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花芳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杂质分离的化工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244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杂质分离的化工反应釜,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釜体,釜体顶部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料管和进液管;釜体内部开设有搅拌腔、两对称设置的上循环流道和两对称设置的下循环流道;釜体内部还开设有两对称设置且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循环料腔;两循环料腔周侧面均通过上循环流道和下循环流道与搅拌腔连通;搅拌腔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组件;两循环料腔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螺旋输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滤液网的设计,能够在反应釜加工的过程中,快速对多余的液体进行回收,同时完成固液分离过程,通过环形滤料网的设计,一方面能够过滤出物料中的不合格物料,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完成排渣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杂质分离的化工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杂质分离的化工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然而在一般含有固液混合物的反应过程中,当反应完成后,由于反应釜结构的限制,很难将反应完成后的液体和固体分离开来,需要在反应完成后,重新进行固液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杂质分离的化工反应釜,通过环形滤料网、滤液网等结构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化工反应釜不便于物料的固液分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杂质分离的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部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料管和进液管;所述釜体内部开设有搅拌腔、两对称设置的上循环流道和两对称设置的下循环流道;所述釜体内部还开设有两对称设置且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循环料腔;两所述循环料腔周侧面均通过上循环流道和下循环流道与搅拌腔连通;所述搅拌腔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组件;两所述循环料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杂质分离的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顶部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料管(2)和进液管(3),其特征在于:/n所述釜体(1)内部开设有搅拌腔(4)、两对称设置的上循环流道(5)和两对称设置的下循环流道(6);所述釜体(1)内部还开设有两对称设置且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循环料腔(7);两所述循环料腔(7)周侧面均通过上循环流道(5)和下循环流道(6)与搅拌腔(4)连通;/n所述搅拌腔(4)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组件(8);两所述循环料腔(7)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螺旋输料组件(9);两所述循环料腔(7)下部对应螺旋输料组件(9)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0);所述釜体(1)下部还开设有与两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杂质分离的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顶部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料管(2)和进液管(3),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体(1)内部开设有搅拌腔(4)、两对称设置的上循环流道(5)和两对称设置的下循环流道(6);所述釜体(1)内部还开设有两对称设置且呈中空圆柱形结构的循环料腔(7);两所述循环料腔(7)周侧面均通过上循环流道(5)和下循环流道(6)与搅拌腔(4)连通;
所述搅拌腔(4)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组件(8);两所述循环料腔(7)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螺旋输料组件(9);两所述循环料腔(7)下部对应螺旋输料组件(9)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0);所述釜体(1)下部还开设有与两循环料腔(7)连通的排料通道(11);
所述搅拌腔(4)底部固定安装有滤液网(12);所述滤液网(12)顶端与搅拌组件(8)转动连接;所述釜体(1)对应滤液网(12)下方的位置固定开设有集液室(13);所述釜体(1)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料口(14)和排渣口(15);所述排渣口(15)与排料通道(11)连通处固定安装有环形驱动组件(16);所述环形驱动组件(16)周侧面连接有环形滤料网(17);所述釜体(1)内表面之间还转动连接有阻渣辊(1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超
申请(专利权)人:花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