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液油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18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液油冷凝装置,涉及含油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是由壳体和输气管构成,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油管,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油管,壳体内部设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固定了输气管,输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壳体的下部侧壁、其出气端位于壳体的顶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膨胀节,输气管的进气端设有支路,支路的出口端位于壳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气管为旋转上升设计,且旋转半径逐步增大,使气体逐步上升和扩散,这样气体一方面能够延长待降温气体与换热油的接触时间,另一方面气体中的颗粒或冷凝液能够沿着管路向下移动,并由管体的最底端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液油冷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液油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液油冷凝装置是含油污泥处理工艺中的必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导热油将含油污泥氧化、氧化后产生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再进行后续处理步骤。由于含油污泥处理工艺中产生的待降温气体,温度较高,而且杂质含量多,因此在降温的过程中,管道中常会积累固体颗粒物或降温后冷凝的一些液体,进而导致气体管道中的杂质积累较多,造成管路管径的减小甚至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液油冷凝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液油冷凝装置,是由壳体和输气管构成,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油管,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油管,壳体内部设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固定了输气管,输气管呈螺旋上升状、且下一层管路的旋转半径小于上一层管路的旋转半径,输气管的进气端位于壳体的下部侧壁、其出气端位于壳体的顶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膨胀节,输气管的进气端设有支路,支路的出口端位于壳体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管穿过上固定板、且由壳体的顶部伸出;进油管穿过下固定板、且由壳体的底部伸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人孔。本技术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液油冷凝装置,其进气管为旋转上升设计,且旋转半径逐步增大,使气体逐步上升和扩散,这样气体一方面能够延长待降温气体与换热油的接触时间,另一方面气体中的颗粒或冷凝液能够沿着管路向下移动,并由管体的最底端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输气管2、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出油管5、进油管6、膨胀节7、人孔8、支路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液油冷凝装置,是由壳体1和输气管2构成,所述的壳体1的顶部设有出油管5,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油管6,导热液油由下而上进入壳体1的内部,增加导热介质在壳体1中的流动时间;壳体1内部设有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出油管5穿过上固定板3、且由壳体1的顶部伸出;进油管6穿过下固定板4、且由壳体1的底部伸出;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之间固定了输气管2,输气管2呈螺旋上升状、且下一层管路的旋转半径小于上一层管路的旋转半径,这样的旋转半径逐步增大的旋转上升设计,使气体逐步上升和扩散,这样气体一方面能够延长待降温气体与换热油的接触时间,另一方面气体中的颗粒或冷凝液能够沿着管路向下移动,并由输气管2的最底端排出;输气管2的进气端位于壳体1的下部侧壁、其出气端位于壳体1的顶部,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膨胀节7和人孔8,输气管2的进气端设有支路9,支路9的出口端位于壳体1的底部(如图1所示)。本装置的工艺过程如下:低温导热液油由进油管6进入壳体1,并由出油管5流出;待降温气体由壳体1下方侧壁的输气管2进气端进入,并由壳体1顶部的输气管2出气端输出,进步下游工艺;当输气管2内部有颗粒或冷凝液能够沿着管路向下移动,并由输气管2的支路9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液油冷凝装置,是由壳体(1)和输气管(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顶部设有出油管(5),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油管(6),壳体(1)内部设有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之间固定了输气管(2),输气管(2)呈螺旋上升状、且下一层管路的旋转半径小于上一层管路的旋转半径,输气管(2)的进气端位于壳体(1)的下部侧壁、其出气端位于壳体(1)的顶部,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膨胀节(7),输气管(2)的进气端设有支路(9),支路(9)的出口端位于壳体(1)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液油冷凝装置,是由壳体(1)和输气管(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顶部设有出油管(5),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油管(6),壳体(1)内部设有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之间固定了输气管(2),输气管(2)呈螺旋上升状、且下一层管路的旋转半径小于上一层管路的旋转半径,输气管(2)的进气端位于壳体(1)的下部侧壁、其出气端位于壳体(1)的顶部,壳体(1)的侧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宪芳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云泰石化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