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容器及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784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9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使用共同的喷嘴将液体培养基及气体一起供给的情况下的培养基的起泡的培养容器。培养容器(100)具备:容器主体(2),具有与收容空间(1)连通的开口部(24A);盖(8),将开口部(24A)封堵;以及液体培养基(98)及气体的一起供给用的喷嘴(4),将盖(8)贯通且延伸到收容空间(1)。喷嘴(4)具有通气开口部(43),所述通气开口部(43)以在该喷嘴(4)的侧壁(45)开口的方式形成,成为气体从该喷嘴(4)的内部向收容空间(1)的移动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培养容器及细胞培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来在收容空间内培养细胞的培养容器及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培养容器,被供给成为细胞的生长环境的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用来适当地维持生长环境的气体(二氧化碳)。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04263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培养容器的一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在培养容器〔30´〕设有与培养基〔B〕供给用的管〔40〕连接的开口部〔38〕,从该开口部〔38〕向培养容器〔30´〕的收容空间供给培养基〔B〕。然后,从设在与培养基〔B〕供给用的开口部〔38〕不同的部位的开口部〔36〕进行气体〔G〕的供给。这里,从成为培养基及气体的供给源的装置及培养容器的成本削减的观点,研究了从培养容器的1个部位(开口部)将培养基及气体一起供给的技术,例如可以考虑使用延伸到收容空间的1根喷嘴供给培养基及气体。在此情况下,在培养基的供给时,有因滴下时的冲击而培养基起泡的情况。为了抑制该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延伸到培养容器的底部附近的喷嘴供给培养基。但是,在此情况下,如果成为喷嘴的前端部浸于培养基的液面的状态,则成为在液面下供给气体,所以培养基也会起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042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要求能够抑制使用共同的喷嘴将液体培养基及气体一起供给的情况下的培养基的起泡的培养容器。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容器,是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用来在前述收容空间内培养细胞的培养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具有与前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开口部;盖,将前述开口部封堵;以及液体培养基及气体的一起供给用的喷嘴,将前述盖贯通且延伸到前述收容空间;前述喷嘴具有通气开口部,所述通气开口部以在该喷嘴的侧壁开口的方式形成,成为前述气体从该喷嘴的内部向前述收容空间的移动路径。根据该结构,能够从通气开口部进行气体向收容空间的供给,结果,能够将供给液体培养基(以下,简单称作“培养基”)的部分和供给气体的部分配置在喷嘴的不同的部位。由此,为了缓和培养基滴下时的冲击而能够构成为,将喷嘴的供给培养基的部分延伸到培养容器的底部附近,并且,即使在供给该培养基的部分浸于培养基的液面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通气开口部配置于比培养基的液面靠上方。这样,根据本结构,能够做成能缓和培养基滴下时的冲击的结构,能够抑制来源于培养基供给其自身的培养基的起泡。而且,能够做成能在比培养基的液面靠上方供给气体的结构,能够抑制来源于气体供给的培养基的起泡。因而,能够抑制使用共同的喷嘴将培养基及气体一起供给的情况下的培养基的起泡。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细胞培养装置,是具备向在收容空间内培养细胞的培养容器的前述收容空间供给液体培养基的送液部、从前述收容空间将前述液体培养基排出的排液部、向前述收容空间供给气体的送气部、从前述收容空间将前述气体排出的排气部、以及将前述培养容器保温的保温部的细胞培养装置,构成为,被从前述送液部供给的液体培养基和被从前述送气部供给的气体合流而被一起供给;前述培养容器具备具有与前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将前述开口部封堵的盖、以及将前述盖贯通且延伸到前述收容空间的供给用的喷嘴;前述喷嘴具有通气开口部,所述通气开口部以在该喷嘴的侧壁开口的方式形成,成为前述气体从该喷嘴的内部向前述收容空间的移动路径。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将培养容器保温的同时对培养容器内随时供给/排出培养基及气体,在被设置于细胞培养装置的培养容器内自动地培养细胞。此时,通过将被从送液部供给的培养基和被从送气部供给的气体一起供给,能够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单化。此外,即使在从细胞培养装置侧将培养基和气体一起供给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培养容器中从通气开口部进行气体向收容空间的供给,结果,能够将供给培养基的部分和供给气体的部分配置在喷嘴的不同的部位。由此,为了缓和培养基滴下时的冲击而能够构成为,将喷嘴的供给培养基的部分延伸到培养容器的底部附近,并且,即使在供给该培养基的部分浸于培养基的液面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通气开口部配置于比培养基的液面靠上方。这样,根据本结构,在培养容器中,能够做成能缓和培养基滴下时的冲击的结构,能够抑制来源于培养基供给其自身的培养基的起泡。而且,能够做成能在比培养基的液面靠上方供给气体的结构,能够抑制来源于气体供给的培养基的起泡。因而,能够在实现细胞培养装置的简单化的同时,抑制培养容器内的培养基的起泡。