辋与轮辐通过组合焊接而合成,其中轮辐与轮辋的组合焊接面的贴合面积关系到合成焊缝的有效连接及车轮的整体使用寿命及车辆安全。轮辐成型目前一部分由冲压拉伸工艺制造完成,冲压模具便于脱模一般会有一定的间隙,加上钢材自身的抗拉强度,导致在成型过程中的产生了一定的回弹量。如图1、图2所示,轮辐300在冲压拉伸制作成型后,原本与轴线相平行的轮辐焊接面301因向外回弹而与轮辐轴线间形成一个锐角夹角,将轮辐300和轮辋400进行压配焊接时,轮辐焊接面301与轮辋焊接面401之间因存在间隙而无法实现完美贴合,导致轮毂的强度和安全性无法达到最佳。上述现象是冲压行业存在的一种通常现象,如果要解决轮辐回弹问题,需通过大量的设备模具工序来完成,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及产品制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利用滚型工艺将轮辋模具槽底角度根据轮辐成型回弹角度匹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轮辐回弹而造成轮辐焊接面和轮辋焊接面相互焊接时存在间隙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包括上滚型模和与所述上滚型模相配合的下滚型模。所述上滚型模的中部设有朝着远离上滚型模轴线方向凸出形成的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所述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的内侧设有用于成型轮辋焊接面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上滚型模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2~4°。所述下滚型模的中部设有朝着下滚型模轴线方向凹陷形成的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所述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在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平行的第二斜面。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与上滚型模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滚型模还包括轮辋外侧面第一轮缘成型部、轮辋外侧面第一安装面成型部、轮辋外侧面第二安装面成型部和轮辋外侧面第二轮缘成型部。所述的轮辋外侧面第一轮缘成型部、轮辋外侧面第一安装面成型部、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轮辋外侧面第二安装面成型部和轮辋外侧面第二轮缘成型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滚型模还包括轮辋内侧面第一轮缘成型部、轮辋内侧面第一安装面成型部、轮辋内侧面第二安装面成型部和轮辋内侧面第二轮缘成型部。所述的轮辋内侧面第一轮缘成型部、轮辋内侧面第一安装面成型部、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轮辋内侧面第二安装面成型部和轮辋内侧面第二轮缘成型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利用滚型工艺将轮辋模具槽底角度根据轮辐成型回弹角度匹配,达到完美贴合,增加轮辋与轮辐的有效结合面积,提升轮毂的整体强度和安全性,延长轮毂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钢制车轮中轮辐与轮辋的配合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本技术滚型出的轮辋与轮辐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上滚型模;11、轮辋外侧面第一轮缘成型部;12、轮辋外侧面第一安装面成型部;13、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131、第一斜面;14、轮辋外侧面第二安装面成型部;15、轮辋外侧面第二轮缘成型部;2、下滚型模;21、轮辋内侧面第一轮缘成型部;22、轮辋内侧面第一安装面成型部;23、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231、第二斜面;24、轮辋内侧面第二安装面成型部;25、轮辋内侧面第二轮缘成型部;300、轮辐;301、轮辐焊接面;400、轮辋;401、轮辋焊接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3-5所示,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包括上滚型模1和与上滚型模1相配合的下滚型模2。上滚型模1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轮辋外侧面第一轮缘成型部11、轮辋外侧面第一安装面成型部12、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13、轮辋外侧面第二安装面成型部14和轮辋外侧面第二轮缘成型部15。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13朝着远离上滚型模1轴线方向凸出,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13的内侧设有用于成型轮辋焊接面401的第一斜面131,第一斜面131与上滚型模1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下滚型模2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轮辋内侧面第一轮缘成型部21、轮辋内侧面第一安装面成型部22、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23、轮辋内侧面第二安装面成型部24和轮辋内侧面第二轮缘成型部25。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23朝着下滚型模2轴线方向凹陷,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23在第一斜面13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第一斜面131相平行的第二斜面231。本技术的滚型模具在成型轮辋400时,通过第一斜面131和第二斜面231的相互配合,在轮辋400上成型出一个能够与轮辐焊接面301完美贴合的轮辋焊接面401,在压配制作轮毂时能够增加轮辋400和轮辐300的有效结合面积,提升轮毂的整体强度和安全性,延长轮毂的使用寿命。制作出的轮毂在原有设备模具投入下达到了很好的疲劳试验效果,适于推广使用。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包括上滚型模和与所述上滚型模相配合的下滚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型模的中部设有朝着远离上滚型模轴线方向凸出形成的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所述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的内侧设有用于成型轮辋焊接面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上滚型模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2~4°,所述下滚型模的中部设有朝着下滚型模轴线方向凹陷形成的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所述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在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平行的第二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包括上滚型模和与所述上滚型模相配合的下滚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型模的中部设有朝着远离上滚型模轴线方向凸出形成的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所述轮辋外侧面梯形槽成型部的内侧设有用于成型轮辋焊接面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上滚型模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2~4°,所述下滚型模的中部设有朝着下滚型模轴线方向凹陷形成的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所述轮辋内侧面梯形槽成型部在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平行的第二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上滚型模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内胎车轮轮辋的滚型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