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比胶液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液管和抽吸管,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搅拌桶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带有螺纹的立柱,所述立柱上通过螺纹连接套设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的顶部向上延伸至搅拌桶的顶部外侧并与转动件连接,驱动所述转动件带动搅拌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取胶便捷、不易污染环境、对不同深度的胶液进行充分搅拌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比胶液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胶液搅拌的
,具体涉及一种配比胶液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理化试验的试样制备过程当中,经常会需要将胶液的两种或多种组分混合在一起,使不同的胶液组分进行化学反应,进而获得新的材质,制得所需的试样。在这个过程当中,使胶液各组分之间的充分接触混合均匀是制得有效试样的关键要素。目前,各种胶液都是以桶装的形式保存,在制备试样时的操作步骤有两个:量取胶液、搅拌胶液。在量取胶液时,用勺等工具从桶中转移胶液,极易造成胶液洒落污染周边环境。在搅拌胶液时,当需要两种或多种胶液需要进行搅拌时,采用人工搅拌的形式,容易出现搅拌不完全,胶液分层、扩展不均匀,各组分无法充分接触的问题。而现有的胶液搅拌装置,仅实在搅拌桶中设置可转动的搅拌叶进行搅拌,但是对于搅拌同种胶液深度较深的情况,传统的搅拌装置就不能对不同深度的胶液进行充分搅拌,可能出现搅拌叶片所在深度胶液混合均匀,而其余深度的胶液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因此,针对传统的胶液搅拌装置存在的取胶不便、容易污染环境、不同深度的胶液混合不充分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配比胶液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比胶液搅拌装置,实现干净便捷吸取胶液、对不同深度的胶液进行充分均匀搅拌的功能。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配比胶液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液管和抽吸管,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搅拌桶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带有螺纹的立柱,所述立柱上通过螺纹连接套设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的顶部向上延伸至搅拌桶的顶部外侧并与转动件连接,驱动所述转动件带动搅拌件转动。工作原理:搅拌桶为带有桶盖的密封结构,桶盖可拆卸的设置在搅拌桶的顶部。搅拌桶的桶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抽吸管,需要吸取胶液时,将进液管通过外部管道伸入需要吸取的组分胶液中,将抽吸管与真空泵、空气压缩机等外部抽吸设备连接,然后通过外部抽吸设备将搅拌桶的内部抽吸形成接近真空的状态,搅拌桶内形成的负压迫使组分胶液通过进液管进入搅拌桶中,完成对胶液的吸取。对于不同组分胶液的比例是通过在抽吸胶液之前进行称重确定,即预先通过称重确定不同组分胶液的比例,然后进行组分胶液的抽吸。胶液被抽吸至搅拌桶的内部后,通过电机或手动的方式驱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进而带动搅拌件进行转动,实现搅拌件对搅拌桶内部胶液的搅拌。同时,搅拌件在转动的同时,由于搅拌件通过螺纹连接套设在立柱上,因此搅拌件在自身转动的同时,也会沿着立柱进行线性移动,通过控制转动件的转动方向进而控制搅拌件的转动方向,通过转换搅拌件的转动方向,即可实现搅拌件在自身转动的同时沿着立柱进行线性往复运动,从而对不同深度的胶液进行均匀搅拌。为了保证搅拌件在自身转动时能够顺利沿着立柱进行线性运动,需要保证搅拌件与立柱之间螺纹连接的摩擦力大于胶液对搅拌件的阻力。本技术用于搅拌液态组分胶,同时要求的搅拌速度较慢,因此液态组分胶对搅拌件的阻力较小,完全能够保障搅拌件与立柱之间螺纹连接的摩擦力大于胶液对搅拌件的阻力。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为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设置在搅拌桶的桶盖上,且转盘的中心设置有带螺纹的通孔;所述搅拌件向上穿过转盘的通孔并与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通过电机等外部驱动设备或手动驱动的方式驱动转盘转动,转盘通过螺纹连接进而带动搅拌件进行转动,实现搅拌件对胶液的搅拌,同时搅拌件自身转动时,由于与立柱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因此同时沿立柱进行线性运动。为了保证搅拌件在自身转动时能够顺利沿着立柱进行线性运动,需要保证搅拌件与立柱之间螺纹连接的摩擦力、搅拌件与转盘至今螺纹连接的摩擦力均大于胶液对搅拌件的阻力。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搅拌件包括连接管和搅拌叶片,所述连接管的内壁通过螺纹套装在立柱上;所述连接管的外壁通过螺纹与转盘的通孔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搅拌叶片。连接管为中空结构,连接管的通孔内壁上设置有与立柱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套设在立柱上。