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但是,并不是由以下记载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例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作为一技术方案,可以举出,前述容器主体具有将前述收容空间的上方覆盖的顶棚部;前述通气开口部被形成为,包含比前述顶棚部靠上方的区域。作为一技术方案,可以举出,前述通气开口部由侧壁开口部构成,所述侧壁开口部从设在前述喷嘴的前端部处的前端开口部连续或非连续地形成。作为一技术方案,可以举出,前述喷嘴在前述侧壁的内表面具有朝向该喷嘴的轴心突出的肋部;前述肋部跨越前述喷嘴的轴向上的形成有前述通气开口部的形成区域和未形成有前述通气开口部的非形成区域的边界部而形成。作为一技术方案,可以举出,前述盖具备与前述喷嘴一体地形成的内盖和与前述内盖分体地设置且将前述内盖相对于前述容器主体推压固定的外盖。作为一技术方案,可以举出,前述容器主体具有将前述收容空间的上方覆盖的顶棚部和将前述收容空间的周围覆盖的周壁部。作为一技术方案,可以举出,前述容器主体具有从前述顶棚部或前述周壁部突出且其突出端形成前述开口部的筒状部。作为一技术方案,可以举出,前述喷嘴以将前述盖的中心位置贯通的方式设置。作为一技术方案,可以举出,前述容器主体具有将前述收容空间的下方覆盖的底部;在前述底部的中央侧设有细胞培养区域,并且在前述细胞培养区域的周缘形成有朝向前述细胞培养区域向下方倾斜的培养基导引部。作为一技术方案,可以举出,前述容器主体具有将前述收容空间的上方覆盖的顶棚部和从前述顶棚部突出且其突出端形成前述开口部的筒状部;前述筒状部被形成为,从前述顶棚部向上方突出;在上下方向观察,前述筒状部及前述喷嘴被配置在与前述培养基导引部重叠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借助参照附图记述的以下的例示性且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会变得更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培养容器的剖视图。图2是培养容器的上下方向视图(俯视图)。图3是表示排出用的开口部的周围的主要部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供给用的开口部的周围的主要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供给用的开口部的周围的主要部放大剖视图。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图7是细胞培养装置的概略图。图8是表示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培养容器的供给用的开口部的周围的主要部放大剖视图。图9是图8的IX-IX剖视图。图10是有关其他实施方式的培养容器的主要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容器,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用来在前述收容空间内培养细胞,其特征在于,/n具备:/n容器主体,具有与前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开口部;/n盖,将前述开口部封堵;以及/n液体培养基及气体的一起供给用的喷嘴,将前述盖贯通且延伸到前述收容空间;/n前述喷嘴具有通气开口部,所述通气开口部以在该喷嘴的侧壁开口的方式形成,成为前述气体从该喷嘴的内部向前述收容空间的移动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3 JP 2018-0568041.一种培养容器,在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用来在前述收容空间内培养细胞,其特征在于,
具备:
容器主体,具有与前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开口部;
盖,将前述开口部封堵;以及
液体培养基及气体的一起供给用的喷嘴,将前述盖贯通且延伸到前述收容空间;
前述喷嘴具有通气开口部,所述通气开口部以在该喷嘴的侧壁开口的方式形成,成为前述气体从该喷嘴的内部向前述收容空间的移动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容器主体具有将前述收容空间的上方覆盖的顶棚部;
前述通气开口部被形成为,包含比前述顶棚部靠上方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通气开口部由侧壁开口部构成,所述侧壁开口部从设在前述喷嘴的前端部处的前端开口部连续或非连续地形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喷嘴在前述侧壁的内表面具有朝向该喷嘴的轴心突出的肋部;
前述肋部跨越前述喷嘴的轴向上的形成有前述通气开口部的形成区域和未形成有前述通气开口部的非形成区域的边界部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盖具备与前述喷嘴一体地形成的内盖和与前述内盖分体地设置且将前述内盖相对于前述容器主体推压固定的外盖。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容器主体具有将前述收容空间的上方覆盖的顶棚部和将前述收容空间的周围覆盖的周壁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容器主体具有从前述顶棚部或前述周壁部突出且其突出端形成前述开口部的筒状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喷嘴以将前述盖的中心位置贯通的方式设置。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容器主体具有将前述收容空间的下方覆盖的底部;
在前述底部的中央侧设有细胞培养区域,并且在前述细胞培养区域的周缘形成有朝向前述细胞培养区域向下方倾斜的培养基导引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容器主体具有将前述收容空间的上方覆盖的顶棚部和从前述顶棚部突出且其突出端形成前述开口部的筒状部;
前述筒状部被形成为,从前述顶棚部向上方突出;
在上下方向观察,前述筒状部及前述喷嘴被配置在与前述培养基导引部重叠的位置。


11.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具备向在收容空间内培养细胞的培养容器的前述收容空间供给液体培养基的送液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田亮平矢部彻大久保春男木山政晴加藤美登里齐藤洸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胶木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