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跟踪水面的水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92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跟踪水面的水质监测装置,由一卷轮、一隔测传送信号器组、一浮体、一监测传送信号板及多个水质感测元件所组成,卷轮旋动缠绕有一信号索,信号索向下拉伸连固有一浮体,隔测传送信号器组包括一螺固于卷轮的外侧轮壁上的转接基板及一接收信号电路板,以电池供电至浮体内的监测传送信号扳,隔测传送信号器组藉由光电信号传送方式将水质感应器的测量值传送至水质监测站,多个水质感测元件分别固定于浮体外侧的多个水质感应器,该装置可实时传送恒定水深的水质监测数值。(*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跟踪水面的水质监测装置。目前,河川水库及输水渠道的水质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除因固定污染源增多之外,也常遇未经处理的废弃物随意排入于水道河川中,而灌溉及民生用水若引入受到污染的水源,除将增加水处理的成本外,也可能引发污染伤害事件。所以,用水及环保机构对于如何长期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污染状况,则显得十分迫切需要。而目前例行的水质监测方式多是利用人工采样,无法全天候监测实时定点水质,至于少数自动连续监测的重点监测站,则采用管路泵以汲水取样至室内监测分析槽,然而其采样取水管口难以兼顾枯丰水期的水位变化。此外,现有利用浮筒(漂浮平台)监测水质的,多以缆索及电缆连接至岸上,其浮筒会不定向飘流并导致电缆缠绕钩触水中杂物,甚而影响监测水质工作的进行。所以,对于上述现有水质技术的缺点,实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改良。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跟踪水面的水质监测装置,其是由一卷轮、一隔测传送信号器组、一浮体及多个水质感测元件所组成,其中该卷轮是旋动组装于一基座支架的中心固定轴上,而在该卷轮的轮面外周缘缠绕有一信号索,且该信号索是向下拉伸连固有一浮体,使该卷轮以自动回转的收线轮盘的缆索作为维持浮体定点及固定吃水深的平衡力,而该隔测传送信号器组包括一转接基板及一接收信号电路板,其中该转接基板是一螺固于卷轮的外侧轮壁上,且该转接基板是藉由光发射器,而将感测数值以光电信号传送至该接收信号电路板上的光接收器,以便能够隔空接收而显示所感测的水质数据信号,并传送至水质监测站,而该多个水质感测元件是分别固定于该浮体外侧的水质感应器,且其藉由多条信号线而连接于该浮体内的监测传送信号板,而在该转接基板上的电池则是供电至浮体内的监测传送信号扳及感应器,所以,本技术藉由该浮体外侧的水质感测器以感测固定入水深度的PH值、水温、溶氧、导电度、浊度及其他水质等数据,并利用该卷轮与信号索的拉伸该浮体与数据传输的双重效能,及以光电传输信号方式,而达到长期实时传送恒定水深的水质监测信号的功效。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跟踪水面的水质监测装置,其是由一卷轮、一隔测传送信号器组、一浮体及多个水质感测元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卷轮,其是旋动组装在一基座支架的中心固定轴上,而在该卷轮的轮面外周缘缠绕有一信号索,且该信号索向下拉伸连固有一浮体;所述的一隔测传送信号器组,其是包括一转接基板及一接收信号电路板,其中该转接基板是一体螺固于该卷轮的外侧轮壁上,且该转接基板是藉由光发射器而将感测数值以光电信号传送至该接收信号电路板上的光接收器;所述的一浮体,其是一连固于该信号索底端的飘浮物体,且该信号索内的多条信号线是密闭连接于该浮体内的监测传送信号板上;所述的多个水质感测元件,其是分别固定于该浮体外侧的水质感应器,且其藉由多条信号线而连接于该浮体内的监测传送信号板。本技术藉由该浮体外侧的水质感测元件,而实时感测固定入水深度的PH值、水温、溶氧、导电度、浊度及其他水质数据,并利用该卷轮与信号索的拉伸该浮体及数据传送的双重效能,及以光电转换的隔空非接触式传送信号方式,而达到长期实时传送恒定水深的水质监测信号的功效。其中在该卷轮的内周缘卡掣绕设有一盘式弹簧,使该卷轮具有自动回转复位的功能。其中该信号索一端穿经其卷轮外侧轮壁,且连接于该转接基扳上的信号端子。其中该转接基扳上组装有电池及光发射器电子元件。其中该接收信号电路板固定于一基座支架侧端,而在该接收信号电路板上具有数据显示器。其中在该卷轮一侧并排对称组装有一感测轮,且该感测轮的轮面周缘也绕设有该信号索。其中该感测轮的周缘等距环设有多个磁铁,且其可藉由一磁感应型的信号检测器,检测出该感测轮所转动的周长变化。