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该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包括:接尘罐,所述接尘罐内上端设置有空心隔板,所述空心隔板中部向上弧形隆起;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与所述空心隔板内部连通,所述空心隔板底面均匀设置有喷淋孔;以及粉尘进管,所述粉尘进管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贯穿所述空心隔板,所述粉尘进管上位于所述空心隔板的下方套设有压尘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尘罐底部并通过第一出料口与所述接尘罐连通的送尘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能对除尘设备排放的粉尘妥善接收及处理,相对快捷方便的传送至指定位置,有助于节省人工成本,并且在接收转运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粉尘接收
,尤其涉及到一种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工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石墨粉尘,这些粉尘需要经过吸尘管道进入除尘设备中进行除尘处理。国内企业在接收除尘设备排放的粉尘时,大多使用人工编织袋手动接放,环境差、粉尘多、劳动强度大,编制袋容易破损,造成浪费,而且容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该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包括接尘罐,所述接尘罐内上端设置有空心隔板,所述空心隔板中部向上弧形隆起;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与所述空心隔板内部连通,所述空心隔板底面均匀设置有喷淋孔;以及粉尘进管,所述粉尘进管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贯穿所述空心隔板,所述粉尘进管上位于所述空心隔板的下方套设有压尘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尘罐底部并通过第一出料口与所述接尘罐连通的送尘罐,所述送尘罐内设置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将所述送尘罐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接尘罐内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竖隔板连接并用于向所述第一出料口导料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上贯穿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端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绞龙轴上且设置在所述绞龙轴的一端,所述绞龙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竖隔板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内,且所述绞龙轴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内的部分设置有绞龙叶片,所述送尘罐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腔连通的第二出料口。优选的,所述接尘罐竖直设置,所述送尘罐水平设置,所述接尘罐固定设置在所述送尘罐一端上方。优选的,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且所述搅拌轴还贯穿所述接尘罐底部及所述送尘罐顶部,所述倾斜板、所述接尘罐底部及所述送尘罐顶部分别设置有供所述搅拌轴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内均设置有轴承,所述搅拌轴固定插接在所述轴承上,所述轴承与所述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绞龙轴水平设置,所述竖隔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绞龙轴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绞龙轴固定插接在所述密封轴承上,所述密封轴承与所述贯穿孔之间设置有轴承密封圈。优选的,所述送尘罐的两端设置有支撑架。优选的,还包括送料传送带装置,所述送料传送带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下方。在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能对除尘设备排放的粉尘妥善接收,并且能够妥善处理后相对快捷方便的传送至指定位置,有助于节省人工成本,并且在接收转运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处理石墨粉尘,目前石墨工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石墨粉尘,这些粉尘要经过吸尘管道进入除尘设备中进行除尘处理,并且要接收除尘设备排放的粉尘,但在接收除尘设备排放的粉尘时,大多使用人工编织袋手动接放,环境差、粉尘多、劳动强度大,编制袋容易破损,造成浪费,而且容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包括接尘罐1,接尘罐1竖直设置。接尘罐1内部上端设置有空心隔板2,空心隔板2周圈与接尘罐1内壁固定连接,并且空心隔板2中部整体向上弧形隆起。还包括进水管3,进水管3固定贯穿设置在接尘罐1上端,且进水管3延伸至接尘罐1内并与空心隔板2内部连通。进水管3与空心隔板2顶面固定连接,空心隔板2底面均匀设置有喷淋孔4。还包括粉尘进管5,粉尘进管5固定贯穿设置在接尘罐1上端,且粉尘进管5延伸至接尘罐1内并贯穿空心隔板2,粉尘进管5贯穿空心隔板2处的周圈外壁与空心隔板2的顶面和底面无缝固定连接,并且粉尘进管5固定套设有压尘板6,压尘板6位于空心隔板2的下方,且压尘板6位于粉尘进管5的出尘口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空心隔板2和压尘板6均为圆形板,并且压尘板6的直径小于空心隔板2的直径。粉尘进管5具体可贯穿设置在空心隔板2的中部,压尘板6与粉尘进管5同轴设置,并且压尘板6中部向上倾斜隆起。本申请通过粉尘进管5使石墨粉尘进入接尘罐1内,石墨粉尘在压尘板6的作用下可以较为快速的扩散至压尘板6的周圈外侧,通过进水管3向空心隔板2内部高压注水,进入空心隔板2内部的水在水压作用下经喷淋孔4喷出,可以对扩散至压尘板6周圈外侧的石墨粉尘进行喷淋,以使石墨粉尘遇水潮湿后掉落在接尘罐1内部下端。