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转盘的通孔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且连接管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与转盘的通孔。转盘转动时驱动连接管转动,进而带动连接管底部的搅拌叶片转动对胶液进行搅拌,同时连接管沿着立柱进行线性移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在搅拌桶的内部升降。为了满足搅拌叶片对搅拌内部的底部到顶部的完全搅拌,因此连接管的长度大于等于搅拌桶内部的深度,即连接管的长度大于等于搅拌桶内部的底部到顶部的距离。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通孔内壁上的螺纹为T形螺纹。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外壁上的螺纹为T形螺纹。将转盘的通孔内壁上的螺纹设置为T形螺纹,相应的连接管外壁的螺纹也为相匹配的T形螺纹;将立柱外壁上的螺纹设置为T形螺纹,相应的连接管通孔内壁的螺纹也为相匹配的T形螺纹。通过T形螺纹能够传递更大的传动力,同时有效避免转盘和连接管之间、连接管和立柱之间发生打滑。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抽吸管与搅拌桶的内部连通。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的承重台上放置有搅拌桶。称重装置用于在吸取胶液时实时称量吸取的胶液重量,以控制不同组分胶液之间的配比。如A、B两种组分胶的比例为1:1,则在抽取A组分胶液时称量A组分胶液的吸取重量,然后在吸取B组分胶液时称量B组分胶液的吸取重量,保证A组分胶液和B组分胶液的吸取重量相同,即保证A组分胶液和B组分胶液配比比例为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搅拌桶的内部设置立柱,并在立柱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设搅拌件,在搅拌桶的顶部转动设置转动件,且转动件和搅拌件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进而实现转动件转动时带动搅拌件对搅拌桶中的胶液进行搅拌,同时搅拌件在进行自身转动时还能沿着立柱进行线性运动,实现对搅拌桶中不同深度的胶液进行均匀搅拌;本技术具有能够对不同深度的胶液进行搅拌、胶液混合均匀充分的有益效果;(2)本技术通过在搅拌桶的桶壁上分别设置进液管和抽吸管,在搅拌桶的底部设置出液管,通过在抽吸管上外接外部抽吸设备将搅拌桶中的空气吸出形成负压,进而通过负压将胶液从进液管吸入搅拌桶进行搅拌,胶液搅拌均匀后通过出液管排出,使胶液的吸取、搅拌、排出过程均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中,防止有机性气体挥发,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健康,同时通过向搅拌同种抽气或充气的方式分别控制胶液吸取和胶液排出,实现了充分释放搅拌过程中混入胶液中的气泡;(3)本技术的整个胶液吸取过程采用负压吸入的方式,不会出现胶液滴漏现象,避免污染周边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转盘与搅拌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立柱与搅拌件的安装示意图。其中:1-搅拌桶;2-立柱;3-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比胶液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液管(01)和抽吸管(02),搅拌桶(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03);所述搅拌桶(1)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带有螺纹的立柱(2),所述立柱(2)上通过螺纹连接套设有搅拌件(3),所述搅拌件(3)的顶部向上延伸至搅拌桶(1)的顶部外侧并与转动件(4)连接,驱动所述转动件(4)带动搅拌件(3)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比胶液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液管(01)和抽吸管(02),搅拌桶(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03);所述搅拌桶(1)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带有螺纹的立柱(2),所述立柱(2)上通过螺纹连接套设有搅拌件(3),所述搅拌件(3)的顶部向上延伸至搅拌桶(1)的顶部外侧并与转动件(4)连接,驱动所述转动件(4)带动搅拌件(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比胶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为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设置在搅拌桶(1)的桶盖上,且转盘的中心设置有带螺纹的通孔;所述搅拌件(3)向上穿过转盘的通孔并与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比胶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3)包括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小龙,胡家杰,佘加亮,郑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