其中该卷轮是一体铰接卡掣于一定扭力弹簧组的端侧,使该卷轮具有自动回转复位的功能。下面配合数个较佳的实施例并辅以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实际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质监测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隔测传送信号器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沿3-3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自动跟踪水面的水质监测装置,其是由一卷轮10、一信号传送信号器20、一浮体30及多个水质威测元件35所组成;其中,该卷轮10的一侧是藉由一轴承12而旋动组装于一中心固定轴11上,在该卷轮10的内周缘是卡掣绕设有一盘式弹簧13,使该卷轮10具有自动回转复位的功能,而在该卷轮10的轮面外周缘则是缠绕有一信号索15,在该信号索15内是容设有多条信号线,且该信号索15的底端是向下拉伸连固有一浮体30,使该卷轮10以自动回转(CableExtension)的收线轮盘的缆索作为维持浮体定点及固定吃水深度的平衡力,至于,该信号索15的另一端则是穿经其卷轮外侧轮壁17,而连接于一转接基板21的信号端子22上;一隔测传送信号器组20,其是包括一转接基板21及一接收信号电路板26,其中该转接基板21是一体螺固于该卷轮10的外侧轮壁17上,并与该卷轮10同步转动,不影响该卷轮10的转动与复位,而在该转接基板21上是组装有电池23及光发射器24等电子元件,且该光发射器24的固装位置是对应于该卷轮10的轴心,因而发讯动作不受卷轮10转动的影响,可达成隔空传送信号的功能,而该信号索15内的多条信号线则是连接于该转接基板21上的信号端子22,使感测信号得以藉由光电传输的隔空传送信号方式,而将感测数值以光电信号传送至该接收信号电路板26上的光接收器28。有关该转接基板21上的操作按钮25是用于维护检测的用途,至于该接收信号电路板26则是对应固定于一基座支架19侧端,而该接收信号电路板26也是可显示水质感测数值且将信号传送至水质监测站。一浮体30,其是一连固于该信号索15底端的飘浮物体,且该信号索15内的多条信号线是密闭连接于该浮体30内的监测传送信号板33,而在该转接基板21上的电池23则是供电至浮体内的监测传送信号板33,而该监测传送信号板33设计为周期性工作耗电,例如每分锺读取一次信号,其余时间则进入节电状态,利用电池即可供电运转数个月的长段时间,而在该转接基板21的操作按钮25则是作为临时启动感测传送信号之用,所以,该信号索15除了具有拉动该浮体30的作用外,且其也具有传输所感测水质信号的功效。多个水质感测元件35,其是分别固定于该浮体30外侧的多个水质感应器,且其藉由多条信号线而连接于该浮体30内的监测传送信号板33,使其可分别感测恒定水深下的PH值、水温、溶氧、导电度、浊度及其他水质等数据,并进而将所威应信号经由信号索15及信号传送信号器20以传送至监测站,能够达到长期精确监测湖面定点深度水质的功效。有关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其具体使用功效,则谨作扼要说明如后本技术主要是藉由一卷轮10、一信号传送信号器20与一浮体30间的连动感测装置,得以感测到水面下定点深度的多个水质感应器的测量值,此即由于该浮体30外侧的多个水质感测元件35是随湖面水位升降浮动,且其藉由一具有自动回转复位的卷轮10而相对地拉紧或释出该信号索15,使该信号索15具有拉伸该浮体30与数据传送的双重效能;再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跟踪水面的水质监测装置,其是由一卷轮、一隔测传送信号器组、一浮体及多个水质感测元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卷轮,其是旋动组装在一基座支架的中心固定轴上,而在该卷轮的轮面外周缘缠绕有一信号索,且该信号索向下拉伸连固有一浮体;所述的一隔测传送信号器组,其是包括一转接基板及一接收信号电路板,其中该转接基板是一体螺固于该卷轮的外侧轮壁上,且该转接基板是藉由光发射器而将感测数值以光电信号传送至该接收信号电路板上的光接收器;所述的一浮体,其是一连固于该信号索底端的飘浮物体,且该信号索内的多条信号线是密闭连接于该浮体内的监测传送信号板上;所述的多个水质感测元件,其是分别固定于该浮体外侧的水质感应器,且其藉由多条信号线而连接于该浮体内的监测传送信号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旭桢
申请(专利权)人:得昱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