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20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系统,涉及生物除臭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预洗池、生物池以及第一除雾器,预洗池与生物池通过第一除雾器连通,使从预洗池流出的气体经过第一除雾器除雾后进入生物池,有效降低进入生物池中的气体的含水量,避免进入生物池中的气体的湿度过大,同时由于第一除雾器与预洗池连通,第一除雾器从气体中吸收的水分能够顺利回到预洗池,降低预洗池的水分流失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物除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除臭法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除臭方法,其通过在生物填料上培养微生物膜,臭气流经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时,由于污染物在气、液相之间存在浓度梯度,使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此时微生物膜一方面以污染物为养料进行生长繁殖,另一方面经废气中的有毒、有害恶臭物质分解,降解成无毒无害的简单有机物,以达到除臭的目的。目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主要包括预洗池和生物池,通过在将臭气通入生物池前经预洗池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将臭气中包含的可溶物以及颗粒物去除,同时提高臭气的湿度,从而能够保证微生物更好的生长、繁殖,然而现有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中,臭气在经过预洗池后会带走大量的水分,从而需要经常性地对预制池补水,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能够降低臭气从预洗池带走的水分,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生物除臭系统,其能够降低臭气从预洗池带走的水分,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包括预洗池、生物池以及第一除雾器,所述预洗池与所述生物池通过所述第一除雾器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一除雾器降低从所述预洗池进入所述生物池的气体的含水量,且经所述第一除雾器去除的水分能够回到所述预洗池。可选的,所述第一除雾器包括多个除雾球,所述除雾球具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叶片。可选的,所述除雾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所述叶片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半球的第一叶片以及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半球的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一半球和所述第二半球的周向,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交替设置。可选的,所述除雾球包括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形成空心的所述除雾球。可选的,所述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生物池的出口处的第二除雾器。可选的,所述第二除雾器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板片,相邻两个板片之间形成供所述气体流动的除雾通道,沿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除雾通道具有多个弯折段。可选的,所述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箱体、预洗区填料和生物区填料,所述箱体内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预洗区填料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以形成所述预洗池,所述生物区填料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以形成所述生物池,所述第一除雾器设置在所述预洗池与所述生物池之间。可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顶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顶壁的两端;所述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且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隔板与所述顶壁间隔设置以形成将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除雾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除雾器位于所述预洗池的上侧。可选的,所述第一除雾器的厚度为d,200mm≤d≤400mm。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除臭系统。该生物除臭系统包括上述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本技术实施例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包括预洗池、生物池以及第一除雾器,预洗池与生物池通过第一除雾器连通,使从预洗池流出的气体经过第一除雾器除雾后进入生物池,有效降低进入生物池中的气体的含水量,避免进入生物池中的气体的湿度过大,同时由于第一除雾器与预洗池连通,第一除雾器从气体中吸收的水分能够顺利回到预洗池,降低预洗池的水分流失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除臭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由于该生物除臭系统包括上述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因此也具有能够有效减小预洗池的水分流失,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中除雾球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中除雾球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中第二除雾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110-箱体;111-顶壁;112-底壁;113-第一侧壁;114-第二侧壁;115-排气孔;121-第一隔板;122-第二隔板;123-第一格栅板;124-第一支撑柱;125-第二格栅板;126-第二支撑柱;127-第一开口;131-预洗池;132-生物池;140-第一除雾器;141-第一半球;142-第二半球;143-第一叶片;144-第二叶片;145-支架;150-第二除雾器;151-框架;152-板片;153-除雾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100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洗池、生物池以及第一除雾器,所述预洗池与所述生物池通过所述第一除雾器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一除雾器降低从所述预洗池进入所述生物池的气体的含水量,且经所述第一除雾器去除的水分能够流回到所述预洗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洗池、生物池以及第一除雾器,所述预洗池与所述生物池通过所述第一除雾器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一除雾器降低从所述预洗池进入所述生物池的气体的含水量,且经所述第一除雾器去除的水分能够流回到所述预洗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雾器包括多个除雾球,所述除雾球具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所述叶片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半球的第一叶片以及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半球的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一半球和所述第二半球的周向,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球包括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形成空心的所述除雾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生物池的出口处的第二除雾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雾器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板片,相邻两个板片之间形成供所述气体流动的除雾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媛媛盛沛胡春肖贾浩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惠斯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