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料粉料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212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料粉料搅拌罐,涉及物料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搅拌组件、液料管以及粉料管;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液料管贯穿罐体设置且向下延伸,液料管的下方设有用于承接并分散液料的散液盘,散液盘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凸出于散液盘的板面设置的冲击楞;粉料管贯穿罐体延伸至罐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料粉料搅拌罐,在液料管下端出口处设置散液盘,利用液料向下流动的冲力带动散液盘转动,实现对液料的有效分散,保证了液料分散的均布性,实现了液体物料和粉状物料的有效掺和,便于后续搅拌过程中搅拌混合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搅拌效率,同时散液盘的设置也降低了液料对罐体的冲击,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料粉料搅拌罐
本技术属于物料混合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料粉料搅拌罐。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用量大幅度增加。目前施工中所用的混凝土多通过搅拌站进行制作。混凝土搅拌站以以水泥、粉煤灰、矿渣粉为胶结材料,将砂、石、添加剂、水石灰、煤渣等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最终得到混凝土,然后利用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运至各个建设项目。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时,需要用到多种外加剂,有的外加剂是利用液料和液料反应合成的,有的则是利用液料和粉料反应合成的。在进行液料和粉料的混合过程中,现有采用的是利用两个管子分别将粉料和液料送入搅拌罐内,然后通过搅拌叶片进行搅拌混和。由于管子送料的方式使液料下落位置相对固定,一方面不利于后续混合的均匀性,同时也容易对搅拌罐的局部位置造成过大的冲击,容易引起罐体的损坏,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料粉料搅拌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料上料位置集中不利于液料和粉料混合均匀以及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料粉料搅拌罐,包括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罐体、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于罐体的内部的搅拌组件、液料管以及粉料管;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液料管贯穿罐体设置且向下延伸,液料管的下方设有用于承接并分散液料的散液盘,散液盘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凸出于散液盘的板面设置的冲击楞;粉料管贯穿罐体延伸至罐体内。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散液盘的外周向下倾斜设置,且冲击楞自散液盘的中心向外周延伸。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冲击楞的外端向液料的来向一侧倾斜。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液料管的侧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轴,延伸轴的下端设有用于承托散液盘的托台,散液盘位于托台上方且与延伸轴转动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托台的上方还设有套设于延伸轴上的轴承,散液盘套设于轴承的外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粉料管的主轴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夹角α,35°<α<5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粉料管的出口处设有扩散板,扩散板的出口端向下倾斜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以及至少两个搅拌叶片;搅拌轴沿上下方向贯穿罐体的顶部设置,且搅拌轴的上端连接有电机;至少两个搅拌叶片设置于搅拌轴的下端且沿搅拌轴的周向均匀布设。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搅拌叶片上设有贯穿搅拌叶片的板面设置的过料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罐体的上端还连接有布袋除尘器以及与布袋除尘器相连的真空负压设备。本技术提供的液料粉料搅拌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液料粉料搅拌罐,在液料管下端出口处设置散液盘,利用液料向下流动的冲力带动散液盘转动,实现对液料的有效分散,保证了液料分散的均布性,实现了液体物料和粉状物料的有效掺和,便于后续搅拌过程中搅拌混合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搅拌效率,同时散液盘的设置也降低了液料对罐体的冲击,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料粉料搅拌罐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Ⅱ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散液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0、罐体;200、搅拌组件;210、搅拌轴;220、搅拌叶片;230、电机;240、过料孔;300、液料管;400、粉料管;410、扩散板;500、散液盘;510、冲击楞;520、延伸轴;530、托台;540、挡圈;550、轴承;560、卡套;570、套筒;600、真空负压设备;610、布袋除尘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液料粉料搅拌罐进行说明。液料粉料搅拌罐,包括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罐体100、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于罐体100的内部的搅拌组件200、液料管300以及粉料管400;罐体100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液料管300贯穿罐体100设置且向下延伸,液料管300的下方设有用于承接并分散液料的散液盘500,散液盘500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凸出于散液盘500的板面设置的冲击楞510;粉料管400贯穿罐体100延伸至罐体100内。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料粉料搅拌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液料粉料搅拌罐,在液料管300下端出口处设置散液盘500,利用液料向下流动的冲力带动散液盘500转动,实现对液料的有效分散,保证了液料分散的均布性,实现了液体物料和粉状物料的有效掺和,便于后续搅拌过程中搅拌混合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搅拌效率,同时散液盘500的设置也降低了液料对罐体100的冲击,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进料管设置于搅拌组件200的一侧部,位于罐体100的外圈位置,散液盘500设置的位置位于液料管300的外圈,位于液料管300远离搅拌组件200的一侧。当液料管300中的液体向罐体100内流动时,散液盘500能够通过外周的板面实现对液料的承接,通过液料对散液盘500上的冲击楞510的冲击作用,实现散液盘500绕轴心的旋转,带动板面上的液料向散液盘500的外周分散,使液料向罐体100内的其他位置进行有效扩散,避免液料管300的液体直接落入罐体100造成的冲击以及与粉料混合不均的问题。进一步的,在设置进料管以及散液盘500的位置时,应尽量保证散液盘500能够带动料液辐射到更多的区域,避免散液盘500携带料液直接甩向罐体100内壁造成的料液分布不均。本实施例中,散液盘500在料液的冲击作用下呈现逆时针旋转的趋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料粉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体,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底部设有出料口;/n搅拌组件,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n液料管,贯穿所述罐体设置且向下延伸,所述液料管的下方设有用于承接并分散液料的散液盘,所述散液盘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凸出于所述散液盘的板面设置的冲击楞;/n粉料管,贯穿所述罐体延伸至所述罐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料粉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底部设有出料口;
搅拌组件,主轴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
液料管,贯穿所述罐体设置且向下延伸,所述液料管的下方设有用于承接并分散液料的散液盘,所述散液盘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凸出于所述散液盘的板面设置的冲击楞;
粉料管,贯穿所述罐体延伸至所述罐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料粉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液盘的外周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冲击楞自所述散液盘的中心向外周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料粉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楞的外端向所述液料的来向一侧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料粉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料管的侧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轴,所述延伸轴的下端设有用于承托所述散液盘的托台,所述散液盘位于所述托台上方且与所述延伸轴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料粉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磊高翯高勇利苏亚楠吉军鼎张琪李小策常会会郑运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铁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