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慧敏专利>正文

妇产科胎头吸引助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04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妇产科胎头吸引助产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设备箱,且设备箱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吸气泵,所述设备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嵌装有显示屏,所述吸气泵的输出端套接有吸气管,且吸气管的外壁通过卡箍卡接有阀门,所述消毒箱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负压罐,且吸气管与负压罐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显著增加了助产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避免了细菌滋生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保障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性能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妇产科胎头吸引助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助产装置
,尤其涉及妇产科胎头吸引助产装置。
技术介绍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助产器是医院妇产科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之一,胎位不正,多胎生产等都需要利用助产器辅助生产,现有的助产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操作不方便,浪费人力物力,不能满足快速助产的要求,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妇产科医生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妇产科胎头吸引助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妇产科胎头吸引助产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妇产科胎头吸引助产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安装板(18),且安装板(1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消毒箱(4),所述消毒箱(4)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设备箱(8),且设备箱(8)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吸气泵(6),所述设备箱(8)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嵌装有显示屏(19),所述吸气泵(6)的输出端套接有吸气管(7),且吸气管(7)的外壁通过卡箍卡接有阀门(9),所述消毒箱(4)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负压罐(10),且吸气管(7)与负压罐(10)相连通,所述负压罐(10)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妇产科胎头吸引助产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安装板(18),且安装板(1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消毒箱(4),所述消毒箱(4)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设备箱(8),且设备箱(8)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吸气泵(6),所述设备箱(8)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嵌装有显示屏(19),所述吸气泵(6)的输出端套接有吸气管(7),且吸气管(7)的外壁通过卡箍卡接有阀门(9),所述消毒箱(4)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负压罐(10),且吸气管(7)与负压罐(10)相连通,所述负压罐(10)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插接有压力传感器(11),所述负压罐(10)远离设备箱(8)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外壁通过卡箍卡接有流量控制阀(15),且连接管(1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把手(13),所述连接管(12)远离负压罐(10)的一端套接有吸引盘(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胎头吸引助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8)靠近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慧敏尚蓝天
申请(专利权)人:潘慧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