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干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21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含油污泥干化装置,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是由壳体、传输部和给气部构成,壳体的内部设有传输部,壳体与给气部管路连接,壳体设有进料斗和出料斗,传输部是由三组传输组合首尾相接而成,传输组合的传输平台固定于壳体的内部,传输螺旋杆置于传输平台的顶部;给气部的热风循环器的输出管路输出端位于传输螺旋杆的进料端上方,在热风循环器的输出管路上设有引风机和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组传输螺旋杆组合式传输,并将传输螺旋杆进行纵向排列设计,占地空间小;对各个传输螺旋杆分别进行热风输送,减少了热量损失,同时增设弧形挡板,使热风输送更具有针对性,进而提高了含油污泥的干化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泥干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干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这些含油污泥对于周边土壤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必须进行驱油处理,才能进行排放,因此对含油污泥的处理也是石油开采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含油污泥处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含油污泥中的含油成分去除,然后将污泥部分进行干化,再将干化后的污泥粉末作为制砖等的原料进行再次利用。现有的含油污泥干化设备,占地空间大,加热针对性差,进而导致干化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含油污泥干化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含油污泥干化装置,是由壳体、传输部和给气部构成,所述的壳体的内部设有传输部,壳体与给气部管路连接,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斗,进料斗与传输部的输入端位置相对,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斗,出料斗与传输部的输出端位置相对;所述的传输部是由三组传输组合首尾相接而成,所述的传输组合是由传输螺旋杆和传输平台构成,传输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泥干化装置,是由壳体(1)、传输部和给气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设有传输部,壳体(1)与给气部管路连接,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斗(2),进料斗(2)与传输部的输入端位置相对,壳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斗(3),出料斗(3)与传输部的输出端位置相对;所述的传输部是由三组传输组合首尾相接而成,所述的传输组合是由传输螺旋杆(4)和传输平台(5)构成,传输平台(5)固定于壳体(1)的内部,传输螺旋杆(4)置于传输平台(5)的顶部、并由电机驱动;所述的给气部是由热风循环器(6)和引风机(7)构成,热风循环器(6)的输出管路输出端位于传输螺旋杆(4)的进料端上方,在热风循环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干化装置,是由壳体(1)、传输部和给气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设有传输部,壳体(1)与给气部管路连接,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斗(2),进料斗(2)与传输部的输入端位置相对,壳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斗(3),出料斗(3)与传输部的输出端位置相对;所述的传输部是由三组传输组合首尾相接而成,所述的传输组合是由传输螺旋杆(4)和传输平台(5)构成,传输平台(5)固定于壳体(1)的内部,传输螺旋杆(4)置于传输平台(5)的顶部、并由电机驱动;所述的给气部是由热风循环器(6)和引风机(7)构成,热风循环器(6)的输出管路输出端位于传输螺旋杆(4)的进料端上方,在热风循环器(6)的输出管路上设有引风机(7)和加热器(12),热风循环器(6)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壳体(1)的底部和侧壁;所述的热风循环器(6)是由腔室(8)和过滤网(9)构成,腔室(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宪芳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云泰石化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