此外,本申请还包括送尘罐8,送尘罐8水平设置,送尘罐8设置在接尘罐1底部并通过第一出料口7与接尘罐1连通。具体的,接尘罐1固定设置在送尘罐8一端上方。送尘罐8内设置有竖隔板9,竖隔板9将送尘罐8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竖隔板9为圆形平板,竖隔板9的周圈侧壁与送尘罐8内壁固定连接。接尘罐1内部下端设置有与竖隔板9固定连接的倾斜板10,倾斜板10并用于向第一出料口7方向导料。同时,在倾斜板10上贯穿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上端延伸至接尘罐1内并设置有搅拌叶片12。上述提到石墨粉尘进入接尘罐1内部并被水喷淋潮湿后掉落在接尘罐1内部下端,这样正好通过搅拌轴11上的搅拌叶片12对潮湿的石墨粉尘进行搅拌,经过搅拌均匀的石墨粉尘在倾斜板10的导向作用下经过第一出料口7能够进入到送尘罐8内,具体而言,第一出料口7连通接尘罐1与送尘罐8的第二腔,即经搅拌后的石墨粉尘进入到送尘罐8的第二腔中。在本实施例中,在送尘罐8的第一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轴11转动的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具体固定安装在送尘罐8的第一腔内底部,搅拌轴11竖直设置,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1下端固定连接。搅拌轴11还贯穿接尘罐1底部及送尘罐8顶部,在倾斜板10上、接尘罐1底部及送尘罐8顶部分别设置有供搅拌轴11穿过的穿孔,每个穿孔内均对应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为密封轴承,搅拌轴11固定插接在每个轴承上,并且每个轴承与对应的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本申请通过驱动电机13驱动搅拌轴11转动,搅拌轴11带动搅拌叶片12对石墨粉尘进行搅拌。此外,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14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15均位于送尘罐8的第一腔内。第二锥齿轮15固定套装设置在一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尘罐,所述接尘罐内上端设置有空心隔板,所述空心隔板中部向上弧形隆起;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与所述空心隔板内部连通,所述空心隔板底面均匀设置有喷淋孔;以及粉尘进管,所述粉尘进管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贯穿所述空心隔板,所述粉尘进管上位于所述空心隔板的下方套设有压尘板;还包括/n设置在所述接尘罐底部并通过第一出料口与所述接尘罐连通的送尘罐,所述送尘罐内设置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将所述送尘罐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接尘罐内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竖隔板连接并用于向所述第一出料口导料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上贯穿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端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设置有搅拌叶片;/n所述第一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绞龙轴上且设置在所述绞龙轴的一端,所述绞龙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竖隔板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内,且所述绞龙轴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内的部分设置有绞龙叶片,所述送尘罐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腔连通的第二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器石墨粉尘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尘罐,所述接尘罐内上端设置有空心隔板,所述空心隔板中部向上弧形隆起;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与所述空心隔板内部连通,所述空心隔板底面均匀设置有喷淋孔;以及粉尘进管,所述粉尘进管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贯穿所述空心隔板,所述粉尘进管上位于所述空心隔板的下方套设有压尘板;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接尘罐底部并通过第一出料口与所述接尘罐连通的送尘罐,所述送尘罐内设置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将所述送尘罐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接尘罐内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竖隔板连接并用于向所述第一出料口导料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上贯穿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端延伸至所述接尘罐内并设置有搅拌叶片;
所述第一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绞龙轴上且设置在所述绞龙轴的一端,所述绞龙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竖隔板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内,且所述绞龙轴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内的部分设置有绞龙叶片,所述送尘罐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腔连通的第二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承强,
申请(专利权)人:葫芦岛市宏峰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