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池组、蓄电装置、车辆以及飞翔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822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在薄型的电池中具有大电流特性优异的引线形状的电池、电池组、蓄电装置、车辆以及飞翔体。实施方式的电池包括:扁平形状的电极组,其包括正极、与正极电连接的正极集电片、负极、以及与负极电连接的负极集电片,卷绕成扁平形状的正极集电片位于第一端面,且卷绕成扁平形状的负极集电片位于第二端面;电极组侧正极引线,其与正极集电片电连接;电极组侧负极引线,其与负极集电片电连接;外装部件,其包括在开口部具有凸缘部的第一外装部、以及第二外装部,且在焊接第一外装部的凸缘部与第二外装部而形成的空间内收纳有电极组;正极端子部;以及负极端子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电池组、蓄电装置、车辆以及飞翔体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池、电池组、蓄电装置、车辆以及飞翔体。
技术介绍
一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等电池一般具备:电极组,其具备正极及负极;以及外装部件,其收纳该电极组。当前,金属罐、层压膜制容器被实际用作外装部件。金属罐是通过由铝等金属板深拉深加工而获得的。为了通过深拉深加工制作罐,金属板需要某种程度的厚度,这妨碍了外装部件的薄型化,导致体积电容损失。例如,当将板厚0.5mm的外装罐应用于厚度13mm的电池时,外装罐的总板厚占电池厚度的比例为大约7.7%。由于是薄型的电池,因此正在寻求一种电池内的引线复杂地折弯等而紧凑地收纳的方法。在外装部件内,电池的元件与电极端子用引线接合。关于进行接合后的折弯,操作空间及收纳空间狭窄,难以实现收纳。另外,如果设置为在接合后能够进行折弯的程度的厚度,则引线变薄,不适合大电流。另外,如果在焊接引线后使焊接后的部分弯曲,则接合部分容易剥落,从质量的角度出发,也期望一种在接合后没有折弯的电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br>专利文献1: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包括:/n扁平形状的电极组,其包括正极、与所述正极电连接的正极集电片、负极、以及与所述负极电连接的负极集电片,卷绕成扁平形状的所述正极集电片位于第一端面,且卷绕成扁平形状的所述负极集电片位于第二端面;/n电极组侧正极引线,其与所述正极集电片电连接;/n电极组侧负极引线,其与所述负极集电片电连接;/n外装部件,其包括在开口部具有凸缘部的第一外装部、以及第二外装部,在焊接所述第一外装部的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外装部而形成的空间内收纳有所述电极组;/n正极端子部,所述第一外装部在所述正极集电片侧具有通孔,所述正极端子部包括:正极外部端子,其包括头部及从所述头部延伸出的轴部;以及正极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其包括:
扁平形状的电极组,其包括正极、与所述正极电连接的正极集电片、负极、以及与所述负极电连接的负极集电片,卷绕成扁平形状的所述正极集电片位于第一端面,且卷绕成扁平形状的所述负极集电片位于第二端面;
电极组侧正极引线,其与所述正极集电片电连接;
电极组侧负极引线,其与所述负极集电片电连接;
外装部件,其包括在开口部具有凸缘部的第一外装部、以及第二外装部,在焊接所述第一外装部的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外装部而形成的空间内收纳有所述电极组;
正极端子部,所述第一外装部在所述正极集电片侧具有通孔,所述正极端子部包括:正极外部端子,其包括头部及从所述头部延伸出的轴部;以及正极端子引线,其具有通孔,所述头部向所述第一外装部的外侧突出,所述轴部插入所述正极端子引线的通孔,且所述轴部铆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外装部及所述正极端子引线;
负极端子部,所述第一外装部在所述负极集电片侧具有通孔,所述负极端子部包括:负极外部端子,其包括头部及从所述头部延伸出的轴部;以及负极端子引线,其具有通孔,所述头部向所述第一外装部的外侧突出,所述轴部插入所述负极端子引线的通孔,且所述轴部铆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外装部及所述负极端子引线,
所述正极端子引线具有在所述第二外装部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在所述电极组侧正极引线的所述电极组侧的相反侧,具有电极组侧正极引线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正极端子引线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组侧正极引线的第一延伸部焊接,
焊接的所述正极端子引线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组侧正极引线的第一延伸部的前端相对于与所述第一外装部的开口部平行的第二外装部的面垂直或者大致垂直,
所述负极端子引线具有在所述第二外装部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在所述电极组侧负极引线的所述电极组侧的相反侧具有电极组侧负极引线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负极端子引线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组侧负极引线的第一延伸部焊接,
焊接的所述负极端子引线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组侧负极引线的第一延伸部的前端相对于与所述第一外装部的开口部平行的第二外装部的面垂直或者大致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组为一个以上,
所述电池的厚度是5mm以上30mm以下,
所述电极组侧正极引线及所述电极组侧负极引线的厚度是0.5mm以上3.0mm以下,
所述正极端子引线及所述负极端子引线的厚度是0.5mm以上3.0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的所述正极端子引线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组侧正极引线的第一延伸部的前端相对于与所述第一外装部的开口部平行的第二外装部的面为80°以上100°以下,
所述焊接的所述负极端子引线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电极组侧负极引线的第一延伸部的前端相对于与所述第一外装部的开口部平行的第二外装部的面为80°以上100°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村直树竹下功一桥本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